華文網

孩子感冒發燒千萬別“捂”,惹來這種病更糟糕

(圖文無關)

近日,一則女嬰送醫途中因交通事故耽誤搶救不幸身亡的新聞,

讓“蒙被綜合征”這個醫學名詞再次引發關注——降溫天冷,保暖要緊,但也千萬注意別給孩子捂太緊穿太多了。

目前正值流感高發期,各大醫院兒科門診擠爆,而醫生介紹,門診中因孩子感冒發燒就捂得密密實實,導致高熱、抽搐的“蒙被綜合征”也時有發生。

天氣冷暖交替時節 易發“蒙被”

“蒙被綜合征”多發生在1歲以內的嬰兒,尤其是兩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

主要由於家長怕孩子受凍生病,給孩子穿得過多、包裹過緊,有的甚至無意蒙住頭部,導致孩子高熱、缺氧、發生抽搐、神志不清,嚴重的會導致腦損傷、呼吸衰竭等後果,乃至短時間內出現生命危險。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醫生介紹說,近期兒科門診接診的患兒中,因為穿太多、包裹太緊引發患兒高熱的病例確實時有發生。

“情況比較嚴重的一個患兒,

送過來的時候已經神志不清,高熱,抽搐,滿身大汗,還有脫水症狀。”所幸大多數孩子情況沒有那麼嚴重,有經驗的醫生馬上為其鬆開包裹散熱,症狀很快緩解。

李宏介紹說,嬰幼兒“蒙被”情況通常在兩種情況下容易發生,一個冬季天氣降溫的時候,家長緊張,過量添衣;一個是當孩子已患上感冒發燒,更容易裹得密不透風,就怕再次受涼,又或者用厚被“捂汗”。

“蒙被綜合征” 兩大核心危險

高熱

李宏介紹說,新生嬰兒活動能力有限,又不能言語表達,不像大一點的孩子,感到過熱時能夠自行活動手腳掙脫過厚的被子乃至衣物,再加上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尚未完全發育,一旦過度包裹,無法及時散熱,出現高熱、脫水、抽搐等情況,就十分危險了。

窒息

包裹過緊、衣物過厚、被褥過重的另一大危險是缺氧窒息,尤其是被過多的衣服不慎蒙住口鼻的話,將十分容易導致嬰兒在短時間內死亡。

↓↓↓注意了↓↓↓

· 孩子睡覺時,最好不要蓋太多被褥、穿太多衣服,選擇寬鬆柔軟的衣物;

· 不要讓嬰兒和大人共睡大床,最好讓寶寶單獨睡在大人床邊獨立的嬰兒床,即方便照顧,也相對安全。

· 嬰兒床上也要注意儘量簡單,不要放置太多被褥、毛絨玩具等。同時也不建議使用電熱毯。

發生“蒙被”情況怎麼辦?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了“蒙被”情況,如身體有大汗,

體溫又過高時,應該引起家長警惕,可馬上解開包被、松解衣扣,輕輕擦乾汗水,也可以用溫水擦身降溫等。同時應該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但切忌直接對著孩子扇風,或讓孩子對著門口窗口等風口位置,以免在毛孔大張的情況下真的感染風寒,引發肺炎等併發症。

其次,切忌用退熱藥退燒,以免出汗過多而引起脫水。如果情況十分嚴重,要儘快送往醫院救治。

如果孩子已經發生了缺氧、抽搐昏迷情況,家長在撥打120或直接送往醫院前,也可以先採取簡單的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

對於新生嬰兒來說,大人可用雙手掌環抱嬰兒身體,使用大拇指按壓患兒心臟位置的方式進行心肺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送醫過程中,不少心焦的家長會緊緊把孩子屈抱在懷中,對於已經發生缺氧的患兒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李宏提醒,送醫過程中切忌將孩子抱得太緊,要注意放平頭部讓其身體斜仰,以拉開氣管,有助呼吸。

怎樣判斷孩子冷不冷?

家長們往往被調侃“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怎樣判斷孩子冷不冷?穿多少才合適?

醫生介紹,對於新生嬰兒來說,冬天一般以比大人多一件為宜。另外,很多人覺得摸摸孩子的手腳,如果這些肢體末梢發涼,就是冷。這也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作為唯一參考。一般來說,摸摸孩子的前胸後背,軀幹的溫度更能說明問題。

另外,如果在室內正常的輕微活動,如哺乳、進食、玩耍等,孩子手腳暖,不出汗,那就是剛剛好的狀態。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
圖@視覺中國家長在撥打120或直接送往醫院前,也可以先採取簡單的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

對於新生嬰兒來說,大人可用雙手掌環抱嬰兒身體,使用大拇指按壓患兒心臟位置的方式進行心肺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送醫過程中,不少心焦的家長會緊緊把孩子屈抱在懷中,對於已經發生缺氧的患兒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李宏提醒,送醫過程中切忌將孩子抱得太緊,要注意放平頭部讓其身體斜仰,以拉開氣管,有助呼吸。

怎樣判斷孩子冷不冷?

家長們往往被調侃“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怎樣判斷孩子冷不冷?穿多少才合適?

醫生介紹,對於新生嬰兒來說,冬天一般以比大人多一件為宜。另外,很多人覺得摸摸孩子的手腳,如果這些肢體末梢發涼,就是冷。這也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作為唯一參考。一般來說,摸摸孩子的前胸後背,軀幹的溫度更能說明問題。

另外,如果在室內正常的輕微活動,如哺乳、進食、玩耍等,孩子手腳暖,不出汗,那就是剛剛好的狀態。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
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