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這組資料代表了一種顏色,它會讓你對內蒙古有新感覺

放眼內蒙古118.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綠色在不斷積蓄、拓展。這五年,內蒙古生態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綠,已經成為內蒙古的底色和主基調。幾個資料帶領我們一起來感受內蒙古這綠色的變遷。

1/9:內蒙古森林面積和蓄積實現“雙增長”,全區造林綠化面積年均保持在1000萬畝以上,占全國年均造林面積的九分之一。五年累計營造林5774萬畝,完成重點區域綠化面積1037萬畝。

44%:內蒙古種草保留面積連續多年穩定在5000萬畝以上,草原退化、沙化面積較“十二五”初減少了671.3萬畝,

草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整體遏制,重點生態治理區明顯好轉,2017年全區草原平均植被蓋度達到44%,較2010年提高7個百分點。

0.5:2008年—2012年內蒙古每年平均沙塵暴日數為1.6天,2013—2017年下降到每年0.5天,過去每到春天黃沙蔽日,如今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1:全國第八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內蒙古森林面積3.73億畝,居全國第1位;森林覆蓋率為21.03%,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

5:全國第八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內蒙古活立木蓄積量14.8億立方米,居全國第5位。

10.2:內蒙古草原生態已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水準。10.2億畝可利用草原得到有效保護,其中劃定基本草原8.84畝。

314: 2016年全區12個盟市平均達標天數314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2017年全區大氣環境品質繼續穩中見好。

62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減少”。內蒙古五年累計完成防沙治沙面積7100多萬畝,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4807萬畝,全區荒漠化土地減少625萬畝,沙化土地減少515萬畝,減少面積居全國首位。

11609:草原生態持續向好,牧民生活水準顯著提高,

2016年內蒙古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609元,比2010年增長了一倍。

5630.5:2017年內蒙古天然草場生產能力達到5630.5萬噸乾草,比2010年提高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