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男子超市偷iPhone 故意留下他人身份證

“感覺越來越有戲了。”

1月5日淩晨四點的杭城街頭下著小雨,氣溫早已跌破冰點。杭州下城區公安分局文暉派出所的偵查員胡昊鑽進車裡,和同事王偉說道。

這對老搭檔發動車輛,

準備趕往下一個地點,他們正在執行一項抓捕任務,而對手是一個狡猾的老手,雖然又一次撲空,但兩人已經預感到,離最後的成功正越來越近。

故事要從1月3日上午的一個報案開始說起……

深夜商場手機失竊,現場留下一張身份證

“員警同志,我要報案!”,1月3日上午10點,一名男子匆匆趕到文暉派出所報案大廳。

報案男子是和平廣場世紀聯華超市宏圖三胞的店主,當天淩晨零點30分左右,

櫃檯上的一隻64G銀色iPhone X展機被盜,損失八千多元。

接手這個案子的民警正是胡昊和王偉。

兩個老搭檔首先在超市監控視頻中發現了線索:監控畫面上,一個身穿黃綠相間迷彩服,用灰色口罩遮住下半張臉的男子,有很大的嫌疑。同時,在監控錄影上還發現了一個細節,這名男子在現場遺落下了一張身份證!

這可是重要線索啊!

“這人看上去並不是新手,你覺得他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嗎,竟然會把身份證留在了現場,我覺得有點可疑。”

胡昊和王偉對於這條有些太容易得到手的線索,報以非常謹慎的態度,

仔細辨別身份證上的照片和監控中戴口罩的男子,最終確認,這個身份證上的人並不是盜竊手機的人,這也許只是對方留下的一個煙幕彈,看來只是個陷阱。

但是,這個陷阱還是給民警留下了一條破案思路:嫌疑人會不會之前使用過這張身份證?

經過多方調查,這個推測果然得到了驗證,嫌疑人曾使用這張證在杭州某家網吧頻繁上網。反復核查後,民警終於弄清了嫌疑人的真實身份。

民警上門調查,竟然隨即接到投訴電話

瞭解到嫌疑人身份資訊後,1月4日下午,胡昊和王偉又前往嫌疑人的暫住登記地開展調查。

因為事先已看了無數遍的現場監控與嫌疑人的照片,這個人的長相、體貌特徵早已經深深印在了胡昊和王偉的腦海裡。倆人先到了嫌疑人常去的網吧,假裝成要上網的人員,小心地環視周圍所有上網的人員,

並沒有發現嫌疑人。

網吧蹲點未果,倆人又趕往這個人的暫住登記地,以派出所查詢房內居住登記人員為名敲開了門,房內有人,但並不是嫌疑人本人,並表示不知道嫌疑人的去向。

然而就在胡昊和王偉剛離開出租房後不久,“蹊蹺”的一幕卻發生了。

“你們上門檢查的人態度不太好!”派出所竟接到了這麼一起投訴電話。

胡昊和王偉隱約感覺,嫌疑人不好對付,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驚擾到他。離開自己的常住位址不說,在得知有人上門進行居住登記查驗時,還“自作聰明”地撥打110進行投訴,以試探警方是否真的有人上門走訪,還是已掌握了證據要對其進行抓捕。

在嫌疑人暫住的社區物業翻看了案發後近48小時的視頻監控後,民警最終查證,嫌疑人於1月3日離開社區後,一直沒有回來,並且從他離開時的情形判斷,短時間內似乎並不急著回來。

與此同時,在後方小組的支援下,警方確認了嫌疑人的準確落腳點,並于嫌疑人朋友的住處成功將嫌疑人抓獲。

好賭欠下高利貸丟了好工作,為偷手機潛伏至深夜

在派出所裡,嫌疑人童某還試圖為自己辯解,但在證據面前,最終承認了自己盜竊手機的事實。

童某1997年生,衢州人,去年9月偷用同事手機給自己轉帳一萬元,考慮到是初犯,當時童某被判處半年緩刑。

要說童某初犯時的工作,其實還挺不錯,是做醫療器材的銷售工作。當時偷同事的錢,是因為童某的一個不良嗜好,好賭。

賭博輸了錢,就借高利貸,還不出錢被催債,到處被高利貸公司的人圍堵,於是他打起了同事錢的主意,去年案發後,童某的工作也丟了。

這也與民警在童某暫住地現場調查時的一處細節吻合:童某的門上被人寫了“欠債還錢”四個字。

童某的打扮,也和欠高利貸有關。

為了躲避討債,童某平時出門都戴上口罩,身上還時常備著幾張通過各種管道得來的他人身份證。

童某這次的作案動機,還是和欠高利貸有關。

民警通過偵查瞭解到,童某得手後,將手機在一家通信市場以6500元的價格銷贓,這筆錢就被拿去還高利貸了,事後民警在通信市場成功將手機追回。

“小夥子很聰明,可惜用錯了地方。”這是辦案民警胡昊對童某的評價之一,體現在童某盜竊手機的全過程。

1月2號傍晚六點多,童某進入和平廣場的世紀聯華超市,躲到一處在裝修店面的小房間裡,直到淩晨商場關門空無一人後再出來作案。

童某並沒有直接去櫃檯偷手機,而是先在其他櫃檯偷了一件羽絨服和一個雙肩包進行偽裝,然後再偷走手機,並從二樓的窗戶跳窗離開。

離開現場後,童某沿途翻牆進入一處工地,將偷來的羽絨服和雙肩包遺棄,換了一身裝扮後,從工地另一頭的小路返回住處。

民警瞭解到,童某的父母離異,而童某自從去年初犯後,家人覺得顏面丟盡,童某也不再與家人聯繫,甚至連父母的聯繫方式都沒有了,而父母對童某,也處於不管不顧的狀態。

最終,耍盡心機的童某,等來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離開自己的常住位址不說,在得知有人上門進行居住登記查驗時,還“自作聰明”地撥打110進行投訴,以試探警方是否真的有人上門走訪,還是已掌握了證據要對其進行抓捕。

在嫌疑人暫住的社區物業翻看了案發後近48小時的視頻監控後,民警最終查證,嫌疑人於1月3日離開社區後,一直沒有回來,並且從他離開時的情形判斷,短時間內似乎並不急著回來。

與此同時,在後方小組的支援下,警方確認了嫌疑人的準確落腳點,並于嫌疑人朋友的住處成功將嫌疑人抓獲。

好賭欠下高利貸丟了好工作,為偷手機潛伏至深夜

在派出所裡,嫌疑人童某還試圖為自己辯解,但在證據面前,最終承認了自己盜竊手機的事實。

童某1997年生,衢州人,去年9月偷用同事手機給自己轉帳一萬元,考慮到是初犯,當時童某被判處半年緩刑。

要說童某初犯時的工作,其實還挺不錯,是做醫療器材的銷售工作。當時偷同事的錢,是因為童某的一個不良嗜好,好賭。

賭博輸了錢,就借高利貸,還不出錢被催債,到處被高利貸公司的人圍堵,於是他打起了同事錢的主意,去年案發後,童某的工作也丟了。

這也與民警在童某暫住地現場調查時的一處細節吻合:童某的門上被人寫了“欠債還錢”四個字。

童某的打扮,也和欠高利貸有關。

為了躲避討債,童某平時出門都戴上口罩,身上還時常備著幾張通過各種管道得來的他人身份證。

童某這次的作案動機,還是和欠高利貸有關。

民警通過偵查瞭解到,童某得手後,將手機在一家通信市場以6500元的價格銷贓,這筆錢就被拿去還高利貸了,事後民警在通信市場成功將手機追回。

“小夥子很聰明,可惜用錯了地方。”這是辦案民警胡昊對童某的評價之一,體現在童某盜竊手機的全過程。

1月2號傍晚六點多,童某進入和平廣場的世紀聯華超市,躲到一處在裝修店面的小房間裡,直到淩晨商場關門空無一人後再出來作案。

童某並沒有直接去櫃檯偷手機,而是先在其他櫃檯偷了一件羽絨服和一個雙肩包進行偽裝,然後再偷走手機,並從二樓的窗戶跳窗離開。

離開現場後,童某沿途翻牆進入一處工地,將偷來的羽絨服和雙肩包遺棄,換了一身裝扮後,從工地另一頭的小路返回住處。

民警瞭解到,童某的父母離異,而童某自從去年初犯後,家人覺得顏面丟盡,童某也不再與家人聯繫,甚至連父母的聯繫方式都沒有了,而父母對童某,也處於不管不顧的狀態。

最終,耍盡心機的童某,等來的,將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