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寒發文: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他感慨: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韓寒初中就讀上海市朱涇鎮羅星中學,後以長跑項目體育特長生升入上海市松江二中,在高一期末考試中七科不及格而留級,而後一年,韓寒再次掛科七門並最終在高一退學。

“韓寒退學”,曾被當作應試教育中的特例。

2013年,韓寒還曾在博客中慶倖“到現在都一直在慶倖自己沒去上大學”,並炮轟“高考作文很蠢”。不僅如此,韓寒還批評現行的教育,聲稱即便復旦請他去做教授,還得看他有沒有時間。

2015年,在《男人裝》的專訪中,韓寒曾“責怪”父親,稱自己至今連高中文憑都沒有,完全是他的錯,“他應該勸我好好讀書……最後考取公務員。”

而如今,完成了從輟學少年到“賽車手韓寒”“文學韓寒”或“公民韓寒”,再到主編、音樂人、電影導演的蛻變,韓寒開始感慨當年的決定。

前幾天接受了“一條”的訪問,聊了不少。我總結一下中心思想,這也是我這些時間的所想所得。

1.指責80後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不公平的,因為經濟和生存的壓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

給了這一代人太多的壓力。

2.雜文這東西,無論起初三觀多正,寫著寫著,會發現自己容易變成一個雞賊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麼樣煽動更多人的情緒,當我發現自己有這方面傾向的時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4.為電影做了很長時間準備和學習的,有很強的表達願望的,轉行做導演很可能會成功。覺得當導演好聽又貼金,能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加籌碼的,肯定會撲街。

5.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學習”兩字,不分地點環境,是一件終老要做的事情。我聽到有人美滋滋得意洋洋說,韓寒,我學你退學了。我不理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有什麼好學呢?為什麼不去學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6.自我表達是很奢侈的東西,你不能又要完全自我表達,又必須要市場為你的自我表達買單,

否則這世界就多麼崩壞了。這也是一種自私的體現。表達的出口有很多,比如詩歌,比如寫作,比如唱歌,不是事事都有必要拍成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不菲的電影。而且據我所知,很多優秀的藝術片導演,其實很為他人考慮成本回收,根本不是人們想的那麼任性。不要讓信任你的表達的那些人賠個底朝天去喝西北風,這樣才能讓表達走得更遠。當然,如果你自己有錢任性,那就當我放屁。

7.我住在郊區,是因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喜歡田野的味道,喜歡自然的開闊,我喜歡那樣的生活。你要是讓我住在上海那種頂層豪宅裡,天天看著黃浦江外灘陸家嘴,看著這個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城市,我……我……我也很開心啊。

8.平時睡覺很晚,要是被割草機或者裝修的雜音吵醒了,我會很生氣,然後睡不著,被小朋友吵醒了,就很開心,然後轉身就睡著了。所以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心境很重要。世間一切很簡單,就看喜歡不喜歡。

最後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自由快樂。

網友們看完博文後也坐不住了↓↓↓

@楊恕JW:以前的我喜歡以前的韓寒,現在的我喜歡現在的韓寒。

@樊錚:上大學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見識和起點,你未來的發展取決於你在什麼層次上觀察和思考,以及和什麼層次的人共事,而上一流的大學其實是提高這個層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徑,也幾乎是唯一的途徑。

我們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條路。因此,就有不少不愛讀書的孩子認為,讀書並不是人生唯一的路。我出來打工掙錢做兼職,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是的,小政老師並不否認這句話,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若想離開書本直面社會,那麼前方的道路只會佈滿艱辛和荊棘。讀書只會讓你的人生走的輕鬆一些,走的更有價值一些。

曾經聽過央視名嘴白岩松對高考和讀書的一些看法和觀念,今天分享給大家,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好好看看,以此共勉!

1

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財富還是智慧?經驗還是人脈?這些你都有嗎?

現在的社會現狀,混在最底層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讀過書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萬里無一,而且依靠他們的情商,讀不讀書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你讀一萬年書,也拼不過一個韓寒,但是他不上學,卻比我們學得還要兇猛。

很多人說現在階層板結了,其實此前更板結。所以高考才真正地結束了那種板結。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如果分數靠譜,就總能往外走。

2

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

這是非常現實的事實。雖然很多人認為考試制度不合理,一考定終身,讓孩子失去了樂趣,失去了自由,也限制了創造力。儘管高考有很多毛病,但起碼現在還是最公平、最給人希望的一條路。

正是考試,讓大多數孩子擁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不管你出身如何,長得怎樣,父母是誰,只要你成績足夠好,你就有機會上好的大學,長更多的見識,認識更多的人,過上相對好的生活。

在成績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很多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

每次同學聚會,說起這些年的經歷,雖然大多數同學並沒有過上想要的理想生活,但無例外地認為,是高考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管上的什麼大學,後來找了什麼工作,是高考讓自己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也是高考讓自己一直相信,努力了總會有一定的回報。

誠然,那些高考失敗或者沒有參加高考的同學,也有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但相對于上大學的幾率,要小太多。

如果有考試這樣一個現成的機會擺在面前,為什麼不拼盡全力去試試,非要繞遠路呢?

3

看不上考試,你的優勢在哪裡?

有的同學,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認為即使學習不好,考試成績不好,自己也能過上想要的生活。這種自信來源於什麼?是綜合素質還是你的見識?

作為大多數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不拼考試,你要跟人家拼素質和見識,你的底氣在哪裡?

考試都考不好,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行!

考試是一個篩選機制,在這條道路上,必然有人闖過去,有人闖不過去。

有人說,我天生不適合學習,但我別的方面能力突出,我善於經商、我情商高等等,我以後的發展機會也很大。

一個人學習不好,更多地體現了他的綜合能力,比如他的耐力、他的意志、他的學習習慣、他的反思能力、他的抗挫折能力,用天生適不適合來作為藉口,恐怕不大合適。

畢竟,拿出十多年的時間專門進行學習,如果在這件事上你表現得很差,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其他方面就能行。

以前,我們天真地認為,學習好的都是書呆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可是,後來我們發現自己錯了。

大部分學習好的同學不但不呆,而且其他方面也表現得很突出,他們把學習力運用到了各個方面。

我們越來越發現,不但學習拼不過人家,在其他方面也遠遠地被落下。

不少人在談論學習無用論,但沒有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差生,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還是覺得學習好不會有錯。

考試,在我們看來,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最值得去拼的一件事。

雖然對於一些人,

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路,

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它是。

同學, 希望你在最該學習的年齡,

努力去拼一拼,

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當然,如果你自己有錢任性,那就當我放屁。

7.我住在郊區,是因為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喜歡田野的味道,喜歡自然的開闊,我喜歡那樣的生活。你要是讓我住在上海那種頂層豪宅裡,天天看著黃浦江外灘陸家嘴,看著這個光怪陸離紙醉金迷的城市,我……我……我也很開心啊。

8.平時睡覺很晚,要是被割草機或者裝修的雜音吵醒了,我會很生氣,然後睡不著,被小朋友吵醒了,就很開心,然後轉身就睡著了。所以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心境很重要。世間一切很簡單,就看喜歡不喜歡。

最後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自由快樂。

網友們看完博文後也坐不住了↓↓↓

@楊恕JW:以前的我喜歡以前的韓寒,現在的我喜歡現在的韓寒。

@樊錚:上大學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學到了多少知識,而是見識和起點,你未來的發展取決於你在什麼層次上觀察和思考,以及和什麼層次的人共事,而上一流的大學其實是提高這個層次的成本最低的途徑,也幾乎是唯一的途徑。

我們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條路。因此,就有不少不愛讀書的孩子認為,讀書並不是人生唯一的路。我出來打工掙錢做兼職,照樣可以過得很好。

是的,小政老師並不否認這句話,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若想離開書本直面社會,那麼前方的道路只會佈滿艱辛和荊棘。讀書只會讓你的人生走的輕鬆一些,走的更有價值一些。

曾經聽過央視名嘴白岩松對高考和讀書的一些看法和觀念,今天分享給大家,家長和學生都應該好好看看,以此共勉!

1

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財富還是智慧?經驗還是人脈?這些你都有嗎?

現在的社會現狀,混在最底層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讀過書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萬里無一,而且依靠他們的情商,讀不讀書是沒有太大區別的。

你讀一萬年書,也拼不過一個韓寒,但是他不上學,卻比我們學得還要兇猛。

很多人說現在階層板結了,其實此前更板結。所以高考才真正地結束了那種板結。不管你是什麼身份,如果分數靠譜,就總能往外走。

2

考試不是唯一的路,卻是最公平的那條路!

這是非常現實的事實。雖然很多人認為考試制度不合理,一考定終身,讓孩子失去了樂趣,失去了自由,也限制了創造力。儘管高考有很多毛病,但起碼現在還是最公平、最給人希望的一條路。

正是考試,讓大多數孩子擁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不管你出身如何,長得怎樣,父母是誰,只要你成績足夠好,你就有機會上好的大學,長更多的見識,認識更多的人,過上相對好的生活。

在成績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很多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一環。

每次同學聚會,說起這些年的經歷,雖然大多數同學並沒有過上想要的理想生活,但無例外地認為,是高考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不管上的什麼大學,後來找了什麼工作,是高考讓自己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也是高考讓自己一直相信,努力了總會有一定的回報。

誠然,那些高考失敗或者沒有參加高考的同學,也有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但相對于上大學的幾率,要小太多。

如果有考試這樣一個現成的機會擺在面前,為什麼不拼盡全力去試試,非要繞遠路呢?

3

看不上考試,你的優勢在哪裡?

有的同學,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認為即使學習不好,考試成績不好,自己也能過上想要的生活。這種自信來源於什麼?是綜合素質還是你的見識?

作為大多數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不拼考試,你要跟人家拼素質和見識,你的底氣在哪裡?

考試都考不好,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行!

考試是一個篩選機制,在這條道路上,必然有人闖過去,有人闖不過去。

有人說,我天生不適合學習,但我別的方面能力突出,我善於經商、我情商高等等,我以後的發展機會也很大。

一個人學習不好,更多地體現了他的綜合能力,比如他的耐力、他的意志、他的學習習慣、他的反思能力、他的抗挫折能力,用天生適不適合來作為藉口,恐怕不大合適。

畢竟,拿出十多年的時間專門進行學習,如果在這件事上你表現得很差,你憑什麼覺得自己其他方面就能行。

以前,我們天真地認為,學習好的都是書呆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可是,後來我們發現自己錯了。

大部分學習好的同學不但不呆,而且其他方面也表現得很突出,他們把學習力運用到了各個方面。

我們越來越發現,不但學習拼不過人家,在其他方面也遠遠地被落下。

不少人在談論學習無用論,但沒有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差生,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還是覺得學習好不會有錯。

考試,在我們看來,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最值得去拼的一件事。

雖然對於一些人,

考試不一定是最好的路,

但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它是。

同學, 希望你在最該學習的年齡,

努力去拼一拼,

將來的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