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5歲還能上陣閱兵,而且是正史中唯一記載的女將軍

提及女將軍,我們大概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替父從軍花木蘭,臨危受命樊梨花,轅門擊鼓梁紅玉,三軍統帥穆桂英等,這些英雄大都是文藝作品虛構出來的,但提到這位女英雄,

她是正史中唯一有記載的一位元,請往下看。

中國真的被載入將相冊《二十四史》中的女將軍,只有一個秦良玉!

那麼秦亮玉是誰呢?關於出生,她有一個“飛猴入戶”的傳說。西元1574年正月初二,四川忠州城樂天鎮苗家秦葵夫人即將臨盆,這時,一隻猴子鑽進了窗戶,

接著她的女兒就出生了。這是“出候”的吉兆。

秦良玉打小起了父親就非常寵愛她。雖然秦家是一個詩書傳家,但他們卻承載著苗族強大的崇武血液,在他父親的保護下,秦良玉從小就善騎射,精通史,供詞翰,熟韜略。

秦葵一次外出,遇到了搶劫的蒙面強盜,

雙方的言語挑釁中就打了起來,不到幾輪的秦葵被打到地上,當蠢賊露出笑容時,這人竟是秦良玉!

看到女兒這麼好的武術,秦葵很高興,但也很遺憾的說“不幸的是,不是一個男兒身,不能保衛祖國啊,”秦良玉定了定神堅定的說,“我將來一定會馳騁沙場!”事實證明,秦良玉確實做到了。

22歲時的比武招親,嫁給了漢代伏波將軍的後人馬援,石柱縣土司馬千乘,間接鑄造了傳說中的女將軍的傳奇開端。

明代石竹縣,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壯實的民風。雖然馬千乘是宣扶史,但它不能命令百姓練兵。

擅長武術秦良玉想到一個點子,她基於“巢居知風,穴居之雨”推測當年有旱災,和一群男人和女人上山種玉米,為了防止地方小偷搶食物,她下令人手持白色杆槍巡邏,保護莊稼,利用人們保護糧食的心理,第一個平時為民,戰時為兵的“白杆馬家兵”雛形就出現了。

旱災來臨時只有當玉米成熟,石竹縣人民才會把秦良玉視為神明,在得到民眾的支持之後,秦良玉就召集36個寨子這就是“馬家軍”的來歷。

她創造了“白木為杆,長矛帶鉤,尾端有環”,鉤槍在今後的戰鬥中成為主要武器,非常適合山地戰爭和叢林戰爭,

從此秦良玉名震四方。

萬曆27年底,在貴州省遵義的楊應龍叛亂爆發。腐敗的政府利用當地武裝力量鎮壓叛亂。在接受了反叛詔書後的馬千乘夫婦,帶著3500名白杆精兵奔赴戰場。到了險峻的 婁山關軍隊佔領了,秦良玉想到當日是正月初一便心生一計,讓軍隊現場“過趕年”,裝醉引楊應龍偷襲,最終逼的楊應龍自縊而死。

其次是連破婁山關七個山寨,秦良玉第一仗贏得了勝利!崇真帝授予牌匾“忠義可嘉”。此時,秦良玉仍是土司夫人,還沒有被朝廷任命。

西元1613年,41歲的馬千乘因得罪視察太監而被陷害入獄死亡。他的兒子太小,不能世襲宣撫,秦良玉就上場了。

在明朝的動盪時期,秦良玉的戰場成就越來越多涽河之戰失去了至親的哥哥,悲傷中帶著兒子北上抗金,成功抵抗了後金。為此明熹宗晉封秦良玉為二品官服,誥命夫人。

1630年,明朝社稷不穩,皇帝開始天下勤王,其他的將軍們都獨善其身的時候,只有秦良玉自籌糧草,第三次對京援助。秦良玉,已經56歲,手持白杆槍,帶領白杆軍與清軍作戰,打的清軍落荒而逃。

皇帝在平臺召見秦良玉時,賜予她龍鳳袍,這是一生中最高的榮耀。明亡四年後,75歲的秦良玉在閱兵結束後倒在了地上,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此時,秦良玉仍是土司夫人,還沒有被朝廷任命。

西元1613年,41歲的馬千乘因得罪視察太監而被陷害入獄死亡。他的兒子太小,不能世襲宣撫,秦良玉就上場了。

在明朝的動盪時期,秦良玉的戰場成就越來越多涽河之戰失去了至親的哥哥,悲傷中帶著兒子北上抗金,成功抵抗了後金。為此明熹宗晉封秦良玉為二品官服,誥命夫人。

1630年,明朝社稷不穩,皇帝開始天下勤王,其他的將軍們都獨善其身的時候,只有秦良玉自籌糧草,第三次對京援助。秦良玉,已經56歲,手持白杆槍,帶領白杆軍與清軍作戰,打的清軍落荒而逃。

皇帝在平臺召見秦良玉時,賜予她龍鳳袍,這是一生中最高的榮耀。明亡四年後,75歲的秦良玉在閱兵結束後倒在了地上,結束了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