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寒風凜冽,華米OV誰更受傷?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佈的資料指去年1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32.5%,此前的資料指出去年10月、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分別同比下降9.8%、20.7%,國內手機市場可謂寒風凜冽,那麼國產前四大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PPO和vivo誰在這場寒風中成為最受傷者呢?

華米歐維合計佔有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份額已近七成,據counterpoint發佈的去年三季度的資料,國內智慧手機出貨量前四名分別為OPPO、華為、vivo和小米,市場份額分別為18.9%、18.6%、18.6%、13.8%,合計達到69.9%,如果再加上蘋果的10.0%合計更達到79.9%。

去年底三個月國內的手機出貨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將讓這五大品牌的出貨量受到影響,不過考慮到蘋果每年的四季度在新iPhone的拉動下市場份額往往會上漲,2016年四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為11%就較同年三季度的7.1%上漲了超過一半,因此國產前四大品牌去年四季度的出貨量肯定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去年在國內市場出貨量增長最快的是小米,自去年二季度開始出現復蘇,

去年三季度其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更是同比增長近五成,而且小米手機出貨量的回升主要是依靠中低端的紅米品牌,在國內智慧手機市場陷入低潮時候,低端機往往能保證走量,著反而對小米有利。

華為此前一直都強調要進攻高端手機市場,不過到了去年10月的時候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卻忽然提出要重視低端市場,而到了去年底它與小米幾乎同時展開猛烈的價格戰,

優惠幅度甚至超過小米,從這方面來看任正非似乎對智慧手機市場的風向把握的很好,能準確把握智慧手機市場的風向轉變,雖然傳出它與OPPO和vivo同時縮減訂單10%,而市調機構Gartner估計它去年四季度的全球出貨量有微幅增長。

OPPO和vivo這兩家手機企業主要是專注於中端手機市場,通過推出爆款的中端手機來贏取市場份額,往往大家都非常關注它們的中端手機,

然而有分析機構指出它們的中端手機出貨量同樣非常巨大,去年三季度全球熱銷的前五款手機中,OPPO的A57就以780萬部超過其熱推的R11的720萬出貨量。

在去年四季度的寒冬中,其實OPPO和vivo也有參與這場價格戰,OPPO的A57手機售價就從此前的1599元降低到1299元,而vivo的最低價手機Y53也降低到899元起,不過OPPO最低價的手機A37採用的晶片為聯發科晶片螢幕解析度為720P,Y53採用的是高通的低端晶片四核驍龍425螢幕解析度也為720P,

相較起華為和小米的中低端手機依然避免不了低配高價的嫌疑,因此競爭力顯然不如華為和小米。

野村證券去年底就發佈報告指出,供應鏈端已經感受到中國智慧手機需求減少的壓力,尤其 OPPO、VIVO 高階旗艦機衝擊最大,Gartner預計OPPO和vivo去年四季度的出貨量分別為2400萬、1900萬,環比下滑幅度分別17.2%、26.9%,同比下滑分別為10.1%、21.8%。

綜合這些分析,可見OPPO和vivo的出貨量去年四季度將受到較大的影響,而華為和小米受到的影響較小,或許發展到今天成為全球知名品牌之後,OPPO和vivo也是時候拋棄它們備受質疑的低配高價模式了吧。

而華為和小米受到的影響較小,或許發展到今天成為全球知名品牌之後,OPPO和vivo也是時候拋棄它們備受質疑的低配高價模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