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地表最強!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你見過嗎?

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變色、隱生、抗輻射,耐高溫,快來看看水熊蟲有哪些絕技吧。

水熊蟲,乍一看這個名字,你或許會認為這種動物生活在水中,長得像一頭熊。關於第一部分的猜想,大致正確。大部分水熊蟲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濕土壤和苔蘚植物的水膜中,但其實無論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脈,還是海拔-4000米的深海地帶,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

而第二個猜想,長得像一頭熊?卻和現實大相徑庭。

水熊蟲是一種非常細小的動物,大部分體長不超過1毫米。最小的種類初生時只有50微米,最大的種類也不過1.2毫米。在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微米到毫米之間並非十進位,而是千進制。50微米僅相當於0.05毫米。那麼小的身形,只能借助顯微鏡一窺究竟。

那麼為何水熊蟲會叫水熊蟲呢?

水熊蟲的英文名:Water bears,照詞直譯即為“水熊蟲”。然而作為及物動詞,bear卻還有“忍受,

承受,支撐”的含義。這種小動物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和彪悍的生命力,它們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生存30年之久,進入隱生狀態後還能忍受極端高低溫、輻射,甚至能在宇宙的真空環境下生存。

八隻腳,會變色

水熊蟲是緩步動物門中的一類,它們的身體由頭部和四個體節構成,

身體被角質層覆蓋,長長的細胞組成的肌肉填滿各個體節。它們的口部有兩個向前突出物,一個用於刺進食物,一個用於吸收液體。每個體節兩條腿,共有八條腿。根據種類的不同,腿的末端長有爪子、吸盤或腳趾。

腹中空空的水熊蟲通體透明無色,而吃飽了的水熊蟲則色彩各異。它們體表的顏色主要由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賦予,依據攝入的類胡蘿蔔素多寡,

它們會變化為黃色、棕色、深紅色或綠色。

隱生狀態,死而復生

在面對惡劣環境時,水熊蟲會停止一切新陳代謝,進入“隱生狀態”。處於該狀態下的水熊蟲,從生物層面來說已完全死亡。但這其實是一種假死。

在隱生狀態下,水熊蟲可以在151℃的高溫、-272.8℃的低溫(接近絕對零度)、真空、高度輻射及高壓的環境下繼續生存。

當隱生的水熊蟲再次接觸到水時,它們便如鳳凰涅槃般舒展身體,重又“復活”。這個狀態被稱為“水合”。

曾經有一隻經過水合後重生的水熊蟲,科學家們利用碳十四測定後發現該水熊蟲隱生了超過120年。

聽起來雖然不可思議,但其實隱生狀態中的水熊蟲沒有任何抵抗物理傷害的能力。如果有其他生物將它們作為食物給吞吃下肚,或者刻意用物理手段將它們的身體碾碎,它們也是會死的。而這樣的行為在大自然中十分常見,只能說那只隱生了120年以上的水熊蟲是命運的寵兒。

太空育子,輻射餘生

2007年,科學家們進行了一次極端試驗。他們向太空發射了火箭飛船,並將水熊蟲置於裸☆禁☆露的飛行器中。該飛船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中航行,充分暴露在高能紫外線輻射中。十天后,飛船回到地球。科學家們對飛船上搭載的水熊蟲進行水合後,超過68%的水熊蟲倖存了下來,而且有不少水熊蟲誕下了後代。

2011年5月,義大利的科學家將水熊蟲與其他極端微生物放在一起搭乘STS-134號太空梭突入太空進行實驗。最後得出“微重力及宇宙輻射對水熊蟲等緩步動物的飛行影響不大,它們肯定能在太空研究中扮演有用的角色。”的結論。

水熊蟲是第一種能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更有甚者,它們甚至能在太空中生育後代!在太空中生育後代,真酷,這絕對是NASA宇航員們夢寐以求的超能力。

大部分水熊蟲都不懼怕宇宙輻射,它們不吃不喝生存超長時間以及與生俱來的隱生特性引起了醫療、藥物、生物、人類壽命、宇宙航空等諸多領域的濃厚興趣。但時至今日,水熊蟲依然帶著神秘的面紗,人類對它們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

或者刻意用物理手段將它們的身體碾碎,它們也是會死的。而這樣的行為在大自然中十分常見,只能說那只隱生了120年以上的水熊蟲是命運的寵兒。

太空育子,輻射餘生

2007年,科學家們進行了一次極端試驗。他們向太空發射了火箭飛船,並將水熊蟲置於裸☆禁☆露的飛行器中。該飛船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中航行,充分暴露在高能紫外線輻射中。十天后,飛船回到地球。科學家們對飛船上搭載的水熊蟲進行水合後,超過68%的水熊蟲倖存了下來,而且有不少水熊蟲誕下了後代。

2011年5月,義大利的科學家將水熊蟲與其他極端微生物放在一起搭乘STS-134號太空梭突入太空進行實驗。最後得出“微重力及宇宙輻射對水熊蟲等緩步動物的飛行影響不大,它們肯定能在太空研究中扮演有用的角色。”的結論。

水熊蟲是第一種能在太空中生存的動物,更有甚者,它們甚至能在太空中生育後代!在太空中生育後代,真酷,這絕對是NASA宇航員們夢寐以求的超能力。

大部分水熊蟲都不懼怕宇宙輻射,它們不吃不喝生存超長時間以及與生俱來的隱生特性引起了醫療、藥物、生物、人類壽命、宇宙航空等諸多領域的濃厚興趣。但時至今日,水熊蟲依然帶著神秘的面紗,人類對它們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