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悉尼華人區驚天逆變!Hurstville新增購物中心,寶活變身唐人街!

話說吼,一週五天裡,週三一過,立馬感覺週末在向自己招手…週五一到,

恨不得把秒針當成分針來用…

這不,週五的晚飯時間,身在澳洲悉尼的小編的同事們,因為“週末去哪兒聚”的問題,又開始“吵”得此起彼伏、不可開交了…

A說:要不來我Macquarie Centre吧…商場建得可好了…

B說:還是去Eastwood好了…那邊中餐館又多又好吃…

C說:咱還不如去Burwood啊…那兒可是第二中國城啊…

D說:來city吃也行啊…最近開了好多新店呢…

………………

大家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近十分鐘也木有定論…直到角落裡一個妹紙弱弱地問了一句:

“為什麼沒有想到Hurstville呢?”

藍後…

作為一個老牌的資深華人區,十幾二十年前,Hurstville可謂是風光無限…

(1958年的Hurstville火車站)

成千上萬懷揣發財致富夢想的淘金者,從中國千里迢迢來到澳洲,並在悉尼的南邊,

打造了這麼一個“小香港”。

這些最早一批移民一代,在這裡開商店、開肉鋪、開餐館、建住宅樓、建購物中心…

(1991年的Hurstville街景)

他們竭盡為後來的移民者,提供一個交通購物生活都及其便利的社區環境…

在2016年的澳洲人口普查中,Hurstville以49.4%的最高華人占比,

成功成為悉尼“幾乎用不上英文”的TOP華人區!

然而,時代的日新月異,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地發生著;

就像每個城市都有新城區和老城區一樣…

和Chatswood寬闊的街道、看起來很摩登的寫字樓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破;

和Macquarie乾淨整潔的環境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髒;

和Burwood總有逼格滿滿的新開餐館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舊;

和Rhodes那一棟棟色彩明亮、灰shion的公寓樓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差;

這個資深華人區,

略顯一丟丟地“老”和“土”了…

除了“老”和“土”之外,

Hurstville的經濟也在衰退…

2014年的11月,知名零售商Myer和Toys Rus,

都選擇了退出Westfield Hurstville;

在一個個新華人區興起的同時,

Hurstville遭到了不少新移民和留學生們的“小嫌棄”…

坐落Hurstville某公寓樓:車聽樓下B1半個月,落了一層土,然後。。。。不知道被誰寫的

哈哈,我原來住Hurstville圖書館旁邊那樓的地下停車場也這麼髒,兩周就能寫字了。

我在Hurstville Library,和burwood完全是不同概念啊,一個是發展中國家,髒亂差。另一個是發達國家的社區圖書館,寬敞,明亮,關鍵是有個獨立,能容納超過六十人的quietstudyroom。有種想搬家的衝動。

Hurstville給人感覺就是“髒” “亂” “差”。

某澳洲華人論壇裡,甚至還有“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好市圍(Hurstville)”的帖子~

不少人在留下跟帖稱:

Hurstville是典型的髒亂差,搞的跟國內縣城似的也是醉了。

基建跟不上。

Myers都不能那裡生存,怎麼解?

好市委很方便,但是治安差了點。

請問myer關掉之後,原先的店面開了什麼?好久沒過去了,離得太遠,一直很好奇。

還能開啥呀,woolworths和bigw吧,整個westfield都快成室內肉菜場了。

還有某網友總結的“悉尼華人區排名”的心得…

悉尼華人區我住過好幾個,個人感覺從好到壞的順序是:Chatswood 優於 Burwood 優於 2E 優於hurstville,ashfield…

其它的像Campsie,Auburn這些就都不如流了,因為人太雜。

在幾個大型華人區裡,Hurstville排在了最後…

這名網友對於Hurstville的用戶體驗如下~

我也住過hurstville附近的區,245的Westfield的店鋪檔次感覺一般,購物環境也一般,很多不錯的牌子那裡都沒有,不過華人店鋪很多,日常生活還是非常方便的。

總體來說,Hurstville給大部分華人的感覺就是,

“很一般”…

一般…

般…

老一代移民澳洲的人,要是看到上面那些“輕狂傲嬌”的心得,估計得氣到直跺腳了吧:

“我們辛苦為後來的同胞們打下江山,

他們竟然這麼嫌棄?!”

我們Hurstville不就是樣子顯老了一點麼…

花點錢翻新一下,保證讓你們後悔到流淚!

於是,

大華人區巨變!Hurstville要牛X到飛起!

根據《The Leader》的報導,Hurstville的Westfield將進行,

大!改!造!

Westfield Hurstville已經向Georges Rivercouncil提交議案…council的建議是:

NO!NO!NO!

不止你們商場要改造!

整個Hurstville中心社區,

我們統統都要大變樣!

根據提交的議案顯示,Hurstville Westfield計畫在原來的商場上,

再加蓋6棟18-20層的商住兩用型物業!

其中包括:

公寓住宅456套;

酒店式公寓和學生宿舍的綜合性物業793套;

這就意味著,

新生代們、新血液們要來了!

人一多,配套設施也多了;

整個Hurstville將整裝待發,拔地而起!

商場的容積率,將從原來的2:1,升級至5.53:1!

這是個神馬概念呢?

一般正常的商場容積率,大概在2.5-5之間;

容積率為2.5的商場,建築相對較小;

反之商場容積率達5的時候,建築越大;

而Hurstville Westfield計畫的容積率,

去到了驚人的5.53!

你們就想像一下,

升級後的Westfield,該有多大多豪華了!

而在商場週邊,council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劃,以Forest Road為主的主路段,將逐一整頓,

說白了就是“怎麼乾淨怎麼來”…

公共區域的基建們都搞起來,週末的集市活動,都嗨起來~

街邊的餐館,也會相應地進行重新裝修,至少看起來不再像衛生環境堪憂的小作坊…

市容市貌的提升,很大程度都與綠化密不可分;

SO現如今看上去比較缺“原諒色”的Hurstville,未來也會朝著多草多樹的方向發展啦~

還有神馬街邊小椅子、小噴泉啦,反正就是“怎麼漂亮怎麼來”…

如此一來,我悉尼最大華人區,這次是打算要“重出江湖,重振雄風”啦!

目前,這項提案還在council那邊商議討論,最晚在今年3月之前,就能完成定案啦~

如果現實真如計畫的那般美好的話,

那wuli華人盆友們,

又見證了一個區的崛起…

無力華人盆友們,

又提升了慢慢的自豪感有木有…

為啥說是“又”呢?

因為有我華人的地方,

就有崛起!

有我華人的Burwood,

現在是這樣的…

話說,2016年的那次人口普查,悉尼第一大華人區當Hurstville莫屬,BUT你們造嗎?

排名第二的,

就是華人數量突飛猛進的新晉華人區 --

寶活!

Burwood!

這個區的華人占比,也就比Hurstville少4.3%而已……說不定到下一次的人口普查時,就已經秒殺Hurstville了!

別跟小編說什麼“不可能”…等你們去了burwood看看有多少華人餐館,

就知道我天朝吃貨群體有多膩害了…

小編對於burwood最大的影響就是,

好吃的,太多了!

麻小、生煎、涮肉、擼串、冒菜、小面、烤魚、奶茶、烤鴨、米線、滷味…

難怪有人說,

Burwood就是第二個Chinatown!

council打算把寶活建成下一個,

超級美食天堂!

其中將以Clarendon Lane為主要改造路段;

現在的Clarendon Lane,是長這樣嬸兒的…

未來的Clarendon Lane,會改名為Lotus Lane…然後變成這樣嬸兒:

整條街會變成像臺灣夜市那樣的“亞洲美食一條街”!

據說參與改造項目的設計師,是從《千與千尋》中得到的靈感;

Council議員Maria Atkinson更是立下Flag,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我寶活都要生機勃勃!”

有我華人的Parramatta,

現在是這樣的…

若干年前,有人說Parramatta是“中東區”、“著名的小印度城”…很少有人會說Parramatta是華人區…

因為在2011年的那次澳洲人口普查時,

華人數量在整個Parramatta裡,

還僅排在第三位…

可到了2016年的那次人口普查時,

華人占比以絕對的優勢,

一舉躍居第一名!

在我華人日漸壯大的情況下,這個原來充斥著各種破舊小平房的西部邊緣區,

開始引起人們的這注意…

慢慢地,高檔的公寓寫字樓開始越來越密集,Parramatta也漸漸從城鄉結合部,

發展成西部的重要大區!

再再藍後,

政界大佬們還準備把這個區發展成,

悉尼第二大CBD!

總理夫人、現任“大悉尼規劃委員會”專員的Lucy Turnb ull,親自下陣操刀,

規劃整個“西部大開發”!

連區名就高大上了起來,叫“Greaten Parramatta”!

大~帕拉馬塔!

未來可能整個新州政府,

都會搬去Parramatta呢!

可想而知,屆時會有多少好醫院、好學校、好住宅、好商場……等等一系列優質的基建,

跟著政府一起搬過去!

想想我隱忍多年的華人同胞們啊,終於能揚眉吐氣地變成,

城裡人啦!

有我華人的Chatswood,

現在是這樣的...

Chatswood,不用說了吧!

好區,豪區!

雖然滿大街看過去都是黃皮膚黑眼睛,

但是人家有錢啊!

基建什麼的都不用說了,

Chatswood Westfild & Chatswood Chase~

兩大巨頭shopping centre並行這種事情,除了發生在chatswood,

還有哪裡?還有哪裡?

吃喝玩樂什麼的也是不用說,各種餐館多到你不知如何選擇…

房價什麼的也是妥妥往上走,

在這邊買房投資,根本都不愁沒錢賺的!

有我華人的Macquarie park,現在是這樣的...

悉尼的矽谷聽說過沒?

各種新興高科技園,

人才的聚集區!

前些年,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近幾年,隨著華人的大舉進軍,

政府也越來越重視這塊區域…

Macquarie Shopping Centre勢如破竹,帶動周圍商業圈急速發展;

房價也是piapia往上飆!

真後悔十年前沒好好在這囤幾套房!

有我華人的Castle hill,現在是這樣的...

說起Castle hill,如果你還認為那是偏遠荒涼的山區,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真沒騙你,很多人以為Castle hill是醬紫的。。)

前幾年由於山區房價便宜,吸引了不少華人買房,

有華人的地方,

就有崛起!

這幾年,Castle hill已經開始換血,基建逐步到位:

除了有傳統的Castle Mall商業中心,

還新增了牛逼哄哄的——

Castle tower shopping centre!

作為一個在city上班的人,小編每次去到Castle tower ,

都感覺自己進城了!

豪華大氣上檔次!

浪漫清醒有逼格!

吃喝玩樂,什麼商鋪都有!

更重要的是,

商場裡又新又乾淨,

空調吹得好起勁,

走在裡面不要爽要命!!

有我華人的Wentworth Point,

現在是這樣的...

還有這幾天火到爆炸的新興華人區 --

Wentworth Point(WWP)!

想當年樓盤一開始,就被嗖嗖嗖搶光了哇!

可能有人說WWP什麼也沒有,

傻子才買……

可時光飛逝,現在的WWP你萌來看看,絕對讓你傻了眼!

各式時尚高層公寓拔地而起,便民設施也開始逐漸配備齊全…

華人超市、餐館都有了!

大不了走幾步邊賞水景邊遛彎,走到Rhodes吃也是不要太方便!

聽說前幾天,政府撥款新建的WWP小學也正式開始運營了;

傳說中可以媲美“Top Ryde”的超大型購物中心,

也即將在今年完工!

這樣的華人區還能說啥?

華人去哪,哪裡發展欣欣向榮呀!

一座城市的發展,永遠都離不開一群人的奮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敢闖上進的華人同胞們,

在這座城市拼搏、灑熱血…

不說我們在這座城市裡,產生了多大影響力,至少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一腳一個印記地向所有人證明:

我華人區的市場,不容小覷…

我華人的力量,棒棒滴…

歐耶~

Hurstville是這麼的破;

和Macquarie乾淨整潔的環境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髒;

和Burwood總有逼格滿滿的新開餐館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舊;

和Rhodes那一棟棟色彩明亮、灰shion的公寓樓相比,Hurstville是這麼的差;

這個資深華人區,

略顯一丟丟地“老”和“土”了…

除了“老”和“土”之外,

Hurstville的經濟也在衰退…

2014年的11月,知名零售商Myer和Toys Rus,

都選擇了退出Westfield Hurstville;

在一個個新華人區興起的同時,

Hurstville遭到了不少新移民和留學生們的“小嫌棄”…

坐落Hurstville某公寓樓:車聽樓下B1半個月,落了一層土,然後。。。。不知道被誰寫的

哈哈,我原來住Hurstville圖書館旁邊那樓的地下停車場也這麼髒,兩周就能寫字了。

我在Hurstville Library,和burwood完全是不同概念啊,一個是發展中國家,髒亂差。另一個是發達國家的社區圖書館,寬敞,明亮,關鍵是有個獨立,能容納超過六十人的quietstudyroom。有種想搬家的衝動。

Hurstville給人感覺就是“髒” “亂” “差”。

某澳洲華人論壇裡,甚至還有“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好市圍(Hurstville)”的帖子~

不少人在留下跟帖稱:

Hurstville是典型的髒亂差,搞的跟國內縣城似的也是醉了。

基建跟不上。

Myers都不能那裡生存,怎麼解?

好市委很方便,但是治安差了點。

請問myer關掉之後,原先的店面開了什麼?好久沒過去了,離得太遠,一直很好奇。

還能開啥呀,woolworths和bigw吧,整個westfield都快成室內肉菜場了。

還有某網友總結的“悉尼華人區排名”的心得…

悉尼華人區我住過好幾個,個人感覺從好到壞的順序是:Chatswood 優於 Burwood 優於 2E 優於hurstville,ashfield…

其它的像Campsie,Auburn這些就都不如流了,因為人太雜。

在幾個大型華人區裡,Hurstville排在了最後…

這名網友對於Hurstville的用戶體驗如下~

我也住過hurstville附近的區,245的Westfield的店鋪檔次感覺一般,購物環境也一般,很多不錯的牌子那裡都沒有,不過華人店鋪很多,日常生活還是非常方便的。

總體來說,Hurstville給大部分華人的感覺就是,

“很一般”…

一般…

般…

老一代移民澳洲的人,要是看到上面那些“輕狂傲嬌”的心得,估計得氣到直跺腳了吧:

“我們辛苦為後來的同胞們打下江山,

他們竟然這麼嫌棄?!”

我們Hurstville不就是樣子顯老了一點麼…

花點錢翻新一下,保證讓你們後悔到流淚!

於是,

大華人區巨變!Hurstville要牛X到飛起!

根據《The Leader》的報導,Hurstville的Westfield將進行,

大!改!造!

Westfield Hurstville已經向Georges Rivercouncil提交議案…council的建議是:

NO!NO!NO!

不止你們商場要改造!

整個Hurstville中心社區,

我們統統都要大變樣!

根據提交的議案顯示,Hurstville Westfield計畫在原來的商場上,

再加蓋6棟18-20層的商住兩用型物業!

其中包括:

公寓住宅456套;

酒店式公寓和學生宿舍的綜合性物業793套;

這就意味著,

新生代們、新血液們要來了!

人一多,配套設施也多了;

整個Hurstville將整裝待發,拔地而起!

商場的容積率,將從原來的2:1,升級至5.53:1!

這是個神馬概念呢?

一般正常的商場容積率,大概在2.5-5之間;

容積率為2.5的商場,建築相對較小;

反之商場容積率達5的時候,建築越大;

而Hurstville Westfield計畫的容積率,

去到了驚人的5.53!

你們就想像一下,

升級後的Westfield,該有多大多豪華了!

而在商場週邊,council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劃,以Forest Road為主的主路段,將逐一整頓,

說白了就是“怎麼乾淨怎麼來”…

公共區域的基建們都搞起來,週末的集市活動,都嗨起來~

街邊的餐館,也會相應地進行重新裝修,至少看起來不再像衛生環境堪憂的小作坊…

市容市貌的提升,很大程度都與綠化密不可分;

SO現如今看上去比較缺“原諒色”的Hurstville,未來也會朝著多草多樹的方向發展啦~

還有神馬街邊小椅子、小噴泉啦,反正就是“怎麼漂亮怎麼來”…

如此一來,我悉尼最大華人區,這次是打算要“重出江湖,重振雄風”啦!

目前,這項提案還在council那邊商議討論,最晚在今年3月之前,就能完成定案啦~

如果現實真如計畫的那般美好的話,

那wuli華人盆友們,

又見證了一個區的崛起…

無力華人盆友們,

又提升了慢慢的自豪感有木有…

為啥說是“又”呢?

因為有我華人的地方,

就有崛起!

有我華人的Burwood,

現在是這樣的…

話說,2016年的那次人口普查,悉尼第一大華人區當Hurstville莫屬,BUT你們造嗎?

排名第二的,

就是華人數量突飛猛進的新晉華人區 --

寶活!

Burwood!

這個區的華人占比,也就比Hurstville少4.3%而已……說不定到下一次的人口普查時,就已經秒殺Hurstville了!

別跟小編說什麼“不可能”…等你們去了burwood看看有多少華人餐館,

就知道我天朝吃貨群體有多膩害了…

小編對於burwood最大的影響就是,

好吃的,太多了!

麻小、生煎、涮肉、擼串、冒菜、小面、烤魚、奶茶、烤鴨、米線、滷味…

難怪有人說,

Burwood就是第二個Chinatown!

council打算把寶活建成下一個,

超級美食天堂!

其中將以Clarendon Lane為主要改造路段;

現在的Clarendon Lane,是長這樣嬸兒的…

未來的Clarendon Lane,會改名為Lotus Lane…然後變成這樣嬸兒:

整條街會變成像臺灣夜市那樣的“亞洲美食一條街”!

據說參與改造項目的設計師,是從《千與千尋》中得到的靈感;

Council議員Maria Atkinson更是立下Flag,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我寶活都要生機勃勃!”

有我華人的Parramatta,

現在是這樣的…

若干年前,有人說Parramatta是“中東區”、“著名的小印度城”…很少有人會說Parramatta是華人區…

因為在2011年的那次澳洲人口普查時,

華人數量在整個Parramatta裡,

還僅排在第三位…

可到了2016年的那次人口普查時,

華人占比以絕對的優勢,

一舉躍居第一名!

在我華人日漸壯大的情況下,這個原來充斥著各種破舊小平房的西部邊緣區,

開始引起人們的這注意…

慢慢地,高檔的公寓寫字樓開始越來越密集,Parramatta也漸漸從城鄉結合部,

發展成西部的重要大區!

再再藍後,

政界大佬們還準備把這個區發展成,

悉尼第二大CBD!

總理夫人、現任“大悉尼規劃委員會”專員的Lucy Turnb ull,親自下陣操刀,

規劃整個“西部大開發”!

連區名就高大上了起來,叫“Greaten Parramatta”!

大~帕拉馬塔!

未來可能整個新州政府,

都會搬去Parramatta呢!

可想而知,屆時會有多少好醫院、好學校、好住宅、好商場……等等一系列優質的基建,

跟著政府一起搬過去!

想想我隱忍多年的華人同胞們啊,終於能揚眉吐氣地變成,

城裡人啦!

有我華人的Chatswood,

現在是這樣的...

Chatswood,不用說了吧!

好區,豪區!

雖然滿大街看過去都是黃皮膚黑眼睛,

但是人家有錢啊!

基建什麼的都不用說了,

Chatswood Westfild & Chatswood Chase~

兩大巨頭shopping centre並行這種事情,除了發生在chatswood,

還有哪裡?還有哪裡?

吃喝玩樂什麼的也是不用說,各種餐館多到你不知如何選擇…

房價什麼的也是妥妥往上走,

在這邊買房投資,根本都不愁沒錢賺的!

有我華人的Macquarie park,現在是這樣的...

悉尼的矽谷聽說過沒?

各種新興高科技園,

人才的聚集區!

前些年,這裡還是一片荒蕪之地,近幾年,隨著華人的大舉進軍,

政府也越來越重視這塊區域…

Macquarie Shopping Centre勢如破竹,帶動周圍商業圈急速發展;

房價也是piapia往上飆!

真後悔十年前沒好好在這囤幾套房!

有我華人的Castle hill,現在是這樣的...

說起Castle hill,如果你還認為那是偏遠荒涼的山區,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真沒騙你,很多人以為Castle hill是醬紫的。。)

前幾年由於山區房價便宜,吸引了不少華人買房,

有華人的地方,

就有崛起!

這幾年,Castle hill已經開始換血,基建逐步到位:

除了有傳統的Castle Mall商業中心,

還新增了牛逼哄哄的——

Castle tower shopping centre!

作為一個在city上班的人,小編每次去到Castle tower ,

都感覺自己進城了!

豪華大氣上檔次!

浪漫清醒有逼格!

吃喝玩樂,什麼商鋪都有!

更重要的是,

商場裡又新又乾淨,

空調吹得好起勁,

走在裡面不要爽要命!!

有我華人的Wentworth Point,

現在是這樣的...

還有這幾天火到爆炸的新興華人區 --

Wentworth Point(WWP)!

想當年樓盤一開始,就被嗖嗖嗖搶光了哇!

可能有人說WWP什麼也沒有,

傻子才買……

可時光飛逝,現在的WWP你萌來看看,絕對讓你傻了眼!

各式時尚高層公寓拔地而起,便民設施也開始逐漸配備齊全…

華人超市、餐館都有了!

大不了走幾步邊賞水景邊遛彎,走到Rhodes吃也是不要太方便!

聽說前幾天,政府撥款新建的WWP小學也正式開始運營了;

傳說中可以媲美“Top Ryde”的超大型購物中心,

也即將在今年完工!

這樣的華人區還能說啥?

華人去哪,哪裡發展欣欣向榮呀!

一座城市的發展,永遠都離不開一群人的奮鬥…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們敢闖上進的華人同胞們,

在這座城市拼搏、灑熱血…

不說我們在這座城市裡,產生了多大影響力,至少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一腳一個印記地向所有人證明:

我華人區的市場,不容小覷…

我華人的力量,棒棒滴…

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