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零距離感受骨科“神器”——3D列印+導航,手術一做一個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增材製造”是什麼,但一定知道它的另一個名字—3D列印。這種工業技術已經出現了幾十年,通過逐層列印,可以將3D數位模型轉換為物理模型。原則上只要有相應的數位模型,

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通過3D列印實現“私人訂制”。詳情一起來瞭解。

讓3D列印為手術導航

近日,石碁人民醫院的3D骨骼列印手術導航技術作為區衛計系統的一項特色技術亮相番禺區衛計系統成果展。該項技術可以讓大手術變成微創手術,並出色地運用到脊柱結核、椎管內外腫瘤以及關節骨科等高難度手術中。

目前,該院骨科已經把這種3D骨骼列印手術導航技術應用各類骨科手術中,大大提高了手術品質。

通過3D骨骼列印手術導航技術,石碁人民醫院最大限度實現外科手術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不僅提高了手術準確度,成功率也大幅提高。同時,還減少手術創傷和出血,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降低了手術風險,

而患者住院時間也更短,術後恢復更快,費用更低。

微創手術恢復快、費用低

據瞭解,3D列印在外科導航手術中,可通過CT掃描,把人體的骨骼、硬組織在電腦裡重現,在三維狀態下重建患者骨骼結構並通過3D列印出來就能為手術導航,大大提高了手術準確度。

而手術中列印出各種尺寸的骨骼還可以應用於臨床。如髖關節、膝關節等各種關節置換術所需要的假體,供應商的規格是千篇一律的,有時國外廠家的規格與國內患者相差甚遠,而通過3D列印出來的則是富有個性的,有著無法比擬的適應性與相容性。

幾年間,採用的3D骨骼列印技術成功為多位盆骨多發性骨折、椎體多發性骨折和股骨頸骨折等各種創傷骨科疾病患者準確復位,

並出色完成了脊柱結核、脊柱側彎矯形、頸椎固定、椎管內外腫瘤、椎體成形以及關節骨科等高難度手術。

攻破各類高難度骨科手術

近年來,運用3D列印,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設計、建築、工程和施工(AEC)、汽車,航空航太、牙科和醫療產業、教育、地理資訊系統、土木工程、槍支以及其他領域都有所應用。在醫療領域,3D列印主要用於定制手術工具、導向裝置、藥劑輸送裝置、植入物、外用假體、矯形器以及用於術前計畫或教育的裝置等。

與此同時,3D列印技術的出現也改變了骨科治療的思維。無論面對多麼複雜的病情,通過3D骨骼列印後都可以清晰地展現出來,接著可以為患者準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目前,3D列印骨科手術輔助系統科研專案已獲得多項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科研立項。伴隨著3D骨骼列印手術導航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其將幫助越來越多的患者恢復健康。

– END –

微信搜索關注“ 華夏幸福產業園 ” 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前沿資訊。

伴隨著3D骨骼列印手術導航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其將幫助越來越多的患者恢復健康。

– END –

微信搜索關注“ 華夏幸福產業園 ” 公眾號,獲取更多行業前沿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