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75屆金球獎最大贏家《三塊看板》帶給中國導演們的啟示

傳媒大眼導讀

作者:文心

進入一月,北美電影頒獎季已經開跑。作為率先登場的重量級獎項,第75屆金球獎頒獎典禮已於北京時間1月8日在美國隆重舉行。麥克唐納自編自導的電影《三塊看板》一舉包攬了四項分量極重的大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劇情類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

成為最大贏家。更重要的是,是該片在此之前已經橫掃30多個國際獎項,並一度被不少專業人士認定為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最大熱門。據悉,該片將於3月2日在國內上映。

那麼,《三塊看板》究竟是怎樣的一部作品?其成功背後的原因何在?又能給不斷沖奧失敗的國產電影帶來怎樣的啟示?傳媒大眼影視測評組第一時間搶先觀看了這部影片,嘗試解開上述問題的答案。

內容簡介:面對女兒被強☆禁☆姦後用汽油燒死的殘酷事實,母親蜜德莉在警方調查無果的情況下,憤然在公路邊張貼了三張血淋淋的廣告——“強☆禁☆姦致死”“兇手依然逍遙法外?”“怎麼回事,

威洛比警長?”,矛盾直指警察局的威洛比警長。在遇到多方干擾和阻撓,且不斷受到來自人性的拷問和反思後,她依然沿用自己“硬漢”般的行事風格,堅持為女兒討回公道……

優點1: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就是奧斯卡學院派最偏愛的愛爾蘭導演馬丁·麥克唐納。這位有著“愛爾蘭版昆汀·塔倫迪諾”之稱的鬼才導演,最擅長用黑色幽默的風格向觀眾們呈現客觀生活的荒誕與真實,

並且通過作品中角色身上所呈現出的不合時宜的堅守與固執,與現實形成強烈的對照和衝突,在這種衝突中完成整個故事的敘述。其前作《七個神經病》和《殺手沒有假期》都保持著這種濃厚的個人風格,《三塊看板》也是如此。欣賞這樣一部作品,就像是一口喝下一整杯伏特加,強勁有力到足以燃燒你的全部神經,又回味悠長。

值得一提的是,麥克唐納是位出色的的作者型導演,

由他自己寫成的劇本總是完整又精彩。作為一名特別會寫劇本的導演,他總是十分懂得如何去處理悲劇中的幽默感,也始終都在追求一種幽默和悲劇韻味間的精妙平衡。這種“在藥裡放糖”的處理方式,讓《三塊看板》成為一部既冷酷到底又十足溫柔的作品,讓觀眾在天平的兩端重新去面對種種現實。

優點2:雖然麥克唐納以前的作品中也有強大的女性角色,但是這部電影才是他第一次將這種女性形象推向了銀幕最前線。作為女主角的麥克多蒙德在出演該片時已經58歲,與劇本中人物的實際年齡差了將近20歲。可是她在片中的表演就像是把一個男人硬生生地塞進了女性的身體裡,自始至終讓人感受不到絲毫女性的柔軟。除了主演之外,拿到金球獎最佳男配的山姆洛克·威爾以及伍迪·哈里森、彼得·丁拉基也都貢獻出了各自的精湛演技,加上精妙且後勁十足的劇情結構和對白設計,使得整部電影呈現出教科書級的群象表演。

優點3:這部電影不同於那些還停留在心靈雞湯、煽動民憤、扭曲正義等層面上的粗淺作品,而是真真正正去直面人性的兩難困境。電影一開始,當威洛比警長的名字被貼在看板上時,很多人都會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不作為的壞員警形象,但是當鏡頭切向威洛比警長後,觀眾又很快發現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事實上,整部電影中並沒有出現一個所謂的壞人,通篇只是在不斷展現人性的複雜,都在進行人性與所謂“正確”的對撞。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和現實。事理和情理的矛盾,法律和人情的對立,才是生活中比比皆是的真實情境。

相比之下,國產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和人性剖析往往流於表面化、平面化,在展現人性真實、複雜的另一面的過程中虎頭蛇尾,才是造成人物形象不夠鮮活、生動、直入人心的關鍵所在。

優點4:影片對於音樂的精妙運用,同樣值得國產電影學習和借鑒。當改編自愛爾蘭詩人湯瑪斯摩爾的同名詩篇的愛爾蘭民歌《the last rose of summer》的旋律響起時,強烈的民族文化符號瞬間就能夠讓觀眾意識到自己在欣賞一部來自何處的電影作品,也娓娓道出了全篇的基調——淒涼、孤獨之中,也有著生活的希望和美好。而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三段配樂分別在女主角的出場、焚燒警察局和結尾處,既能準確表現出當時的情境,也能在潛移默化中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當蜜德莉在影片即將結束時終於對迪克森露出那一絲微笑的時候,證明她已不再憤怒,雖然對過去依舊絕望,但對於未來的生活卻有了一線希望。

缺點:雖然導演麥克唐納有意識的在影片中摻入了一些黑色幽默的成分,但過於悲傷的整體氛圍還是會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情緒的壓抑感,這對於帶著娛樂心態進入影院的那些觀眾而言,無異於當頭一棒。

測評結果:從強化劇本的原創屬性,加入更多個人擅長的創作元素;到通過精湛的表演凸出作品立意,活化導演的創作思路;再到用更為真實、複雜的人性解析去捕捉真正屬於生活原生態的各個細節;甚至是對原聲音樂的巧妙運用……《三塊看板》從一部優秀影片應該注意到的方方面面,逐個環節去打磨一部精品。而這樣的創作理念和嚴謹態度,對於國產影片的各位導演來說無疑具有更多的借鑒意義。畢竟沖奧不是目的,能夠真正完成一部部打動人心的好作品,才應該是最初的出發點,以及最終的目標。

自始至終讓人感受不到絲毫女性的柔軟。除了主演之外,拿到金球獎最佳男配的山姆洛克·威爾以及伍迪·哈里森、彼得·丁拉基也都貢獻出了各自的精湛演技,加上精妙且後勁十足的劇情結構和對白設計,使得整部電影呈現出教科書級的群象表演。

優點3:這部電影不同於那些還停留在心靈雞湯、煽動民憤、扭曲正義等層面上的粗淺作品,而是真真正正去直面人性的兩難困境。電影一開始,當威洛比警長的名字被貼在看板上時,很多人都會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不作為的壞員警形象,但是當鏡頭切向威洛比警長後,觀眾又很快發現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事實上,整部電影中並沒有出現一個所謂的壞人,通篇只是在不斷展現人性的複雜,都在進行人性與所謂“正確”的對撞。因為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和現實。事理和情理的矛盾,法律和人情的對立,才是生活中比比皆是的真實情境。

相比之下,國產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和人性剖析往往流於表面化、平面化,在展現人性真實、複雜的另一面的過程中虎頭蛇尾,才是造成人物形象不夠鮮活、生動、直入人心的關鍵所在。

優點4:影片對於音樂的精妙運用,同樣值得國產電影學習和借鑒。當改編自愛爾蘭詩人湯瑪斯摩爾的同名詩篇的愛爾蘭民歌《the last rose of summer》的旋律響起時,強烈的民族文化符號瞬間就能夠讓觀眾意識到自己在欣賞一部來自何處的電影作品,也娓娓道出了全篇的基調——淒涼、孤獨之中,也有著生活的希望和美好。而這部電影的原聲音樂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三段配樂分別在女主角的出場、焚燒警察局和結尾處,既能準確表現出當時的情境,也能在潛移默化中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當蜜德莉在影片即將結束時終於對迪克森露出那一絲微笑的時候,證明她已不再憤怒,雖然對過去依舊絕望,但對於未來的生活卻有了一線希望。

缺點:雖然導演麥克唐納有意識的在影片中摻入了一些黑色幽默的成分,但過於悲傷的整體氛圍還是會讓觀眾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到情緒的壓抑感,這對於帶著娛樂心態進入影院的那些觀眾而言,無異於當頭一棒。

測評結果:從強化劇本的原創屬性,加入更多個人擅長的創作元素;到通過精湛的表演凸出作品立意,活化導演的創作思路;再到用更為真實、複雜的人性解析去捕捉真正屬於生活原生態的各個細節;甚至是對原聲音樂的巧妙運用……《三塊看板》從一部優秀影片應該注意到的方方面面,逐個環節去打磨一部精品。而這樣的創作理念和嚴謹態度,對於國產影片的各位導演來說無疑具有更多的借鑒意義。畢竟沖奧不是目的,能夠真正完成一部部打動人心的好作品,才應該是最初的出發點,以及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