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海拔芍藥鮮切花栽培技術

高海拔芍藥鮮切花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切花的芍藥品種,如白色系的楊妃出浴、黃色系的黃金輪、黑色系的鐵杆紫、粉紅色的少女妝、紅色系的竹葉紅等。

二、分株苗

芍藥一般採用分株繁殖。分株苗宜於每年秋季9 月至10 月上旬進行。分株苗時要利用其自然紋理小心分開,每株一般保留3~5 個芽,剪去腐根及不必要的大根( 直徑在0.5 cm 以上)。注意分株時不要碰傷芽體,對於修剪好的分株苗稍陰乾後,用草木灰塗抹傷口或用50~100 倍液的多菌靈水溶液浸泡30min,

以殺死其附生的病菌。

三、選地施肥

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栽培,要求精耕細作,耕深20~40 cm,結合深耕,每667 m2 施農家肥3 000~4 000 kg,三元複合肥50 kg 作基肥。

四、栽植

10月底以前栽植。株行距70 cm×70 cm 栽培,穴深20 cm 左右,穴口徑20 cm 左右。然後將分株苗放在穴內,

一邊填土,一邊輕提株苗。上提的標準以芽尖與土壤表面相平為宜,最後填滿土,壓實並封堆(高10~15 cm),以利越冬。

五、田間管理

(一)中耕除草

翌年早春土壤解凍後,及時去除培土,並鬆土保墒,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後,及時中耕,做到有草必鋤,雨後必鋤、天旱必鋤,保持土壤疏鬆田間無雜草、不傷根。

(二)肥水管理

栽植第1 年,由於底肥足,一般不追肥。從第2 年開始每年追肥3 次,第1 次是花肥,

一般在春分以前進行一次植株生長和花蕾發育有足夠的養分;第2 次是芽肥,一般在花謝半月後進行,以促植株生長健壯和花芽形成;第3 次是冬肥,一般在封凍前進行,此次追肥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有助於芍藥安全越冬。追肥可采穴施或溝施,以有機肥為主,三元複合肥為輔。還可以進行根外追肥。在芍藥展葉後,一般5~7 d 向葉面施0.1%~0.2%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連續施用4~5 次。

芍藥喜幹怕澇,

一般不澆水。多雨季節,注意排水。

(三)去側蕾

為使養分集中供應花蕾生長,使蕾大花大,對有側蕾的植株應及時將側蕾去掉。

(四)病蟲害防治

芍藥采切前易發生蚜蟲危害,直接影響切花品質,用40% 氧化樂果2 000 倍液葉面噴施,加以防治。雨季葉面易發生葉斑病,導致葉子乾枯。可用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或50% 退菌特800 倍液,加以防治。芍藥地下害蟲主要是蠐螬、地老虎,為害根部。施肥時每667 m2 用3~4kg 呋喃丹顆粒或辛硫磷施於土中。

六、鮮切花的采切

采切時應在上午露水晾乾後進行。可選擇緊實、顯色的花蕾或選擇萼片鬆散花蕾,即切即售。紅色品種比白色品種稍晚些采切,重瓣花應比單瓣花稍後些采切。采切時,當長度達到需要的標準,應使母株上的葉片盡可能多留些,以保證其光合作用繼續進行,使根系不再腐爛,保證下一年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