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獨自住在敬老院多年 東平79歲孤寡老人自願捐獻器官

泰山晚報記者:陳思 程慶坤

按照傳統習俗,老人去世都講究入土為安,可近日,東平接山鎮敬老院裡的院民盧學銀老人決定將自己的器官在百年之後捐給社會,一位多年寄居在敬老院的老人,

做出這樣的決定,讓人不禁心生敬意。

1月8日,記者來到了盧學銀老人所在的接山鎮敬老院,初見老人,面容慈善,穿戴整齊,兩隻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一個人在房間內看新聞,盧學銀告訴記者他是接山鎮姜莊人,今年已經79歲了,

年輕的時候還曾經在當地當過多年的民辦教師,後來經歷變故,老人一直沒有婚配也無兒無女,目前在接山敬老院已經住了有14年了。老人正在看電視,他告訴記者他喜歡看電視,“最願意看新聞,看中央4台和中央13台。”盧學銀老人說道。記者瞭解到,也是因為喜歡看電視,老人在節目中看到有人無償捐贈器官來幫助別人,老人便也萌生了捐贈器官的想法,經多方聯繫,老人最終在前幾日簽署了捐贈協議,
老人表示這都是“小事”,他告訴記者“我沒有別的本事,就這樣做點善事唄。”“盧學銀身體情況比較好,這些年他都是主動照顧別的不能自理的院民,幫他們打飯,給其他院民講新聞,讀報紙。”敬老院的衛生員徐先生向記者說道。在採訪中善良樸實的盧學銀老人沒有豪言壯語,但他卻用實際行動傳遞著愛心,傳承著奉獻,彰顯著大愛。讓人肅然起敬,
深感欽佩。

在敬老院裡,記者看到院裡有大片的菜地,健身器材與活動場所也都很豐富。據瞭解,接山敬老院自1986年建院,屬於我縣最早的一批敬老院之一,目前院裡有75口老人,院裡建設也很標準,每個房間都有電視,暖氣也很熱。“院裡邊自種自養,自己種菜、養豬供院民們吃,

我們還能自己做豆腐,平時有能力的院民幫助勞動,不但能保證食品安全,還能減輕院裡負擔。”敬老院翟院長向記者說道。他告訴記者院裡的院民很多都是不能自理的老人,但是老人們都能在此頤養天年,據翟院長瞭解,在他們敬老院居住時間最長的老人,在這裡居住了30多年,長壽的老人能活到90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