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杭州林徽因故居探秘:7歲就承擔起了 家裡的一項重要事情

文/大象

上一篇《梁思成故居探秘:梁思成與清華大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點擊即可閱讀>>>

【林徽因故居探秘】林徽因,祖籍福建閩縣,就是今天的福州。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6月,林徽因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陸官巷。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詩經·大雅·思齊》篇之“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來,瞭解到當時有一位男作家叫林微音。為避免相混,便改名林徽因。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是清光緒年間進士,在浙江海寧、金華、孝豐、仁和、石門等州縣地做任地方長官。父親林長民中秀才後放棄了科舉仕途,請外籍教師研習西學。曾兩度留學日本攻讀政法,畢業于早稻田大學。

回國後先後擔任政府參議院、眾議院秘書長和司法總長。林徽因的生母,何氏是浙江嘉興一位小作坊主的女兒,不識字。

幼年時候的林微因

杭州林徽因故居,就在西湖東岸的柳浪聞鶯公園附近。她的出生地陸官巷早已被拆了,現在成了中大吳莊旁的一塊綠地。

她5歲後的居住地蔡官巷,與原來的陸官巷呈丁字形交叉,北起清波街,南折東通四宜路,全長約有200多米。林徽因故居原為上城區清波門蔡官巷26號、24號、22號,現在改為23號、34號和35號。而如今只保留了23號一個院落,其它的院落早年被改建成了一棟公寓樓和一棟廠房。近年那廠房又被拆除了,新建成為街道辦事處。

蔡官巷23號

蔡官巷23號

蔡官巷23號院內

蔡官巷23號院內

蔡官巷右邊的柳浪閣公寓

蔡官巷右邊的柳浪閣公寓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離林微因故居2公里左右的西湖南端,有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公園。公園內的一棵百年古樟下,設置了一座非常著名的林徽因青銅透雕像。整座紀念雕像造型很別致,蘊意深刻。據設計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麗方教授講述:“設計構思以青銅做詩箋,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將文字用線切割技術透雕於青銅詩箋上,形成一座空靈的詩碑。從南面看去,空蒙浩渺的湖光山色通過透雕的碑身,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的文字。”

青銅詩碑上的文字取自于林徽因所著《平郊建築雜錄》論“建築意”中,反映她最核心學術思想及詩人文采的一段。而透空的林徽因剪影像,選自她年輕時在長城上的一幅照片。姿態也是她最常見的一種:頭戴圓沿帽,自然站立,右臂下垂,左臂前屈,臂彎上搭著衣物。據說,把林微因的紀念雕像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林微因

紀念碑是鏤空的林徽因剪影像,取自這張照片,站在林微因旁邊的是梁思莊

上一篇《梁思成故居探秘:梁思成與清華大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點擊即可閱讀>>>

蘊意深刻。據設計者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王麗方教授講述:“設計構思以青銅做詩箋,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將文字用線切割技術透雕於青銅詩箋上,形成一座空靈的詩碑。從南面看去,空蒙浩渺的湖光山色通過透雕的碑身,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的文字。”

青銅詩碑上的文字取自于林徽因所著《平郊建築雜錄》論“建築意”中,反映她最核心學術思想及詩人文采的一段。而透空的林徽因剪影像,選自她年輕時在長城上的一幅照片。姿態也是她最常見的一種:頭戴圓沿帽,自然站立,右臂下垂,左臂前屈,臂彎上搭著衣物。據說,把林微因的紀念雕像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裡,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於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林微因

紀念碑是鏤空的林徽因剪影像,取自這張照片,站在林微因旁邊的是梁思莊

上一篇《梁思成故居探秘:梁思成與清華大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點擊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