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棉花紅葉莖枯病的發生與防治方法

一、發病症狀棉花紅葉莖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

一般在棉花蕾期開始顯症,在結鈴吐絮期發病最重。主要從主莖頂端或果枝的枝梢開始發病,自上而下,自內向外發展。葉片初呈暗綠色,葉肉逐漸由黃色變成暗紅色,葉質增厚變脆,皺縮反卷,葉脈仍保持綠色,葉脈間發生黃色斑塊,後產生紅色斑點,最後全葉變黃或紅,葉柄失水乾枯,最後脫落。在自然條件下,不同棉田表現不同類型,有黃葉型和紅葉型,多兩者兼有,同一株葉片也可表現不同的顏色。

發病植株矮小,結鈴少而小,吐絮早,纖維品質差。

二、發病原因棉花紅葉莖枯病發病較重的原因

一是棉田耕作粗放,土壤板結透氣性差,棉根發育不良;

二是土壤缺少有機肥,特別是缺乏鉀肥;

三是偏施氮肥,棉花長勢過旺,田間鬱蔽,

影響對鉀元素的吸收;

四是田間排灌不暢,長期乾旱或雨後長期積水,影響根的生長;

五是前期結鈴早而多,致後期棉株過早衰敗的棉田;

六是惡劣的天氣條件,長期乾旱後突降暴雨引起該病的發生,長期陰雨也能加劇危害。 三、防治方法

1.增施鉀肥,提高施肥效率。

缺鉀是誘發棉花紅葉莖枯病的主導因素之一。對土壤潛在性缺鉀或施鉀較少的棉田,每畝可追施氮化鉀或硫酸鉀10~15公斤,

過磷酸鈣20~30公斤,以滿足棉花對鉀元素的需求,調整棉田肥料配比結構,提高氮、磷的利用率。

2.加強管理,增強棉株抗逆能力。

(1)對於旺長棉田,施用縮節胺噴霧,能有效促進其穩長。

(2)對於土壤板結的棉田,及時中耕破板通氣,增強土壤通透性能。

(3)對於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棉田要及時注意疏通灌溝,排除田間積水,促使棉根生長下紮。

(4)對地膜覆蓋棉,要及時揭去地膜,促使棉根向縱深發展。

(5)輕施苗肥,重施花鈴肥,並且施肥時要氮、膦、鉀配合施用。

(6)整枝修棉,保證棉花養分、水分的合理應用,對早發水肥不足的棉田,可以適量摘除早蕾。

(7)加強棉花病蟲害的防治,保證棉花健壯生長。

3.噴施葉麵肥,改善棉株吸肥環境。

發病前期或初期棉田可採取葉面噴施2%尿素+0.2%磷酸二氫鉀+葉面微肥混合液,重點噴施中、上部葉片背面,間隔7~10天噴施一次,共噴施2~3次,防治效果較好。

4.抗災防病。

災害性天氣是此病的主要誘導因數。因此,要完善棉田排灌設施建設,改善排灌條件,做到早能澆、澇能排,保證棉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來源於種植技術問答,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

保證棉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來源於種植技術問答,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