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人那麼怕俄國?因為蘇軍對他們做了這些事情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慶倖,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傷痛在慢慢減退,但是給人類留下的深思卻隨著世界局勢的鬆緊變化,讓我們時刻都要清醒的認識到“二戰”的警鐘還在鳴響,

警示著世人珍視這來之不易的和平,遠離戰爭。這份和平之所以來之不易,不僅僅在於如今時代的迅猛發展,而在於戰爭之下我們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以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為例:蘇軍損失人口累計為2959.3萬,其中死亡為681.7萬,

雖然沒辦法與中國的傷亡人數相比,但是世界人們都必須得感謝俄國在二戰中的突出貢獻。想想如果沒有蘇聯紅軍戰士表現頑強的戰鬥精神,使德軍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最頑強的抵抗,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擊了希特勒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世界抵抗法西斯的信心與決心。

有人統計過,蘇聯是抗擊德國軍隊的主力,抗擊著德國70%以上的師,是消滅德國法西斯的主力。“在蘇德戰場上德軍被打死、打傷和被俘1000萬人,占其戰爭中總損失人數1360萬人的73%以上。蘇軍摧毀了德國大部分軍事裝備“二戰”中的蘇軍無疑是一支能征善戰的威武之師,他們也讓德國嘗到了“被征服”的感覺。其實“二戰”後期的蘇軍在戰鬥力和破壞力都達到了高峰,

以至於德國民眾無不談“俄”色變。

原因不在於蘇軍的戰鬥力有多麼多麼的強,而是他們的破壞力驚人!在一系列的蘇聯“二戰”故事片中,向我們展現了蘇軍戰士的良好形象:勇敢、剛強、善戰、純樸、正義。而在“二戰”的現實中,

正視歷史的人也無法回避蘇軍士兵的另一種表現:酗酒鬧事、搶劫平民。蘇軍的戰場紀律是極為嚴格的。在兩軍交戰時,軍方對違令撤退者一律用機槍直接掃射。但是在作戰行動之外,蘇軍的軍紀卻是時緊時鬆。

有參戰的士兵在回憶戰爭經歷時這樣描述過他的部隊在進入東普魯士時的情景:熱鬧的就像是混亂的集市。

巴頓將軍也在給他的妻子的信中曾這樣評價蘇軍:“具有嚴格紀律的一群烏合之眾。”部隊裡居然會允許士兵每月往家裡寄回一個5公斤重的郵包,這簡直就是一道暗示士兵可以佔領區裡搶劫平民的特許通知,直接地刺激了士兵們的劫掠行為。

他們最喜歡搶的東西就是手錶,因為德國手錶對這些來自東方的窮苦農牧民來說確實是以前只能在夢中能見到的奢侈品,有的俄國大兵一人的手臂上戴著十多塊手錶。這也是有依據可言的。就拿那張最著名的,展現了蘇軍士兵在帝國大廈樓頂上打出蘇軍戰旗的照片來說吧。這張在帝國大廈上揮舞勝利旗幟的照片在蘇聯各大媒體上登出後,立即引起了全球性轟動,以致它最終成為蘇聯征服納粹德國的最有象徵意義的經典歷史鏡頭。

他們最喜歡搶的東西就是手錶,因為德國手錶對這些來自東方的窮苦農牧民來說確實是以前只能在夢中能見到的奢侈品,有的俄國大兵一人的手臂上戴著十多塊手錶。這也是有依據可言的。就拿那張最著名的,展現了蘇軍士兵在帝國大廈樓頂上打出蘇軍戰旗的照片來說吧。這張在帝國大廈上揮舞勝利旗幟的照片在蘇聯各大媒體上登出後,立即引起了全球性轟動,以致它最終成為蘇聯征服納粹德國的最有象徵意義的經典歷史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