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壕陽臺!全國網友笑噴了:這才是南方大戶人家!咱們福建也不甘示弱!

差點笑噴了

給大家感受一下南方大戶人家的富足

密密麻麻,密不透風,

是防護欄都無法承受的富裕啊!

頓時有人流著哈喇子表示,

願意為了這堆香腸,嫁進豪門。

以後一到冬天,

人家曬的是衣服,咱家曬的是肉

此圖一出

震驚無數網友!

畢竟

這可以說是頂級大戶了!

真是辛苦了這防護欄,

沉甸甸的都是¥¥¥!

想問問他們家

是不是每天都在

濃濃的臘肉味道裡醒過來?

想想就好幸福啊!

還有網友將此圖轉發到朋友圈

何止是賓利啊

這簡直就跟“四川人家裡養熊貓”一個級別

不解釋了

你們自己感受

“正經”的網友對這戶人家表示佩服:

@巨集巨集思蜜噠:的確是,赤裸裸炫富!

@鬥城小胡:絕對的壕!

@懶小塔:太壕了,要知道臘肉就算買肉讓菜市場的做也貴啊!

@roseLily-LLLLLLL:防護欄都不能承受的富足……

@街頭浪子j:這要吃到2019年過年吧?

@桃花落處: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家也掛了!嗯……十根……比不起

還有網友猜別人家是做啥的:

@Bay--Z:也有可能家裡是賣香腸臘肉的。

@浩曦_Dorje:萬一是開網店的呢?哈哈哈!

還有一些網友關注的點……emmmmmm……

@珠峰之鷹AK:居然不灌香腸,差評

這種場面

其實在大福建也是很多的

“曬一曬”舌尖上的福建

鹹魚

沿海的福建當然少不了曬鹹魚啦

先是把魚頭剁下來,在魚身上撒上鹽

晚上就把魚頭燉了吃

醃上幾天的魚就掛在陽臺上了

估計風乾一個月就有滿滿的臘味了

吃時將魚切成小塊蒸熟

不不不,確切來說是剁!!!

或者紅燒,香味濃郁。

幾塊鹹魚搭配大蒜炒了,吃的真心爽

很有嚼勁味道鹹鮮,太過癮了。

曬臘肉

曬臘肉是最費體力的了

不僅要選得好,還需要體力搬回家

曬的時候還要在下面鋪上一層層的紙箱子

免得油漬滴到地面上

不過看著一排排的臘肉嘴巴就饞了

臘肉不管是和蒜苗一起爆炒

還是和筍一起清炒

都散發出饞人的味道

灌香腸

冬天必備年貨——灌香腸!

灌香腸的過程相當繁瑣

不僅要選肥瘦相間的豬肉,還要將其攪碎

不過有攪拌器的出現,

攪碎的過程簡單便捷了許多

加上各種調料然後攪拌均勻

可以做成椒鹽味、辣的、原味等等

最後把他們弄進腸衣裡

估計現在自己家灌臘腸是越來越少了

都是拿去菜市場讓機器灌

將灌好的香腸拿回家

用線將他們綁成一節一節的

最後再曬

不過曬上一兩天

就需要拿幾根牙籤戳香腸,

為的就是將氣散出來

這樣曬出的香腸才幹,才好吃

灌腸邊切邊流油,邊往嘴裡塞...

香腸一定要趁熱吃,

越吃越香,欲罷不能。

肥瘦相間,吃後唇齒留香!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乾貨”

wuli大福建還有一些比較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物

比如——

建甌的板鴨

口感幹、板、酥、爛、香,在清朝就已久負盛名,建甌板鴨還與江蘇南京板鴨、四川建昌板鴨、江西南安板鴨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板鴨”,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有木有啊!

清切塊直接吃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紅燒都是極極極好的,幾個朋友相聚,買只板鴨下酒,想想都覺得其味無窮。

漳平風鴨

每逢入冬,霜凍低溫,陽光充沛,空氣新鮮時,家家戶戶的門前、屋頂平臺,風鴨垂掛。土蕃鴨肉厚嫩細,味十分甜美。骨裡肉裡均是鹵料香味,堪稱美味。當然,鹹是鹹了些,但味道絕對正點。

三明熏鴨

剛說完風鴨,再來薰鴨,這類薰制品買回家下飯最方便了!三明熏鴨是用大米熏的,有一股特有的薰香味,是一種非常有親和力的“鄉土味”,熏好的鴨子呈黃色,油光閃亮,即食或切成塊,用青蒜、辣椒、筍乾爆炒,味道鮮香,配飯或是和下酒都很贊。

長泰糯米大腸

糯米大腸又叫糯米灌大腸,有些加了豬血又叫豬血腸。

要將糯米淘淨,浸泡4 小時,加入適量豬血,伴入適量鹽,經攪拌後裝入豬大腸。豬大腸洗淨,取一頭用棉線紮緊,將泡好的糯米和少許清水填入豬大腸內,然後用棉線紮緊另一頭,放入清水中蒸煮一個小時,外皮油潤金黃香脆,肉軟糯,甜而不膩。

看完是不是滿滿的幸福感呢?

你們那裡的冬天習慣做什麼“乾貨”?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曬出你家的“史上最壕”陽臺吧!

來源/閩姐姐綜編

灌香腸

冬天必備年貨——灌香腸!

灌香腸的過程相當繁瑣

不僅要選肥瘦相間的豬肉,還要將其攪碎

不過有攪拌器的出現,

攪碎的過程簡單便捷了許多

加上各種調料然後攪拌均勻

可以做成椒鹽味、辣的、原味等等

最後把他們弄進腸衣裡

估計現在自己家灌臘腸是越來越少了

都是拿去菜市場讓機器灌

將灌好的香腸拿回家

用線將他們綁成一節一節的

最後再曬

不過曬上一兩天

就需要拿幾根牙籤戳香腸,

為的就是將氣散出來

這樣曬出的香腸才幹,才好吃

灌腸邊切邊流油,邊往嘴裡塞...

香腸一定要趁熱吃,

越吃越香,欲罷不能。

肥瘦相間,吃後唇齒留香!

除了以上比較常見的“乾貨”

wuli大福建還有一些比較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物

比如——

建甌的板鴨

口感幹、板、酥、爛、香,在清朝就已久負盛名,建甌板鴨還與江蘇南京板鴨、四川建昌板鴨、江西南安板鴨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板鴨”,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有木有啊!

清切塊直接吃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紅燒都是極極極好的,幾個朋友相聚,買只板鴨下酒,想想都覺得其味無窮。

漳平風鴨

每逢入冬,霜凍低溫,陽光充沛,空氣新鮮時,家家戶戶的門前、屋頂平臺,風鴨垂掛。土蕃鴨肉厚嫩細,味十分甜美。骨裡肉裡均是鹵料香味,堪稱美味。當然,鹹是鹹了些,但味道絕對正點。

三明熏鴨

剛說完風鴨,再來薰鴨,這類薰制品買回家下飯最方便了!三明熏鴨是用大米熏的,有一股特有的薰香味,是一種非常有親和力的“鄉土味”,熏好的鴨子呈黃色,油光閃亮,即食或切成塊,用青蒜、辣椒、筍乾爆炒,味道鮮香,配飯或是和下酒都很贊。

長泰糯米大腸

糯米大腸又叫糯米灌大腸,有些加了豬血又叫豬血腸。

要將糯米淘淨,浸泡4 小時,加入適量豬血,伴入適量鹽,經攪拌後裝入豬大腸。豬大腸洗淨,取一頭用棉線紮緊,將泡好的糯米和少許清水填入豬大腸內,然後用棉線紮緊另一頭,放入清水中蒸煮一個小時,外皮油潤金黃香脆,肉軟糯,甜而不膩。

看完是不是滿滿的幸福感呢?

你們那裡的冬天習慣做什麼“乾貨”?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曬出你家的“史上最壕”陽臺吧!

來源/閩姐姐綜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