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跟多點Dmall合作兩個月,中百成為傳統零售轉型“新零售”的標杆

繼2017年11月中百集團和多點Dmall達成戰略合作之後,2018年1月10日,雙方又對外宣佈,合作再進一步,中百在武漢市內43家倉儲門店全部上線多點DmallO2O業務——之前中百線下倉儲超市已經在第一批線下68家門店上線多點自由購功能,

第二批包括黃石、十堰、襄陽、宜昌、鄂州、荊門、孝感、黃岡、咸甯、恩施等城市的52家線下門店也全部上線自由購,實現“自由購”全省覆蓋。

中百集團是武漢的大型商業集團,也是國內A股在中西部地區連鎖規模最大、商業網點最多的大型商業上市公司之一,中百和多點Dmall之所以能夠合作的如此順利,最起碼證明了兩件事:

第一,中百在跟多點Dmall的合作中顯然已經嘗到了“甜頭”——根據之前雙方公佈的資料,

在首批合作的線下自由購的門店中,線下自由購占比最多已經達到了10%,估計現在這個比例更高;

第二,傳統零售商對於轉型新零售非常迫切,要知道,在湖北地區,中百可以說是絕對的零售行業的龍頭,基本上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但即使是這種情況,中百仍然想要轉型新零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傳統零售商的心態轉變。

之前在中百和多點Dmall剛剛合作之初,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雙方為什麼合作,也完全不瞭解雙方發展模式,甚至有人說“多點Dmall成了中百的小媳婦兒”,到現在來看,這句話可是實實在在的打臉了。因為這句話,即使放在當初來看,也僅僅可以理解為說對了一半:

對的方面指的是,在中百和多點Dmall的合作中,看中的是多點Dmall一直以來所提倡的“雙打”模式,所謂雙打,即是多點Dmall和傳統的線下零售商實現相互賦能、共同發力,比如多點Dmall賦能給中百系統改造、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等方面,讓中百可以在運營效率上實現提升,而中百則是複用了自己的店面、倉儲、供應鏈,實現店倉一體,在不傷筋動骨、也沒有增加太多投入的情況下,完成向新零售的升級。

在整個過程中,多點Dmall其實更多的是“貼身服務”的角色,確實像是雙方的聯姻。

錯的是,對於多點Dmall利用提供中百的線上O2O能力搶佔用戶,這其實就真的是“圖樣圖森破”。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個是中百作為傳統零售行業的“老鳥”,顯然不會那麼輕易的就選擇一個平臺合作,

更不要提這個合作模式是有可能存在bug的情況下,更不可能合作。要知道,線下零售商的門戶可是出了名的嚴,即使是像阿裡那樣拿著錢到處去敲門——各種投資,最後在和線下零售商的合作上推進也是異常困難。就憑中百對線下零售行業的認識和積累,顯然不會是那麼容易就做決定;

實際上,多點Dmall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合作模式,即會對合作的線下零售商覆蓋的區域劃分電子圍欄,保證一個電子圍欄內只有一個線下店,這其實就是把傳統零售商的一個線下店轉變成了一個覆蓋3公里的生活服務中心。

不久前,京東的7FRESH開業,引發了媒體非常多的報導,認為電商領域的“貓狗大戰”會延續到新零售領域。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偽命題。

原因在於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7FRESH,它的存在最大的功能其實是提供一個線下零售商發展的“樣板”。雖然京東號稱是在北京開30家店、覆蓋北京用戶,但懂行的人都知道,無論是阿裡還是京東,都不可能通過大範圍的自己開店模式來做零售業,這樣資產太重了。巨頭們的想法,是以盒馬這樣的“樣板店”作為敲門磚,敲開線下零售行業的大門之後,進而通過賦能對線下零售行業改造,最終實現對線下零售行業的多覆蓋。

從這個角度,聯想到目前正在積極投身轉型新零售行業的眾多線下零售商們,完全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中百通過跟多點Dmall的合作,它背後的驅動力和先進性顯然並不是僅僅表面所呈現的那樣。

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是高鑫零售,儘管阿裡巨額入股,但是雙方似乎依然沒有找到合作的切入點,最起碼現在還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業務進展實錘爆出,除了其原本電商部被整體革除的消息;第二個是永輝,永輝在轉型新零售方面是絕對的最積極也是最早佈局的,但是如果我們看永輝最引以為傲的“超級物種”,你會發現,永輝將其稱為“第五種業態”……這就非常值得深思,也就是說永輝其實是將轉型新零售作為一個新的業態發展,並沒有在現有的業態下做出改變。

相反,中百集團可是在現有的業務上進行升級,這種佈局和改造,相比起發展一個新的業態,到底有沒有優勢,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線下零售商轉型新零售,最擔心的點莫過於兩個:一個是能力不足,需要管理、技術支撐——這一點其實阿裡、京東、多點Dmall都能滿足;第二,則是如何在不影響現有的業務下實現升級,即不要“推翻重做”,這其實是非常難的,需要的不僅是線下零售商自己可以找到好的模式,而且要找到能夠“貼身”服務自己的合作夥伴。在這一點上,中百選擇多點Dmall,顯然是看中了其“船小好調頭、腕兒小好溝通”的特點。

在中百和多點Dmall合作的戰略發佈會上,多點Dmall曾經公佈了一組資料:目前多點Dmall與物美、新百、中百等8個商家合作,可以覆蓋超過3000家門店,其中核心門店平均電子會員占比已經達到83%;在與新百集團合作中,上線僅15天,電子會員占比就已達到10%。目前在北京、杭州地區,多點Dmall自由購使用者每日訂單量占比已經超過20%,在提升門店結帳效率的同時,更是吸引大量年輕用戶成為商戶會員。在合作的6個月內,多點Dmall幫助商戶整體會員年齡降低3歲。

這個資料可能在普通人眼裡沒什麼,但卻可以直戳零售商的G點。要知道,資料化管理、互聯網基因、技術升級、管理升級、優化會員結構、提升坪效……這些可是現在零售商眼裡最大的痛點。誰能夠幫助線下零售商去解決這個問題,誰肯定會線上上線下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更何況,除了線下零售商轉型升級中面臨的那些問題外,擺在零售商面前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是,“如何在AT的進攻中保持獨立發展”,甚至包括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都專門發表文章表示,線下零售升級已經勢在必行,但是在“阿裡帝國”和“騰訊盟國”的環境中,線下零售商應該聯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更長遠和更多元化的發展。

所以,綜合來看,截止到目前,中百轉型新零售,應該算是整個行業內最領先的企業之一,未來也說不定會成為國內新零售發展的一個標杆。最起碼,中百通過聯合多點Dmall,實現了兩個根本性的轉變,並且走在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前列:

第一,實現了升級轉型,並且是在現有業務保持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並且是對現有業務進行升級,而非是新增業務做概念;第二,在升級中,中百依然保持了完全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並沒有因為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而喪失任何主動權。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中百和多點Dmall合作之後的成績,作為線下零售商重要發言人的顧國建也在文章中,大力提倡線下零售商們考慮多用多點Dmall來實現轉型和長遠發展。

保證一個電子圍欄內只有一個線下店,這其實就是把傳統零售商的一個線下店轉變成了一個覆蓋3公里的生活服務中心。

不久前,京東的7FRESH開業,引發了媒體非常多的報導,認為電商領域的“貓狗大戰”會延續到新零售領域。這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偽命題。

原因在於無論是盒馬鮮生還是7FRESH,它的存在最大的功能其實是提供一個線下零售商發展的“樣板”。雖然京東號稱是在北京開30家店、覆蓋北京用戶,但懂行的人都知道,無論是阿裡還是京東,都不可能通過大範圍的自己開店模式來做零售業,這樣資產太重了。巨頭們的想法,是以盒馬這樣的“樣板店”作為敲門磚,敲開線下零售行業的大門之後,進而通過賦能對線下零售行業改造,最終實現對線下零售行業的多覆蓋。

從這個角度,聯想到目前正在積極投身轉型新零售行業的眾多線下零售商們,完全可以下這樣一個結論,中百通過跟多點Dmall的合作,它背後的驅動力和先進性顯然並不是僅僅表面所呈現的那樣。

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是高鑫零售,儘管阿裡巨額入股,但是雙方似乎依然沒有找到合作的切入點,最起碼現在還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業務進展實錘爆出,除了其原本電商部被整體革除的消息;第二個是永輝,永輝在轉型新零售方面是絕對的最積極也是最早佈局的,但是如果我們看永輝最引以為傲的“超級物種”,你會發現,永輝將其稱為“第五種業態”……這就非常值得深思,也就是說永輝其實是將轉型新零售作為一個新的業態發展,並沒有在現有的業態下做出改變。

相反,中百集團可是在現有的業務上進行升級,這種佈局和改造,相比起發展一個新的業態,到底有沒有優勢,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實際上,線下零售商轉型新零售,最擔心的點莫過於兩個:一個是能力不足,需要管理、技術支撐——這一點其實阿裡、京東、多點Dmall都能滿足;第二,則是如何在不影響現有的業務下實現升級,即不要“推翻重做”,這其實是非常難的,需要的不僅是線下零售商自己可以找到好的模式,而且要找到能夠“貼身”服務自己的合作夥伴。在這一點上,中百選擇多點Dmall,顯然是看中了其“船小好調頭、腕兒小好溝通”的特點。

在中百和多點Dmall合作的戰略發佈會上,多點Dmall曾經公佈了一組資料:目前多點Dmall與物美、新百、中百等8個商家合作,可以覆蓋超過3000家門店,其中核心門店平均電子會員占比已經達到83%;在與新百集團合作中,上線僅15天,電子會員占比就已達到10%。目前在北京、杭州地區,多點Dmall自由購使用者每日訂單量占比已經超過20%,在提升門店結帳效率的同時,更是吸引大量年輕用戶成為商戶會員。在合作的6個月內,多點Dmall幫助商戶整體會員年齡降低3歲。

這個資料可能在普通人眼裡沒什麼,但卻可以直戳零售商的G點。要知道,資料化管理、互聯網基因、技術升級、管理升級、優化會員結構、提升坪效……這些可是現在零售商眼裡最大的痛點。誰能夠幫助線下零售商去解決這個問題,誰肯定會線上上線下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更何況,除了線下零售商轉型升級中面臨的那些問題外,擺在零售商面前還有一個非常嚴峻的現實是,“如何在AT的進攻中保持獨立發展”,甚至包括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都專門發表文章表示,線下零售升級已經勢在必行,但是在“阿裡帝國”和“騰訊盟國”的環境中,線下零售商應該聯合起來,這樣才能實現更長遠和更多元化的發展。

所以,綜合來看,截止到目前,中百轉型新零售,應該算是整個行業內最領先的企業之一,未來也說不定會成為國內新零售發展的一個標杆。最起碼,中百通過聯合多點Dmall,實現了兩個根本性的轉變,並且走在了整個零售行業的前列:

第一,實現了升級轉型,並且是在現有業務保持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實現,並且是對現有業務進行升級,而非是新增業務做概念;第二,在升級中,中百依然保持了完全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並沒有因為要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而喪失任何主動權。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中百和多點Dmall合作之後的成績,作為線下零售商重要發言人的顧國建也在文章中,大力提倡線下零售商們考慮多用多點Dmall來實現轉型和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