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三星合夥用OLED擺了國產手機一局,網友炸窩:給我等三年

歐界報導:

作為現代智慧手機最為重要的交互媒介,其螢幕的話題熱度愈演愈烈。

前有蘋果給三星砸下兩年價值高達90億美元的大單OLED 螢幕合約,現有 Google 注資 LG助力OLED 螢幕生產,著實驚起國內一波又一波的好奇和關注。


據路透社援引《韓國電子時報》的消息,Google 向 LG 顯示注資至少1萬億韓元(約合 8.8029 億美元),旨在説明 LG 顯示促進智慧手機使用的 OLED 螢幕生產。不過 LG 顯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雖然如此,但按照一般的公關話術,這件事情基本是得到默認了。

蘋果向三星下單購買大批量的 OLED 面板的新聞層出不窮。除了 7000 萬這個數字,還有說法稱,蘋果要三星為 iPhone 8 提供 1.6 億塊 OLED 面板。

日前,又有消息傳出:蘋果給三星砸下超級大單為iphone8備貨OLED面板。按Digitimes的消息,這份兩年期合約的價值高達90億美元。

先不論這些確切的數位,以上資訊都在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三星的 OLED,尤其是柔性 OLED 將會非常搶手。因為,原本是柔性 OLED 面板主要供應商的三星,自家使用曲面屏的旗艦銷量已是巨大。

而此外,業界早已盛傳 iPhone 也將在今年用上 OLED 曲面屏。以今年OLED的產能,顯然,三星自家吃下了一半,剩下的將全由蘋果收下。與此同時,代表日系面板技術高度的 JDI 則表示無法在 2018 年前做好柔性 OLED 面板的生產準備,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OLED廠商最早要在2020年才能批量出貨,而OLED的需求在三星、LG和蘋果的默契行銷之下,早就先於產能釋放了。明顯的,韓系已在把OLED樹立為下一代顯示標準的爭戰中逐漸掌握主動。


確實,AMOLED則利用有機發光二極體獨立驅動發光,具備高對比、色彩表現優秀、回應速度超快、超輕薄、耐低溫、超低功耗等技術優勢,已成為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再加上,移動VR設備也特別依賴OLED螢幕,如果智慧手機進軍VR,

AMOLED螢幕不可或缺。所以,AMOLED已成為智慧手機顯示技術換代的首選,AMOLED曲面屏也成為今年智慧手機市場最為關鍵的“硬通貨”。然而,三星顯示憑藉數量眾多的技術與專利在AMOLED上具有難以撼動的優勢。DSCC的資料顯示,三星AMOLED出貨量占比達到97%,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同為韓系的LG 顯示專攻大尺寸OLED,瞄準智慧電視市場,但大尺寸OLED的工藝、良品率和壽命存在天然瑕疵。儘管有索尼跟進,創維等廠商陪跑,
商業上遠不如小尺寸OLED成熟。國內手機廠商和麵板製造廠商亦都在努力轉向OLED螢幕,只是在技術上和韓系廠商的差距尚遠。

儘管有消息稱,蘋果悄悄把LGD、富士康、夏普、京東方、日系的JDI加入了2018年供應商名單,並秘密要求他們開發超薄OLED面板,而且夏普在郭台銘的安排下已著手準備3條AMOLED 生產線,其中1條4.5代線,2條6代線,可生產5.9萬塊AMOLED玻璃基板,相當於每月可以供應 985 萬塊 5.5寸AMOLED螢幕。但,真正能對韓系廠商構成威脅的是中國面板廠商。


實際上,目前已有中國廠商具有相關技術,尚未量產只是因為沒有達成銷售協定和廠房沒建好!沒錯,國內的面板製造廠商一直在努力追趕,開始集中向智慧手機所使用的OLED面板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如京東方、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輝光電、昆山國顯、群創光電、中電熊貓、惠科和柔宇科技等國內廠商已相繼有相關成果出來,2017年光是8.5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就將有12條以上,。其中,天馬微電子的成果尤為突出,已在MWC2017上展示最新研發的柔性OLED顯示幕,預計今年下半年出貨。而京東方則火力全開,除了合肥的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鄂爾多斯的5.5代AMOLED已經投產,成都和綿陽的6代AMOLED也將量產,據說蘋果對京東方AMOLED已經秘密進行了為期數月的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和OV的母體步步高簽署了OLED聯盟協議,從今年開始全力加大對LOED的投資。步步高成立了名為MGV的面板公司,計畫每月量產6萬塊OLED螢幕。

在關鍵的蒸鍍設備方面,SUNIC、YAS、SFA都在為中國廠商製造OLED蒸鍍設備,SFA就表示已經為中國合作方交付了4.5代OLED線的蒸鍍設備,助中國OLED面板產業一臂之力。上月,就連LG也計畫把生產OLED面板的關健設備賣給中國廠商。相信國內廠商在取得設備後,將會縮短與韓系廠商在OLED面板生產技術上的差距。


真正對抗三星,還要等2020年左右京東方、華星光電和天馬微電子等國產面板商的產能形成規模。在此之前,國產手機將面臨三年之困,國內OLED面板的短缺狀況會一直持續。然而,隨著中國廠商的不斷發力,國產手機在OLED螢幕上的短板終究會得到解決,不必再看三星等韓系廠商的臉色,如此一來,國產手機離真正自給自足的又將近一步!

歐界科技 | Jie Media

深度報導環球前沿科技

真正能對韓系廠商構成威脅的是中國面板廠商。


實際上,目前已有中國廠商具有相關技術,尚未量產只是因為沒有達成銷售協定和廠房沒建好!沒錯,國內的面板製造廠商一直在努力追趕,開始集中向智慧手機所使用的OLED面板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如京東方、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輝光電、昆山國顯、群創光電、中電熊貓、惠科和柔宇科技等國內廠商已相繼有相關成果出來,2017年光是8.5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就將有12條以上,。其中,天馬微電子的成果尤為突出,已在MWC2017上展示最新研發的柔性OLED顯示幕,預計今年下半年出貨。而京東方則火力全開,除了合肥的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鄂爾多斯的5.5代AMOLED已經投產,成都和綿陽的6代AMOLED也將量產,據說蘋果對京東方AMOLED已經秘密進行了為期數月的測試。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和OV的母體步步高簽署了OLED聯盟協議,從今年開始全力加大對LOED的投資。步步高成立了名為MGV的面板公司,計畫每月量產6萬塊OLED螢幕。

在關鍵的蒸鍍設備方面,SUNIC、YAS、SFA都在為中國廠商製造OLED蒸鍍設備,SFA就表示已經為中國合作方交付了4.5代OLED線的蒸鍍設備,助中國OLED面板產業一臂之力。上月,就連LG也計畫把生產OLED面板的關健設備賣給中國廠商。相信國內廠商在取得設備後,將會縮短與韓系廠商在OLED面板生產技術上的差距。


真正對抗三星,還要等2020年左右京東方、華星光電和天馬微電子等國產面板商的產能形成規模。在此之前,國產手機將面臨三年之困,國內OLED面板的短缺狀況會一直持續。然而,隨著中國廠商的不斷發力,國產手機在OLED螢幕上的短板終究會得到解決,不必再看三星等韓系廠商的臉色,如此一來,國產手機離真正自給自足的又將近一步!

歐界科技 | Jie Media

深度報導環球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