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德學者:中國古代苗族彝族和仡佬族早在5000年前已經統治東南亞

從詞源特徵看置於“大中南半島”視域下的仡佬族。在許多學者看來,民族溯源幾乎等於語言溯源,語言學常常被認為是有客觀科學方法的學科,而語言的分類又常與民族分類吻合。

因此,學者們常將“語族”當做民族的同義詞。國內少數民族語言研究者李錦芳教授關注到了這一點,在20世紀初期,他通過對仡佬族語言特徵進行研究,追溯了仡佬族的一支——紅仡佬遷徙至越南北部的情況及與其他壯傣語族群的關係,在得出仡佬語語族歸屬的同時,也描畫了仡佬族外遷越南的大致路線。

在大多數記載中,他們的人口分佈於貴州、湖南和廣西三省。而“仡佬”作為詞語在文獻中第一次明確出現,是在宋代的《溪蠻叢笑》一書中。但是,如果考慮大家談及的詞源學的特性,有關仡佬族與其一些特定習俗的相似性可追溯到更早他們作為“僚”這一群體出現的時候。根據《廣韻》的記載,有3個語音學的準則是關於古代中國“僚”的發音的。

首先,作為部族的名稱,它被讀作“lao”,或者是“liao”,有夜間捕食的含義。其次,這個字還可以發音為“tan”。再進一層,“tan”的讀音在以後更多的被“tou”(兜)或“tang”(擋)所取代,並且在後來還以“仡兜苗”的名義被發現。此外,從讀音的細節上看,有更多直接的跡象在《鹹實錄》《行邊紀聞》等明代文獻記錄中被顯示:事實上“仡佬”也許被視為與“犵獠”等同。

而“獠”逐步被“仡佬”取代是在清代,並且常常被許多記載所提到,

除了《大清一統志》中再次指出“佬”來源於古代的“獠”這一事實,其他談論這件事的文獻中已不再詳細評論每個被更改的細節,而是直接以此(仡佬)記錄。隨後,根據英國牧師撒母耳·克拉克(Samuel·R·Clark)1914年出版的《在中國西南的部族》一書記載,仡佬被看作是“瀕臨滅絕”的族群種類。與此同時,克拉克也收集了一些仡佬族的詞彙,並且認為這些仡佬族的語言很難和漢語區分開來 。

然而,在鮑克蘭的實地調查中,她卻發現在當時貴州和湖南西北部的部分村寨,仍然可找到說著與當地方言不同的仡佬族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