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要看懂職業體育大舉投資電競,首先得明白什麼是它的“特許經營權”|2017電競觀察①

電競行業最近幾年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趨勢,

除了收入不斷增長外,還獲得了更多的觀眾,並且出現在了紐約麥迪森廣場花園和北京鳥巢這樣標誌性的體育場館中。

諮詢公司Newzoo在《全球電競市場報告》中指出,2017年電競市場年收入將增長至6.96億美元,同比增長41.3%,預計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4.88億美元。

考慮到過去一年全球電競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如果一切順利,Newzoo預測的目標或許不需要等到那時才實現。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是,

大量的職業運動員、體育隊、俱樂部和投資人在2017年對電競戰隊進行了投資。下面這張圖是懶熊體育從公開管道統計的資料:

在這25起事件中,有19起涉及北美地區的電競戰隊。因為在2018年,兩大遊戲廠商拳頭遊戲和暴雪娛樂在旗下《英雄聯盟》和《守望先鋒》的職業聯盟中引入了特許經營權的概念。投資者在這一階段進入,意味著他們首次在電競職業聯賽中擁有長期席位。

以NBA為代表的北美職業體育聯盟,採取的是特許經營模式的頂層設計,這為球隊保值增值提供了基礎。聯盟內每一支球隊輻射的市場空間、經濟體量相對接近。

除了紐約、洛杉磯等超大城市可能會出現兩支同一聯盟的職業體育隊外,基本上一個城市都只有一支隊。

這樣的設計,能夠極大限度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因為投資者擁有的是絕對壟斷、獨家、稀缺的資源。另一方面,對北美球迷來說,他們支持的球隊在所處聯賽中永遠存在,這意味著無論球隊表現如何,他們都將永遠支持下去,除非球隊老闆決定搬遷。

這一模式在電競領域最直接的延伸是NBA聯盟和遊戲開發商Take-Two公司推出的NBA 2K聯賽(NBA 2K League),在2018年5月開展的首個賽季中,已確定有17支NBA球隊組建戰隊參加。

而《英雄聯盟》旗下職業聯賽自2012首次推出以來,最初採用的是歐洲足球聯賽的體系,每個賽季結束後成績最差的戰隊將降級,

次級聯賽中成績最好的戰隊將升級頂替他們,升級的戰隊為聯賽帶來新面孔,同時選手也迎來最高水準的比賽機會。

但從2018年開始,北美LCS聯賽和中國大陸LPL聯賽將首先開啟特許經營權模式。

北美LCS方面,目前有10支戰隊擁有席位,每個席位將花費他們1000萬美元,如果該戰隊此前不再聯盟內,還需要支付額外的300萬美元。一些原有的參賽隊如Immortals和Dignitas已經出局,四支擁有NBA背景的戰隊入局,分別是金州勇士老闆投資的Golden Guardians,隸屬於休士頓火箭的Clutch Gaming,密爾沃基雄鹿老闆投資的FlyQuest,以及克裡夫蘭騎士老闆投資的100 Thieves。另外,還有一支參賽隊Echo Fox由獲得過三次NBA總冠軍的退役球員裡奇·福克斯投資。

左側為勇士所投資戰隊的logo,右側自上而下分別是火箭、雄鹿、騎士投資戰隊的logo。

LPL方面,9支上賽季參賽隊伍保持不變,新增了次級聯賽晉級的VG,以及新加入的BLG、TOP、RW以及FPX。其中BLG是bilibili新成立的戰隊,在原I May戰隊的基礎上改建;TOP則由滔搏運動與原DAN戰隊合作改建而來;RW背後屬於電腦主機板品牌ROG玩家國度;FPX背後投資方是FunPlus趣加遊戲。除了I May和DAN外,上賽季參賽戰隊之一的Newbee也不在這份名單中。另外,LGD、OMG、Snake三支戰隊率先搬離上海,分別在杭州、成都、重慶建立主場,使LPL聯賽開啟了主客場制度。

雖然拳頭遊戲規定,北美LCS聯賽中在8個賽季內5次排名第9或第10的戰隊將被取消資格,但相應的替代措施暫未公佈。過去的次級聯賽“挑戰者系列賽”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每支LCS聯盟戰隊下屬的學院隊聯賽。這意味著,對於新的聯盟參與者來說,降級的風險基本消失,同時將獲得長期的經濟利益。2018年10支北美LCS戰隊將參與收入分享,他們的一部分商品銷售和贊助收入將納入到一個資金池中,拳頭遊戲還將把聯賽的轉播和贊助等收入添加入內,選手將分得其中的35%,戰隊和拳頭遊戲各得32.5%,排名高的戰隊分成比例也將更高。

而暴雪娛樂旗下《守望先鋒》聯賽(OWL)採用了更接近職業體育聯盟的模式,12支參賽隊被根據所代表的城市分為大西洋和太平洋賽區,戰隊也被要求脫離于原隊名,以所在城市為基礎進行命名,例如Misfits將以佛羅里達狂歡隊(Florida Mayhem)的名字來參與OWL,而由網易公司擁有的參賽隊則命名為上海龍之隊(Shanghai Dragons),這讓參賽隊的名字與職業體育聯盟球隊更接近。不過,在各戰隊擁有主場之前,OWL現階段將在洛杉磯的暴雪競技場進行比賽。

為了參與OWL,12支戰隊各自支付了入場費,各家媒體對金額的報導各有不同,從數百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不等。這對於背後沒有強大財力支援的無疑是一個極高的門檻,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而在最頂級的OWL以外,暴雪娛樂計畫吸納原有的地區聯賽,把《守望先鋒》APEX聯賽、《守望先鋒》職業系列賽OWPS以及《守望先鋒》太平洋錦標賽改制為韓國、中國及太平洋地區的挑戰者系列賽,再加上原有的北美和歐洲,以及新增加的澳大利亞和南美,形成7個賽區的挑戰者系列賽,這是OWL之下的次級聯賽。

參與OWL的12支戰隊的隊服。

但挑戰者系列賽的戰隊並不能直接進入OWL,在難以支付OWL高額入場費的情況下,多家中國電競俱樂部已經停止了守望先鋒分部的經營。雖然像英特爾和惠普這樣的大贊助商已經與OWL達成多年合作,聯盟和戰隊也表示將努力創造更多額外的內容來吸引粉絲,但如果想要巨額的投入不打水漂,新生的OWL必須在觀眾和粉絲上取得大的增長。

特許經營權模式的引入為電競戰隊的投資者消除了不確定性,這讓更多具有豐富商業經驗的投資方願意參與進來長期經營,以此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建立電競行業中最有價值的資產,這樣的模式如果取得成功,可以遇見的是會有更多的資方參與進來,因為這符合職業運動隊背後的經濟學。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想要在電競領域建立和發展一個新的品牌,長期穩定的投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進入一個由傳統電競強隊主宰的成熟圈子,他們不得不面臨競爭,向已有戰隊爭奪粉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對贊助商來說,更穩定的環境也更能激發他們的投入,因為在過去除了頂級的戰隊,很難預計與戰隊的贊助應該是短期還是長期合作,戰隊一旦降級將導致贊助價值大幅下滑。

升降級的取消可能導致的問題是競爭的停滯,一些年輕的職業體育聯盟,例如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簡單地增加聯盟球隊數量。

相比於國外,國內目前公開獲得融資的電競俱樂部數量還不多。年初,香港的HKE宣佈獲得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5月,LGD宣佈獲得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10月,常奧體育旗下PRW宣佈以2億元人民幣估值完成A輪融資,GK宣佈獲得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但在資方背景上,上述獲得融資的國內電競俱樂部資方均為風投資本,並無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身影。即便是新賽季LPL聯賽席位獲得者,與體育有聯繫的也僅有滔搏運動和冠名過CBA上海男籃的bilibili。出現差別的原因或許是,國外職業體育俱樂部背後的股東本身就有投資人/機構背景,不僅在體育和電競,在其他方面也進行投資,對於電競這個近幾年發展迅速的賽道自然不會錯過。但國內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資方多為企業背景,部分還與地方體育局有較深聯繫,在投資上不像國外有較高的敏感度。

2018年的電競行業面臨著聯賽體系改革帶來的風險,但也有機會讓行業飆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無論如何,全世界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行業,接下來,戰隊和選手需要通過精彩的比賽來向世界證明自己。

延展閱讀:

電競的體育化和商業化,2017年的突破和2018年的機會在哪裡?

現在很多人把電競行業透支了,靠體育化是出路嗎?

四支擁有NBA背景的戰隊入局,分別是金州勇士老闆投資的Golden Guardians,隸屬於休士頓火箭的Clutch Gaming,密爾沃基雄鹿老闆投資的FlyQuest,以及克裡夫蘭騎士老闆投資的100 Thieves。另外,還有一支參賽隊Echo Fox由獲得過三次NBA總冠軍的退役球員裡奇·福克斯投資。

左側為勇士所投資戰隊的logo,右側自上而下分別是火箭、雄鹿、騎士投資戰隊的logo。

LPL方面,9支上賽季參賽隊伍保持不變,新增了次級聯賽晉級的VG,以及新加入的BLG、TOP、RW以及FPX。其中BLG是bilibili新成立的戰隊,在原I May戰隊的基礎上改建;TOP則由滔搏運動與原DAN戰隊合作改建而來;RW背後屬於電腦主機板品牌ROG玩家國度;FPX背後投資方是FunPlus趣加遊戲。除了I May和DAN外,上賽季參賽戰隊之一的Newbee也不在這份名單中。另外,LGD、OMG、Snake三支戰隊率先搬離上海,分別在杭州、成都、重慶建立主場,使LPL聯賽開啟了主客場制度。

雖然拳頭遊戲規定,北美LCS聯賽中在8個賽季內5次排名第9或第10的戰隊將被取消資格,但相應的替代措施暫未公佈。過去的次級聯賽“挑戰者系列賽”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每支LCS聯盟戰隊下屬的學院隊聯賽。這意味著,對於新的聯盟參與者來說,降級的風險基本消失,同時將獲得長期的經濟利益。2018年10支北美LCS戰隊將參與收入分享,他們的一部分商品銷售和贊助收入將納入到一個資金池中,拳頭遊戲還將把聯賽的轉播和贊助等收入添加入內,選手將分得其中的35%,戰隊和拳頭遊戲各得32.5%,排名高的戰隊分成比例也將更高。

而暴雪娛樂旗下《守望先鋒》聯賽(OWL)採用了更接近職業體育聯盟的模式,12支參賽隊被根據所代表的城市分為大西洋和太平洋賽區,戰隊也被要求脫離于原隊名,以所在城市為基礎進行命名,例如Misfits將以佛羅里達狂歡隊(Florida Mayhem)的名字來參與OWL,而由網易公司擁有的參賽隊則命名為上海龍之隊(Shanghai Dragons),這讓參賽隊的名字與職業體育聯盟球隊更接近。不過,在各戰隊擁有主場之前,OWL現階段將在洛杉磯的暴雪競技場進行比賽。

為了參與OWL,12支戰隊各自支付了入場費,各家媒體對金額的報導各有不同,從數百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不等。這對於背後沒有強大財力支援的無疑是一個極高的門檻,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而在最頂級的OWL以外,暴雪娛樂計畫吸納原有的地區聯賽,把《守望先鋒》APEX聯賽、《守望先鋒》職業系列賽OWPS以及《守望先鋒》太平洋錦標賽改制為韓國、中國及太平洋地區的挑戰者系列賽,再加上原有的北美和歐洲,以及新增加的澳大利亞和南美,形成7個賽區的挑戰者系列賽,這是OWL之下的次級聯賽。

參與OWL的12支戰隊的隊服。

但挑戰者系列賽的戰隊並不能直接進入OWL,在難以支付OWL高額入場費的情況下,多家中國電競俱樂部已經停止了守望先鋒分部的經營。雖然像英特爾和惠普這樣的大贊助商已經與OWL達成多年合作,聯盟和戰隊也表示將努力創造更多額外的內容來吸引粉絲,但如果想要巨額的投入不打水漂,新生的OWL必須在觀眾和粉絲上取得大的增長。

特許經營權模式的引入為電競戰隊的投資者消除了不確定性,這讓更多具有豐富商業經驗的投資方願意參與進來長期經營,以此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建立電競行業中最有價值的資產,這樣的模式如果取得成功,可以遇見的是會有更多的資方參與進來,因為這符合職業運動隊背後的經濟學。

但對於投資者來說,想要在電競領域建立和發展一個新的品牌,長期穩定的投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進入一個由傳統電競強隊主宰的成熟圈子,他們不得不面臨競爭,向已有戰隊爭奪粉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對贊助商來說,更穩定的環境也更能激發他們的投入,因為在過去除了頂級的戰隊,很難預計與戰隊的贊助應該是短期還是長期合作,戰隊一旦降級將導致贊助價值大幅下滑。

升降級的取消可能導致的問題是競爭的停滯,一些年輕的職業體育聯盟,例如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MLS,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簡單地增加聯盟球隊數量。

相比於國外,國內目前公開獲得融資的電競俱樂部數量還不多。年初,香港的HKE宣佈獲得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5月,LGD宣佈獲得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10月,常奧體育旗下PRW宣佈以2億元人民幣估值完成A輪融資,GK宣佈獲得千萬級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但在資方背景上,上述獲得融資的國內電競俱樂部資方均為風投資本,並無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身影。即便是新賽季LPL聯賽席位獲得者,與體育有聯繫的也僅有滔搏運動和冠名過CBA上海男籃的bilibili。出現差別的原因或許是,國外職業體育俱樂部背後的股東本身就有投資人/機構背景,不僅在體育和電競,在其他方面也進行投資,對於電競這個近幾年發展迅速的賽道自然不會錯過。但國內職業體育俱樂部的資方多為企業背景,部分還與地方體育局有較深聯繫,在投資上不像國外有較高的敏感度。

2018年的電競行業面臨著聯賽體系改革帶來的風險,但也有機會讓行業飆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無論如何,全世界都已經注意到了這個行業,接下來,戰隊和選手需要通過精彩的比賽來向世界證明自己。

延展閱讀:

電競的體育化和商業化,2017年的突破和2018年的機會在哪裡?

現在很多人把電競行業透支了,靠體育化是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