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是指哪九子?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龍生九子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九子分別是誰?其實,龍生九子在明朝以前只是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直到明朝弘治年間,才開始正式出現。

相傳明孝宗朱佑樘有一天突然對神話故事大感興趣,

但是弄不清龍生九子都分別是誰,於是便下了一道口諭,讓身邊的小太監去詢問當時的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李東陽得到口諭之後,不敢怠慢了皇帝,但是他也只是依稀記自己年輕時在雜書中看過,倉促之間也答不全。

無奈之下,李東陽只好跑去了翰林院詢問翰林編修羅玘,而羅玘的家中剛好有一個小冊子,取來一看上邊果真記載著“九子”之名,但是這本小冊子並沒有記載九子究竟是出自何處,李東陽對於皇帝的垂詢不敢久耽,只好湊合了一下,寫了封奏摺答覆明孝宗朱佑樘。

這封奏摺上寫道:龍生九子不成龍,然其各有所好。

一曰:贔屭(bìxì),龍長子,(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樣子和烏龜非常相似,喜歡負重,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一般在宮殿祠堂或者陵墓中可見其背負石碑的樣子。

二曰:螭吻(chǐwěn),龍次子,(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口粗好吞而且喜歡眺望,能消災滅火。一般在古建築的大殿屋脊上可以見到。

三曰:蒲牢(pǔláo),龍三子,(形似龍而小,性好叫吼,今鐘上紐是),喜歡大聲吼叫,大鐘上邊的龍形獸鈕就是它的形象。相傳蒲牢住在海邊,

特別害怕鯨魚,每當遇到這種龐然大物,它就會被嚇得大聲吼叫,所以人們把它鑄在鐘上,以發出洪亮的鐘聲。

四曰:狴犴(bìàn),龍四子,(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相傳狴犴急公好義,憎惡犯罪的人,而且能明辨是非,樣子似老虎威風凜凜,因此多裝飾於監獄的門上。

五曰:饕餮(tāotiè),龍五子,(好飲食,故立于鼎蓋),天生吃貨,胃口奇大無比,因此常見於鼎蓋上。

六曰:蚣蝮(bāxià),龍六子,(性好水,故立於橋柱),非常喜歡玩水,一般多見於橋頭欄杆上。

七曰:睚眥(yázī),龍七子,(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嗜殺喜歡爭鬥,經常被人們雕刻於兵器的手柄上,寓意增加殺傷力。

八曰:狻猊(suāní),龍八子,(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于香爐),喜好煙火,形狀像獅子,所以他一般多出現于香爐的蓋子上,嘴中吞雲吐霧。

九曰:椒圖(jiaotú),龍九子,(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鋪首),形狀和海蚌比較相似,非常反感別人進入自己的巢穴,所以一般多見於大門的把手處。

明孝宗和李東陽關羽“龍生九子”一問一答,頓時在眾多大臣中流傳開來,後來的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又提出了另一種說法,龍生九子的排名分別為:囚牛、睚眥 、 嘲風 、蒲牢 、 狻猊 、 贔屭 、 狴犴 、負屭 、 螭吻。

下次百萬英雄中再出相關的問題,千萬別答錯了。

非常喜歡玩水,一般多見於橋頭欄杆上。

七曰:睚眥(yázī),龍七子,(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嗜殺喜歡爭鬥,經常被人們雕刻於兵器的手柄上,寓意增加殺傷力。

八曰:狻猊(suāní),龍八子,(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于香爐),喜好煙火,形狀像獅子,所以他一般多出現于香爐的蓋子上,嘴中吞雲吐霧。

九曰:椒圖(jiaotú),龍九子,(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鋪首),形狀和海蚌比較相似,非常反感別人進入自己的巢穴,所以一般多見於大門的把手處。

明孝宗和李東陽關羽“龍生九子”一問一答,頓時在眾多大臣中流傳開來,後來的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楊慎,又提出了另一種說法,龍生九子的排名分別為:囚牛、睚眥 、 嘲風 、蒲牢 、 狻猊 、 贔屭 、 狴犴 、負屭 、 螭吻。

下次百萬英雄中再出相關的問題,千萬別答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