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們用生命去愛電影,卻不為人知

電影是一門光影藝術。

當年上課時,老師是這麼講的,我們也是這麼學的。

光影,就是構成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光影的背後,一些重要的媒介和技術手段,則一直潛藏在大眾的視線之外,

不為人知。

今天推薦的這部紀錄片不僅揭開了電影放映的神秘面紗,而且還從電影媒介演變的角度切入,講述了一部“另類”電影史,它就是——

《迎向光影消逝的年代》The Dying of the Light

電影誕生於1895年12月28日,無聲電影《火車進站》舉行首映。

當觀眾看到一個遠處的黑點漸漸變成沖向自己的巨大火車頭時,

他們惶恐萬分,尖叫連連。

有別于文學、音樂、攝影、舞蹈、戲劇、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電影的獨特魅力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凡。

電影從黑暗中誕生,在幽暗的封閉空間裡,缺乏光線的特質也讓它多了幾分神秘色彩。

正如電影中所說,動態電影拍攝在19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柯達公司的創始人喬治·伊斯曼創造出了更柔韌的膠片片基。

也正是“伊士曼膠捲”的出現,才促使愛迪生在1891年發明電影攝影機成為可能。

傳統上的電影膠片按照寬度大致分為三種:16毫米,35毫米和70毫米。

而膠片遵循以下原則:膠片越寬,畫質越好。

經過時間的淬煉,最終,35毫米膠片成為了多數電影的選擇。

從早期電影開始,膠片就通過膠片盤來裝載。

而隨著電影時長的增加,膠片盤也由一開始的1000英尺升級到2000英尺的體量。

2000英尺膠片能夠放映20分鐘電影,如果是一部2小時的電影,就需要六個膠片盤輪換放映。

比電影早誕生250年的幻燈片,對電影的發明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多數人都無法想像,兩者會存在著如此密切的關聯。

當時,機械式的幻燈片機器通過手動扭轉,可以類比出會動的畫面和場景。

另外,還有發源於中國的“皮影”帶來的靈感,它可以通過在密閉空間的光源,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上的迷幻之旅。

最早的電影放映,大多在戶外放映——教堂、市民集會所、雜耍帳篷。

而最早的電影展覽人也多是一些巡遊的演出人,他們游走於各地之間,在奔波勞頓之後,還要完成電影的放映工作。

起初,觀眾十分好奇放映機是如何運作的。

他們能夠看到畫面,一回頭就能看到放映機,但卻看不到他們之間有任何連接的設備,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然而,隨著電影時長的增加,放映員不出現似乎更為合適,大眾的注意力也越來越被電影本身所吸引。

就這樣,放映員們被擠進了那個充滿了神秘感的“小房間”——放映室。

在這裡,他們常常需要長時間工作,三兩個人就變成了家人一樣的存在。

在這裡,他們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也見證了膠片歷史的變遷。

膠片在那個年代很容易引發火災,退休的放映員喬治·克裡斯特回憶起自己童年時看的第一部電影就遭遇了這種情況。

這種易燃的膠片由硝化纖維構成,之後還會加上樟腦,塗上感光乳劑等,作為媒介材質它柔軟、易於感光,但卻十分易燃,因此早期的影院是禁止抽煙的。

隨著電影的時長越來越長,必要的轉換系統就此誕生。

在通常的電影播放過程中,20分鐘的膠片盤需要來回更換。

他們選擇用兩部放映機輪流播放,當提示系統在畫面上第一次顯示時,放映員需要開始運轉放映機。

第二次提示出現時,放映員則需要用腳踩下踏板,啟動備用的休眠放映機。

放映員需要做到的是何時開啟下一盤的放映,並且要做到精准對接,手法切換遊刃有餘。

電影院曾經的黃金時代,出現在上世紀10年代中期。

當你想要盡情放飛自我,當你想要國王一般的待遇,你會走進城市的中心,尋找一家電影院。

”電影宮殿“有別於其他的電影院,它除了有一場電影放映外,還會有一段管弦樂隊或風琴樂的表演。

“那是巔峰的時期,最好的時光。”

然後,就到了上世紀的50年代。

電視的出現,標誌著”電影宮殿“時代的衰落。

多數人在那時紛紛遷往郊外,選擇汽車電影院。

雖然汽車電影院的畫質一般,體驗平平,但在”品質和便捷“的面前,大眾倒向了”便捷“,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再後來,數位放映逐漸取代了膠片放映,這在片中就有明證:一家成立於1933年的影院,在數碼時代的緊鑼密鼓中於2012年正式轉為數位化放映。

電影中的一組資料更是讓人吃驚——

2008年,在美國的數字銀幕是14%。

可是到了2013年,這個比例竟然達到了93%。

不少放映員在抱怨,”事情越來越糟糕,我們現在有數碼放映了“。

還有人在質疑這些新生事物,”為什麼它像操作員一樣把我們趕走?“

以前需要三個人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按幾個按鈕就能解決了。

為什麼數字取代了膠片?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放映員都想得明白,它的製作和運輸成本都更加便宜。

影片看到了這裡,我的內心是極為感慨的。

要知道,如今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膠片製造商都已經不幹了,”膠片“已死的論調更是不絕於耳。

那些曾經的膠片電影放映員們,讓他們遺憾的不僅是一個時代即將落幕,更是對自己手藝失傳的痛惜。

當數字銀幕越來越多,他們發現能找到適合一起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

其實,並非適合放映工作的人難找,而是這些人是否真的熱愛它。

片中的每一位放映員,每當他們說起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歷時,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激情。

“我對工作的愛是浪漫的”

“我確確實實熱愛這份工作”

“我在那些放映室裡貢獻了我25年的生命”

“我慶倖我曾經擁有”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說到底,在電影產業的繁榮背後,他們都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

他們的工作是學徒式的,有先輩,有傳承。

在正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要做滿100小時的”學徒工“。

他們彼此協作,互相幫助,當放映機開啟,他們就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以前的另一個時代。

他們是純真的,向上的,有著夢幻般的色彩。

對於”膠片“已死的論調,他們有人這樣回應——“在我看來,簡單粗暴地拋棄一種呈現形式,宣稱它的死亡並且將它埋葬是一種錯誤”。

2014年,溫斯坦影業發行了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八惡人》。

導演明確表示,想用70毫米膠片的超寬畫幅來呈現這部電影。

於是,波士頓光聲公司重啟了一百多台70毫米膠片放映機。

膠片作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媒介,它質感非凡,在泛黃的底片下,有著歲月流逝的滄桑感,這或許是許多電影人始終選擇膠片的原因。

導演諾蘭、昆汀、J.J艾布拉姆斯等人曾多次表明立場支持膠片技術,要求片廠每年購入一定數量的電影膠片用於拍攝,以維繫膠片技術的生命力。

或許在最後,膠片時代終將落幕,但正因有了這些對膠片仍懷有執念的傢伙,我們才得以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穿梭,迎向那光影消逝的年代。

另外,還有發源於中國的“皮影”帶來的靈感,它可以通過在密閉空間的光源,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上的迷幻之旅。

最早的電影放映,大多在戶外放映——教堂、市民集會所、雜耍帳篷。

而最早的電影展覽人也多是一些巡遊的演出人,他們游走於各地之間,在奔波勞頓之後,還要完成電影的放映工作。

起初,觀眾十分好奇放映機是如何運作的。

他們能夠看到畫面,一回頭就能看到放映機,但卻看不到他們之間有任何連接的設備,這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然而,隨著電影時長的增加,放映員不出現似乎更為合適,大眾的注意力也越來越被電影本身所吸引。

就這樣,放映員們被擠進了那個充滿了神秘感的“小房間”——放映室。

在這裡,他們常常需要長時間工作,三兩個人就變成了家人一樣的存在。

在這裡,他們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也見證了膠片歷史的變遷。

膠片在那個年代很容易引發火災,退休的放映員喬治·克裡斯特回憶起自己童年時看的第一部電影就遭遇了這種情況。

這種易燃的膠片由硝化纖維構成,之後還會加上樟腦,塗上感光乳劑等,作為媒介材質它柔軟、易於感光,但卻十分易燃,因此早期的影院是禁止抽煙的。

隨著電影的時長越來越長,必要的轉換系統就此誕生。

在通常的電影播放過程中,20分鐘的膠片盤需要來回更換。

他們選擇用兩部放映機輪流播放,當提示系統在畫面上第一次顯示時,放映員需要開始運轉放映機。

第二次提示出現時,放映員則需要用腳踩下踏板,啟動備用的休眠放映機。

放映員需要做到的是何時開啟下一盤的放映,並且要做到精准對接,手法切換遊刃有餘。

電影院曾經的黃金時代,出現在上世紀10年代中期。

當你想要盡情放飛自我,當你想要國王一般的待遇,你會走進城市的中心,尋找一家電影院。

”電影宮殿“有別於其他的電影院,它除了有一場電影放映外,還會有一段管弦樂隊或風琴樂的表演。

“那是巔峰的時期,最好的時光。”

然後,就到了上世紀的50年代。

電視的出現,標誌著”電影宮殿“時代的衰落。

多數人在那時紛紛遷往郊外,選擇汽車電影院。

雖然汽車電影院的畫質一般,體驗平平,但在”品質和便捷“的面前,大眾倒向了”便捷“,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再後來,數位放映逐漸取代了膠片放映,這在片中就有明證:一家成立於1933年的影院,在數碼時代的緊鑼密鼓中於2012年正式轉為數位化放映。

電影中的一組資料更是讓人吃驚——

2008年,在美國的數字銀幕是14%。

可是到了2013年,這個比例竟然達到了93%。

不少放映員在抱怨,”事情越來越糟糕,我們現在有數碼放映了“。

還有人在質疑這些新生事物,”為什麼它像操作員一樣把我們趕走?“

以前需要三個人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按幾個按鈕就能解決了。

為什麼數字取代了膠片?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放映員都想得明白,它的製作和運輸成本都更加便宜。

影片看到了這裡,我的內心是極為感慨的。

要知道,如今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膠片製造商都已經不幹了,”膠片“已死的論調更是不絕於耳。

那些曾經的膠片電影放映員們,讓他們遺憾的不僅是一個時代即將落幕,更是對自己手藝失傳的痛惜。

當數字銀幕越來越多,他們發現能找到適合一起工作的人越來越少了。

其實,並非適合放映工作的人難找,而是這些人是否真的熱愛它。

片中的每一位放映員,每當他們說起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歷時,總是充滿了無限的激情。

“我對工作的愛是浪漫的”

“我確確實實熱愛這份工作”

“我在那些放映室裡貢獻了我25年的生命”

“我慶倖我曾經擁有”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說到底,在電影產業的繁榮背後,他們都奉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

他們的工作是學徒式的,有先輩,有傳承。

在正式工作開始之前,必須要做滿100小時的”學徒工“。

他們彼此協作,互相幫助,當放映機開啟,他們就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以前的另一個時代。

他們是純真的,向上的,有著夢幻般的色彩。

對於”膠片“已死的論調,他們有人這樣回應——“在我看來,簡單粗暴地拋棄一種呈現形式,宣稱它的死亡並且將它埋葬是一種錯誤”。

2014年,溫斯坦影業發行了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八惡人》。

導演明確表示,想用70毫米膠片的超寬畫幅來呈現這部電影。

於是,波士頓光聲公司重啟了一百多台70毫米膠片放映機。

膠片作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媒介,它質感非凡,在泛黃的底片下,有著歲月流逝的滄桑感,這或許是許多電影人始終選擇膠片的原因。

導演諾蘭、昆汀、J.J艾布拉姆斯等人曾多次表明立場支持膠片技術,要求片廠每年購入一定數量的電影膠片用於拍攝,以維繫膠片技術的生命力。

或許在最後,膠片時代終將落幕,但正因有了這些對膠片仍懷有執念的傢伙,我們才得以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穿梭,迎向那光影消逝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