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父母愛情》中12個讓人感動的瞬間,這部良心好劇百看不厭!

部劇最吸引我的是細節上的表現,平緩的敘事中講述著最平凡的人的一生,中間又不乏牽扯人心的衝突。有的喜歡前半部分,江德福和安傑由相識到相愛的過程,諸多阻撓又甜蜜萬分的小日子。

有的人喜歡看中間海島上的部分,孩子們漸漸長大,一家人其樂融融,有波折有淚水,但卻是激情洋溢、軍歌嘹亮的日子。也有人喜歡看後半部分,老兩口相依為命,退休後恬靜但多姿多彩的相濡以沫。

1、第三集安傑下決心

江德福和安傑的婚事不獲批准,江德福打算孤注一擲,但卻不知道安傑的決心。於是托楊書記側面問一下安傑的態度,楊書記問安傑是否能和江德福回老家過農民的生活,

安傑最開始是有猶豫的,但她已經愛上了江德福。當她最後堅定的說出“我能”的時候,在門外的江德福舒了口氣欣慰的笑了。這一瞬間很讓人感動。

完全可以理解安傑一開始的猶豫,一個資本家的小姐,從小養尊處優,

內心中根本不可能接受要去農村生活。但當她愛上一個人,最後更知道這個人為了自己能夠拋棄一切的時候,她也變得那麼堅定不移。這樣才是真實的愛情,不矯情不虛偽,也是這一刻,江安兩個人的愛情才得到了第一次昇華,並由此造就了屬於兩個人的一生的浪漫。

2、第十三集安傑上島與老江會和

老江炮校畢業,被分配到小島,安傑開始不想去島上生活,後來萬不得已決定上島。中間歷盡艱辛,終於在船上看到了遠處碼頭一身海軍軍裝的老江。那一刻,安傑喜極而泣。

那是久別重逢的激動,

是一路上顛沛流離後的委屈,更是看到老江後的踏實。梅婷把那一瞬間的複雜情感表現到了一個極致,讓所有人都為了她而高興,也讓人更期待島上的生活。安傑是不幸的,一個資本家小姐需要到島上過著清貧的類似農村的生活,安傑又是最幸福的,多清貧的日子,都有最愛的老江陪著她過。

3、第二十集老江怒打衛國

衛國為了衛東和烈屬家的孩子打假,老江知道後怒打衛國。打的異常狠,簡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雞毛撣子都打折了。所有人都覺得老江有點小題大做,可是當最後老江聲音顫抖的說:“你給老子記清楚了,烈屬的孩子,一個指頭都不能碰。”此刻倔強的衛國開始流淚,明顯的知道自己錯了,劇集到此也達到了一個頂峰。

老江很少打罵孩子,通常都是安傑作為黑臉吼孩子,老江都是打哈哈。但這次是他唯一一次和孩子發大火。理由很簡單,他可以寵著孩子們,讓他們玩警犬,讓亞菲對自己呼來喝去,甚至兒子們自己改名字他也忍了。但是他要讓孩子們知道,他的寵愛是有原則的,他要讓他們知道,做人可以有個性,但要有道德底線。正是這樣開放而又保守的雙重準則,才教育出這許多優秀的孩子。這頓雞毛撣子,打掉了衛國頑劣的孩子氣,更打出了衛國的鐵骨錚錚。

4、第二十二集歐陽醉酒發洩情感

被打成右派的歐陽平反,臨走前一家來看望安傑和老江。全家人都高興的慶祝,歐陽喝多了。聽到老江和德華叫自己歐陽,歐陽內心中的憋悶得到舒緩,開始發洩心中多年的委屈。而當安欣勸阻時的一句“老歐”氣話,終於讓歐陽大哭。那聲嘶力竭的一句句“我不是老歐,我是歐陽懿,我是歐陽懿啊。”讓劇中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也讓戲外的觀眾感同身受。

歐陽是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知識份子,剛出場時對老江的不屑一顧,老年春風得意時的心高氣傲,都讓人有一點點不舒服。而在海島當右派的日子裡,不卑不吭、埋藏風頭、對老江低調的感激,又讓人覺得心疼。《父母愛情》其實多多少少弱化了文革時期的灰暗面,但我們從歐陽酒後的大哭可以想像出,那些年他受了多少的委屈,多少的迫害。一個從小養尊處優的公子到海島上接受貧下中農的改造,粗活累活倒可以接受,卻要同時受到壯志未酬的煎熬。也許,在那個海島上,質樸的漁民根本就不知道他姓什麼,可以想像,所有人平時都叫他老歐,因此才會有最後老江叫他歐陽時他的情感崩潰。那是被害多年後再次得到認可的一種發洩,也是對那些年飽受委屈終於平反的一種發洩。這一瞬間的歐陽,不會讓人有一絲反感,只會讓人心疼。

5、第二十三集衛東當兵前留下的遺憾

繼衛國到中蘇邊境去當兵後,衛東也子承父業,要去當傘兵了。臨行前,衛東來到父母面前,想再照一次全家福,想像哥哥那樣讓父親帶自己去靶場打一次靶。可是老江和安傑沒有滿足他的願望,導致衛東臨走上船的時候一直在角落裡流著淚,甚至沒有和家人道別。安傑後悔不已,哭喊著向衛東道歉,承諾等他回來一定帶他去照全家福。那一刻安傑肯定覺得自己虧欠了這個即將離家的二兒子。

衛東是江家最英俊的兒子,也是最溫和的兒子。他既不像大兒子衛國那樣鋒芒畢露是夥伴中的孩子頭,也不像三兒子為民那樣窩窩囊囊被人欺負了就哭哭啼啼。衛東是忠誠的,從小到大是哥哥最靠得住的小手下,別人說自己媽媽一句不好就要頂回去。他又是很機靈的,看上了唱京劇的姑娘就大膽追求,既能採取策略讓父母接受自己的愛情,又像父親一樣對愛情一生都矢志不渝。可就是這樣優秀的兒子,在第一次離家遠去的時候,父母卻無法滿足自己成年前最後的願望,讓人心疼。當然,衛東的心胸和他爸爸一樣開闊,雖然是哭著離開,但當他又回到日思夜想的家的時候,卻絕口不提當年的遺憾,在父母提起後反倒害羞的不讓提。也許只有優秀的江德福和安傑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吧。

6、第二十四集安傑為德華出頭

由於德華的一封信,江家鄉下的親戚一批一批的來串門。德華後悔不已,最後忍無可忍和寶瑞家媳婦吵了起來。寶瑞家媳婦罵人揭短,說德華是“克夫的寡婦掃把星”,惹怒了德華。多虧安傑為德華撐腰,說她是這個家的姑奶奶,沒人可以欺負她。那一刻的姑嫂同心,有一點點詼諧、有一點點溫情,更多的,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感動。

劇中安傑和德華初見面時是互相不爽的,經過慢慢的融合,雖然能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平時的摩擦也還是有的。然而,相處幾十年,雖然文化層次不同,出身背景不同,但兩個人都是善良的。德華為了江家不辭勞苦,任勞任怨二十幾年,可以說功高蓋主。對哥哥家的孩子比自己親生的都親,雖然對嫂子有些抵觸,但當孩子們不懂事說自己媽媽出身不好的時候,仍然第一個出來為安傑說話抱不平。而安傑對德華,雖說偶有不滿,但卻自始至終都盡到了嫂子的義務。為了德華的終生幸福幾次三番的接觸老丁;德華結婚的時候把自己母親留給自己的嫁妝樟木箱子都能送給德華一個;離家出走去青島回來的時候給德華還帶了禮物。可以說安傑對德華的好是含蓄而又真摯的。就連德華最後都說“我嫂子什麼都捨得給我”。有這個的姑嫂情誼,真是幾世修來的。兩個人的對手戲,也是這部劇成功的一個因素。

7、第二十五集德華終於收穫愛情

老丁在經歷了兩次尷尬的戀愛(葛老師、吳醫助)後,有感德華對自己的不離不棄,終於大膽向德華求婚。一段搞笑又各種對牛彈琴的交談後,德華終於明白了老丁的心思。德華幸福的回家和哥嫂交代,那幸福的一路大踏步,眼裡噙著淚花,看得人感動。那一刻明白什麼叫苦盡甘來的幸福,原來那種感覺不是興奮的大聲歡笑,而是哭著微笑。

德華是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善良、質樸、小勢利、一根筋。她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老丁的我們都不得而知,一開始去老丁家幫忙,肯定只是感念秀娥嫂子當年對自己的照顧,只是看著老丁和四樣沒人照看覺得可憐。但潛移默化的,這個農村出來的女子愛上了老丁,從此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執著的追求著自己的愛情。老丁一開始是接受不了自主婚姻還要續弦一個農村婦女的,但慢慢的,被德華感動,終於認可了德華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德華苦盡甘來。德華一路從老丁家回家告訴哥嫂,那笑中帶著淚的一路上,肯定感慨萬分,肯定幸福洋溢。而幸福著的肯定不止她一個人,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都會和她一塊幸福吧,你是不是啊?

8、第三十五集老江落下男兒淚

江昌義為了和安然在一起,到江家坦白自己的身份。老江因為生氣打了江昌義,夜晚和安傑長談的時候,痛哭落淚。勉強的道出當年的自己最恥辱的人生經歷,深深的自責二哥的死、自己打江昌義的痛、隱瞞安傑的悔恨。劇中老江第一次落淚,暗夜中抽搐的身影讓人心酸。

江德福是個漢子,被哥哥帶了綠帽子,為了江家的名聲,自己扛下了離婚的責任。雖然收穫了和安傑的愛情,但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應該會讓他一輩子都不舒服的吧。而二哥當年的孽種江昌義,成人後為了前途又來污蔑自己,江德福依然不對人言其委屈,還是咽下了惡氣,用最寬廣的胸懷容忍了江昌義,並給了他最好的前途。只可惜,江昌義又為了自己的愛情再次出賣了老江,傷疤揭開的一刹那給了老江最狠的一棍子。老江對江昌義那一巴掌,打出了所有人的憤怒,也打出了老江的血性。羞恥之外,得到妻子的原諒和慰藉,老江反倒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原諒二哥而導致其間接死亡,後悔自己一時衝動打了二哥留下的唯一的兒子。這是何等胸懷,只有這樣的胸懷,才配有這樣完美的愛情和人生。

9、第四十二集重返海島四個女人的特寫

在老年歐陽的熱切要求下,所有人都回到了海島追憶曾經的日子。曾經江司令的家,如今已是小女兒亞甯的家。來到當年的院子裡,德華立刻不顧老邁的身體,爬上房頂,安欣、安傑、葛老師也隨即跟上來,一起感受久違的海景。安欣感慨的說:“遠看碧藍的大海,近看嫋嫋炊煙。。”安傑驚訝的看著自己的姐姐。這裡安傑為啥驚訝呢?讓我們回憶一下幾十年前,安傑剛上島的時候(十五集),想讓老江做一把梯子,說喜歡在房頂,“看日出、看日落,看嫋嫋的炊煙,看潮起潮落。”多麼默契的兩姐妹!

安欣、安傑兩姐妹,出身相同,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跟了歐陽,心靈手巧卻大半生奔波勞苦;一個跟了老江,小姐脾氣卻幸福一生。雖然命運不同,但兩人骨子裡看待事物、看待生活的觀點卻是相通的。所以相差幾十年,在同一個房頂竟說出了同樣的風景。我們感歎幾十年的彈指一揮間,我們感歎幾十年的物是人非,我們也感歎幾十年的浪漫與辛酸。我們用了幾天幾十天感受了這幾十年的父母愛情,正如日出日落、嫋嫋炊煙、潮起潮落

10、第四十三集亞菲為姑姑討公道

老丁突然離世,大樣四個兄弟想讓老丁和第一任老婆王秀娥葬在一塊,忽略了德華。為了可憐的姑姑討公道,亞菲找三樣和四樣吃飯商討合葬的事。亞菲歷數了姑姑德華嫁給老丁後三十年為了丁家的上上下下任勞任怨勞苦功高,並委婉的說出了丁家子女處事的不周到。當她聲淚俱下的哭訴姑姑這些年的不容易,我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來德華姑姑在丁家洗洗涮涮、做飯帶孩子的身影。

德華是一個農村婦女出身,卻有著非常淳樸無私的胸懷。從農村出來後,前二十年給哥哥老江帶大了五個孩子;後三十年給丁家帶大了四樣,生養了小樣,還帶大了好幾個第三代的孩子。雖然德華平時也有一些小毛病,但是她善良的個性卻能讓所有人最後深深的喜歡上她。所以,看到她最後受到了丁家兄弟的忽略,所有人都為她感到心酸;當她為經濟考慮讓原配和老丁在一塊自己在旁邊就行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她感動;當亞菲為她想到了兩全其美的辦法後,所有人又都為她高興,也許,這就是這個角色的魅力吧

11.第四十四集安傑病倒急壞老江 老江即將八十大壽,安傑執意要親手織一件毛衣作為生日禮物,廢寢忘食終於病倒不起。老江急火攻心自己差點暈倒,兒女們勸他回去休息一下,可他說什麼都不肯,最後哽咽著說“你媽要是有個好歹,我可怎麼辦啊?”那種主見老去的無可奈何,那種對安傑至死不渝毫不減弱的愛情,讓所有兒女都心酸的感動。

老江愛了安傑一輩子,不願意讓她受一點點委屈。他是這麼承諾的,也終其一生做到了。從結婚到退休,老江用自己無窮的正能量守護著安傑和安傑的家庭,讓安傑在其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惜,人都有老的時候。老江再粗糙再爺們,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當自己漸漸白髮滿頭,當當年的老戰友老丁死於急病,當安傑毫無徵兆的昏迷不醒。老江真的老了,背影不再偉岸反倒蹉跎,生活不再能自理而需要兒女的照顧,曾經能對妻子的呵護現在卻無能為力。這是多麼讓人心酸的無奈,想想我們年輕人,都有在家相濡以沫的父母吧,也許我們的父母其實也都有自己的父母愛情。這部劇就是能用這些細節,喚起我們對生活的共鳴。

12、第四十四集軍號再次響起 安傑病癒出院,孤身的德華也搬回江家安度晚年。亞菲和王海洋將遲來的生日禮物送了過來,這是一份獨特的禮物,一張光碟,當光碟播放,熟悉的軍號聲響起,仿佛又帶著我們重溫了這部劇,重溫了四十多集酸甜苦辣,重溫了老江和安傑幾十年的父母愛情。 老江驚呆了,久違的軍號聲也許已經把他帶回了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又或許把他帶回了炮校和安傑相識相知的年代,再或者,是把他帶回了那個海島上,一家人無憂無慮基情四射的年代。此時,鏡頭對準了晚年幸福的老江和安傑,後面站著一臉笑意的德華,三個一生不離不棄的老人,定格在那個有沒的回憶畫面裡。劇集結束了,但安傑和老江的父母愛情帶給我們的感動遠遠沒有結束,而會伴隨著軍號聲悠遠流長

老江很少打罵孩子,通常都是安傑作為黑臉吼孩子,老江都是打哈哈。但這次是他唯一一次和孩子發大火。理由很簡單,他可以寵著孩子們,讓他們玩警犬,讓亞菲對自己呼來喝去,甚至兒子們自己改名字他也忍了。但是他要讓孩子們知道,他的寵愛是有原則的,他要讓他們知道,做人可以有個性,但要有道德底線。正是這樣開放而又保守的雙重準則,才教育出這許多優秀的孩子。這頓雞毛撣子,打掉了衛國頑劣的孩子氣,更打出了衛國的鐵骨錚錚。

4、第二十二集歐陽醉酒發洩情感

被打成右派的歐陽平反,臨走前一家來看望安傑和老江。全家人都高興的慶祝,歐陽喝多了。聽到老江和德華叫自己歐陽,歐陽內心中的憋悶得到舒緩,開始發洩心中多年的委屈。而當安欣勸阻時的一句“老歐”氣話,終於讓歐陽大哭。那聲嘶力竭的一句句“我不是老歐,我是歐陽懿,我是歐陽懿啊。”讓劇中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也讓戲外的觀眾感同身受。

歐陽是一個典型的資產階級知識份子,剛出場時對老江的不屑一顧,老年春風得意時的心高氣傲,都讓人有一點點不舒服。而在海島當右派的日子裡,不卑不吭、埋藏風頭、對老江低調的感激,又讓人覺得心疼。《父母愛情》其實多多少少弱化了文革時期的灰暗面,但我們從歐陽酒後的大哭可以想像出,那些年他受了多少的委屈,多少的迫害。一個從小養尊處優的公子到海島上接受貧下中農的改造,粗活累活倒可以接受,卻要同時受到壯志未酬的煎熬。也許,在那個海島上,質樸的漁民根本就不知道他姓什麼,可以想像,所有人平時都叫他老歐,因此才會有最後老江叫他歐陽時他的情感崩潰。那是被害多年後再次得到認可的一種發洩,也是對那些年飽受委屈終於平反的一種發洩。這一瞬間的歐陽,不會讓人有一絲反感,只會讓人心疼。

5、第二十三集衛東當兵前留下的遺憾

繼衛國到中蘇邊境去當兵後,衛東也子承父業,要去當傘兵了。臨行前,衛東來到父母面前,想再照一次全家福,想像哥哥那樣讓父親帶自己去靶場打一次靶。可是老江和安傑沒有滿足他的願望,導致衛東臨走上船的時候一直在角落裡流著淚,甚至沒有和家人道別。安傑後悔不已,哭喊著向衛東道歉,承諾等他回來一定帶他去照全家福。那一刻安傑肯定覺得自己虧欠了這個即將離家的二兒子。

衛東是江家最英俊的兒子,也是最溫和的兒子。他既不像大兒子衛國那樣鋒芒畢露是夥伴中的孩子頭,也不像三兒子為民那樣窩窩囊囊被人欺負了就哭哭啼啼。衛東是忠誠的,從小到大是哥哥最靠得住的小手下,別人說自己媽媽一句不好就要頂回去。他又是很機靈的,看上了唱京劇的姑娘就大膽追求,既能採取策略讓父母接受自己的愛情,又像父親一樣對愛情一生都矢志不渝。可就是這樣優秀的兒子,在第一次離家遠去的時候,父母卻無法滿足自己成年前最後的願望,讓人心疼。當然,衛東的心胸和他爸爸一樣開闊,雖然是哭著離開,但當他又回到日思夜想的家的時候,卻絕口不提當年的遺憾,在父母提起後反倒害羞的不讓提。也許只有優秀的江德福和安傑才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吧。

6、第二十四集安傑為德華出頭

由於德華的一封信,江家鄉下的親戚一批一批的來串門。德華後悔不已,最後忍無可忍和寶瑞家媳婦吵了起來。寶瑞家媳婦罵人揭短,說德華是“克夫的寡婦掃把星”,惹怒了德華。多虧安傑為德華撐腰,說她是這個家的姑奶奶,沒人可以欺負她。那一刻的姑嫂同心,有一點點詼諧、有一點點溫情,更多的,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感動。

劇中安傑和德華初見面時是互相不爽的,經過慢慢的融合,雖然能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平時的摩擦也還是有的。然而,相處幾十年,雖然文化層次不同,出身背景不同,但兩個人都是善良的。德華為了江家不辭勞苦,任勞任怨二十幾年,可以說功高蓋主。對哥哥家的孩子比自己親生的都親,雖然對嫂子有些抵觸,但當孩子們不懂事說自己媽媽出身不好的時候,仍然第一個出來為安傑說話抱不平。而安傑對德華,雖說偶有不滿,但卻自始至終都盡到了嫂子的義務。為了德華的終生幸福幾次三番的接觸老丁;德華結婚的時候把自己母親留給自己的嫁妝樟木箱子都能送給德華一個;離家出走去青島回來的時候給德華還帶了禮物。可以說安傑對德華的好是含蓄而又真摯的。就連德華最後都說“我嫂子什麼都捨得給我”。有這個的姑嫂情誼,真是幾世修來的。兩個人的對手戲,也是這部劇成功的一個因素。

7、第二十五集德華終於收穫愛情

老丁在經歷了兩次尷尬的戀愛(葛老師、吳醫助)後,有感德華對自己的不離不棄,終於大膽向德華求婚。一段搞笑又各種對牛彈琴的交談後,德華終於明白了老丁的心思。德華幸福的回家和哥嫂交代,那幸福的一路大踏步,眼裡噙著淚花,看得人感動。那一刻明白什麼叫苦盡甘來的幸福,原來那種感覺不是興奮的大聲歡笑,而是哭著微笑。

德華是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善良、質樸、小勢利、一根筋。她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老丁的我們都不得而知,一開始去老丁家幫忙,肯定只是感念秀娥嫂子當年對自己的照顧,只是看著老丁和四樣沒人照看覺得可憐。但潛移默化的,這個農村出來的女子愛上了老丁,從此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執著的追求著自己的愛情。老丁一開始是接受不了自主婚姻還要續弦一個農村婦女的,但慢慢的,被德華感動,終於認可了德華在自己心中的重要,德華苦盡甘來。德華一路從老丁家回家告訴哥嫂,那笑中帶著淚的一路上,肯定感慨萬分,肯定幸福洋溢。而幸福著的肯定不止她一個人,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都會和她一塊幸福吧,你是不是啊?

8、第三十五集老江落下男兒淚

江昌義為了和安然在一起,到江家坦白自己的身份。老江因為生氣打了江昌義,夜晚和安傑長談的時候,痛哭落淚。勉強的道出當年的自己最恥辱的人生經歷,深深的自責二哥的死、自己打江昌義的痛、隱瞞安傑的悔恨。劇中老江第一次落淚,暗夜中抽搐的身影讓人心酸。

江德福是個漢子,被哥哥帶了綠帽子,為了江家的名聲,自己扛下了離婚的責任。雖然收穫了和安傑的愛情,但那段不光彩的歷史,應該會讓他一輩子都不舒服的吧。而二哥當年的孽種江昌義,成人後為了前途又來污蔑自己,江德福依然不對人言其委屈,還是咽下了惡氣,用最寬廣的胸懷容忍了江昌義,並給了他最好的前途。只可惜,江昌義又為了自己的愛情再次出賣了老江,傷疤揭開的一刹那給了老江最狠的一棍子。老江對江昌義那一巴掌,打出了所有人的憤怒,也打出了老江的血性。羞恥之外,得到妻子的原諒和慰藉,老江反倒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原諒二哥而導致其間接死亡,後悔自己一時衝動打了二哥留下的唯一的兒子。這是何等胸懷,只有這樣的胸懷,才配有這樣完美的愛情和人生。

9、第四十二集重返海島四個女人的特寫

在老年歐陽的熱切要求下,所有人都回到了海島追憶曾經的日子。曾經江司令的家,如今已是小女兒亞甯的家。來到當年的院子裡,德華立刻不顧老邁的身體,爬上房頂,安欣、安傑、葛老師也隨即跟上來,一起感受久違的海景。安欣感慨的說:“遠看碧藍的大海,近看嫋嫋炊煙。。”安傑驚訝的看著自己的姐姐。這裡安傑為啥驚訝呢?讓我們回憶一下幾十年前,安傑剛上島的時候(十五集),想讓老江做一把梯子,說喜歡在房頂,“看日出、看日落,看嫋嫋的炊煙,看潮起潮落。”多麼默契的兩姐妹!

安欣、安傑兩姐妹,出身相同,命運卻截然不同。一個跟了歐陽,心靈手巧卻大半生奔波勞苦;一個跟了老江,小姐脾氣卻幸福一生。雖然命運不同,但兩人骨子裡看待事物、看待生活的觀點卻是相通的。所以相差幾十年,在同一個房頂竟說出了同樣的風景。我們感歎幾十年的彈指一揮間,我們感歎幾十年的物是人非,我們也感歎幾十年的浪漫與辛酸。我們用了幾天幾十天感受了這幾十年的父母愛情,正如日出日落、嫋嫋炊煙、潮起潮落

10、第四十三集亞菲為姑姑討公道

老丁突然離世,大樣四個兄弟想讓老丁和第一任老婆王秀娥葬在一塊,忽略了德華。為了可憐的姑姑討公道,亞菲找三樣和四樣吃飯商討合葬的事。亞菲歷數了姑姑德華嫁給老丁後三十年為了丁家的上上下下任勞任怨勞苦功高,並委婉的說出了丁家子女處事的不周到。當她聲淚俱下的哭訴姑姑這些年的不容易,我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來德華姑姑在丁家洗洗涮涮、做飯帶孩子的身影。

德華是一個農村婦女出身,卻有著非常淳樸無私的胸懷。從農村出來後,前二十年給哥哥老江帶大了五個孩子;後三十年給丁家帶大了四樣,生養了小樣,還帶大了好幾個第三代的孩子。雖然德華平時也有一些小毛病,但是她善良的個性卻能讓所有人最後深深的喜歡上她。所以,看到她最後受到了丁家兄弟的忽略,所有人都為她感到心酸;當她為經濟考慮讓原配和老丁在一塊自己在旁邊就行的時候,所有人都被她感動;當亞菲為她想到了兩全其美的辦法後,所有人又都為她高興,也許,這就是這個角色的魅力吧

11.第四十四集安傑病倒急壞老江 老江即將八十大壽,安傑執意要親手織一件毛衣作為生日禮物,廢寢忘食終於病倒不起。老江急火攻心自己差點暈倒,兒女們勸他回去休息一下,可他說什麼都不肯,最後哽咽著說“你媽要是有個好歹,我可怎麼辦啊?”那種主見老去的無可奈何,那種對安傑至死不渝毫不減弱的愛情,讓所有兒女都心酸的感動。

老江愛了安傑一輩子,不願意讓她受一點點委屈。他是這麼承諾的,也終其一生做到了。從結婚到退休,老江用自己無窮的正能量守護著安傑和安傑的家庭,讓安傑在其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惜,人都有老的時候。老江再粗糙再爺們,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當自己漸漸白髮滿頭,當當年的老戰友老丁死於急病,當安傑毫無徵兆的昏迷不醒。老江真的老了,背影不再偉岸反倒蹉跎,生活不再能自理而需要兒女的照顧,曾經能對妻子的呵護現在卻無能為力。這是多麼讓人心酸的無奈,想想我們年輕人,都有在家相濡以沫的父母吧,也許我們的父母其實也都有自己的父母愛情。這部劇就是能用這些細節,喚起我們對生活的共鳴。

12、第四十四集軍號再次響起 安傑病癒出院,孤身的德華也搬回江家安度晚年。亞菲和王海洋將遲來的生日禮物送了過來,這是一份獨特的禮物,一張光碟,當光碟播放,熟悉的軍號聲響起,仿佛又帶著我們重溫了這部劇,重溫了四十多集酸甜苦辣,重溫了老江和安傑幾十年的父母愛情。 老江驚呆了,久違的軍號聲也許已經把他帶回了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又或許把他帶回了炮校和安傑相識相知的年代,再或者,是把他帶回了那個海島上,一家人無憂無慮基情四射的年代。此時,鏡頭對準了晚年幸福的老江和安傑,後面站著一臉笑意的德華,三個一生不離不棄的老人,定格在那個有沒的回憶畫面裡。劇集結束了,但安傑和老江的父母愛情帶給我們的感動遠遠沒有結束,而會伴隨著軍號聲悠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