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來自喜馬拉雅的色彩,不只是唐卡

2017年4月9日,來自西藏拉薩的藝術家邊巴個展在798藝術區白瑪梅朵藝術中心開幕。

邊巴個展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得到了北京和西藏兩地藝術界和文化媒體的廣泛關注,展覽共展出了邊巴先生創作于不同時期的藝術精品36幅,題材涉及傳統唐卡、民俗文化和當代藝術三個方面。

藝術家邊巴在開幕式現場

邊巴西藏傳統繪畫作品帶給人厚重的視覺體驗,而富有想像力的當代藝術作品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邊巴與到場嘉賓合影

邊巴出生、成長在西藏,少年時代師從勉唐畫派唐卡大師貢桑朗傑學習傳統唐卡繪畫,青年時期隨老師參與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以及桑耶寺的唐卡和壁畫修復工作。

邊巴作品吸引觀眾駐足欣賞

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邊巴喜愛探索當代藝術,以脫胎于唐卡的傳統技法進行當代創作,用靈活無拘的形式表達思想和感悟。從2006年開始,邊巴的當代藝術作品有了相對獨立的風格,

開始引起國內外藏家的關注與收藏。

本次展覽展出的邊巴作品《大貪嘴》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創作,能夠讓世界上各個文明和宗教背景的人們更容易認知和接受唐卡藝術。通過感知藏文化符號的魅力,從而產生興趣再探索這些表像的源頭,

真正推動藏文化的傳播。”

本次展覽展出的邊巴作品《白度母》

本次展覽得到了拉薩市美術家協會、西藏自治區工藝美術協會、西藏大廈與798白瑪梅朵國際藝術中心的支持。

本次展覽展出的邊巴作品《背水姑娘》

展覽將持續至2017年5月5日。

作者近照

邊巴簡介

西藏繪畫藝術家

上世紀60年代出生於拉薩

從事美術事業30餘年

精于傳統唐卡繪畫與當代藝術創作

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

西藏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西藏拉薩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品《甯瑪巴皈依境》、《時輪金剛壇城》、《佛陀與弟子》、《和諧之音》等1995年出版的《西藏唐卡大全》中收錄邊巴唐卡作品多幅

展覽前言

來自喜馬拉雅的色彩

——邊巴個展

西藏藝術家邊巴為城市人群掬一束喜馬拉雅的風。

開闊天空下綻放舒展心靈,邊巴的藝術之根深植于藏區,他敞開胸懷迎納高原神氣,用畫筆記錄一片土地的生活和變遷。

邊巴的傳統繪畫根基厚實。少年時代師從藝術大家貢桑朗傑學習唐卡繪畫,曾隨師在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與桑耶寺等西藏重要文化遺址修復壁畫,傳統唐卡創作三十餘年勤奮不輟,這為他當代藝術探索夯建了技術基礎。

本次展出十九幅邊巴先生創作的傳統唐卡作品,在這些畫作裡,能看到他對於西藏傳統繪畫實踐到毫巔之處。

邊巴的當代藝術作品源自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心。思想的廣度與深邃難以裝入固定度量的容器,邊巴善於用靈活無拘的當代藝術表達對外界感悟。他的當代藝術創作之路行進了二十餘年,作品涉及環保、西藏民俗、文化對比等多個層面,是拉薩為數不多對當代藝術傾注熱情的畫家之一。

本次展出十七幅邊巴先生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這些作品讓我們看見西藏藝術家眼中的別樣世界。

為城市人群引介藏地優秀藝術家與藝術品,是白瑪梅朵藝術中心承載的價值;讓人們在作品中延續對美的覺知並得到心靈啟迪,是白瑪梅朵內蘊的使命。

這一次我們靜駐感受來自喜馬拉雅的色彩。

西藏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西藏自治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西藏拉薩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代表作品《甯瑪巴皈依境》、《時輪金剛壇城》、《佛陀與弟子》、《和諧之音》等1995年出版的《西藏唐卡大全》中收錄邊巴唐卡作品多幅

展覽前言

來自喜馬拉雅的色彩

——邊巴個展

西藏藝術家邊巴為城市人群掬一束喜馬拉雅的風。

開闊天空下綻放舒展心靈,邊巴的藝術之根深植于藏區,他敞開胸懷迎納高原神氣,用畫筆記錄一片土地的生活和變遷。

邊巴的傳統繪畫根基厚實。少年時代師從藝術大家貢桑朗傑學習唐卡繪畫,曾隨師在大昭寺、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與桑耶寺等西藏重要文化遺址修復壁畫,傳統唐卡創作三十餘年勤奮不輟,這為他當代藝術探索夯建了技術基礎。

本次展出十九幅邊巴先生創作的傳統唐卡作品,在這些畫作裡,能看到他對於西藏傳統繪畫實踐到毫巔之處。

邊巴的當代藝術作品源自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心。思想的廣度與深邃難以裝入固定度量的容器,邊巴善於用靈活無拘的當代藝術表達對外界感悟。他的當代藝術創作之路行進了二十餘年,作品涉及環保、西藏民俗、文化對比等多個層面,是拉薩為數不多對當代藝術傾注熱情的畫家之一。

本次展出十七幅邊巴先生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這些作品讓我們看見西藏藝術家眼中的別樣世界。

為城市人群引介藏地優秀藝術家與藝術品,是白瑪梅朵藝術中心承載的價值;讓人們在作品中延續對美的覺知並得到心靈啟迪,是白瑪梅朵內蘊的使命。

這一次我們靜駐感受來自喜馬拉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