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份資產流轉4000+次,AI浪潮下智能理財還需“硬”功夫

2017年熱詞很多,共用經濟、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各領風騷,其中人工智慧和金融科技更是頻頻相互融合。即將到來的2018年,人工智慧和金融科技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新火種碰撞新火花

人工智慧概念誕生至今,這個萬人迷般的新領域正在飛速發展。人工智慧概念起勢初期,大批創業企業投身如此,同時也受到媒體和資本的高度關注,隨後各行各業的巨頭企業也推出人工智慧相關的計畫或戰略。相應的,也有很多媒體和企業受益於此,比如某個企業發佈人工智慧戰略,股票就能快速飛漲,簡單粗暴。

儘管人工智慧概念在這幾年遭受不少質疑,

但仍不妨礙其成為最受期待的新興領域,越來越多的巨頭攜重金入場,將其視為未來戰場。2017年裡,人工智慧領域遍地開花,從概念逐步轉變為商業和技術落地,各行各業都在努力尋找與人工智慧產生連接的機會。例如,各個汽車展露臉的智慧無人駕駛汽車,搜尋引擎推出的AI搜索,以及手機廠商推出的AI晶片等等。

人工智慧正從概念走向應用,走向生活。同樣的,金融科技領域也正處在這樣一條通道上,

且越來越多的與人工智慧產生互聯。2017年,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將人工智慧概念作為重要的宣傳推廣元素,無論是平臺官網還是各種金融科技論壇,人工智慧的身影總是活躍其中。

AI不能停留在口號,還需技術做支撐

然而,互聯網金融與人工智慧的碰撞,並非僅停留在行銷層面,更多的還是需要技術給予底層支撐,還是需要互聯網金融平臺在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方面有足夠的功底。

懶財網CEO陶偉傑表示,目前智慧技術還處於初級階段,智慧理財的提升空間還很大。現在的智慧理財還大多側重於在資產端做技術方面應用,智慧化的應用處於早期的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提升資料處理和即時交易的效率上,

來降低壞賬率,降低人工成本,而在資金端的智慧服務偏弱,需要整個行業培養市場認知。

面對各種“人工智慧理財平臺“,投資使用者仍需要注意識別個中真偽,要清楚哪些平臺是“真AI”,哪些平臺是偽智能,防止掉坑。陶偉傑表示,分辨真偽智慧理財平臺,需要認識智慧理財的本質,可以從運作流程、技術特點、應用方式等角度來綜合認識。同時提出了界定真偽智慧理財的三個標準:

一是看是否符合智慧理財的特點,以技術為驅動力做到了千人千面。智慧理財很重要的特徵就是千人千面。在後端,理財機器人根據每個使用者對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的不同要求會配合不同類型的資產;在前端,表現為不同的用戶會有不同的收益。

二是除了看靜態的千人千面,還要看能否做到動態調整。通過瞭解使用者當前狀況、社會狀況、產品狀況,用資料處理的方式瞭解使用者需求,把用戶的需求匹配到相應的產品是智慧理財的第一步,除此以外還需要持續對外界因素進行跟蹤,即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三是看是否政策合規,智慧理財沒有資金池,沒有違規業務。

堅守金融科技創新,將價值留給用戶

2016年初,我參加過一場主題為“金融技術流”的沙龍活動,沙龍的主要內容也是圍繞智慧理財,舉辦方是懶財網。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場沙龍活動顯得有些另類,也不符合當時主流的宣傳點。

現在來看,懶財網對於智慧理財的定位是超前於行業的,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理解也是頗具前瞻性。一路走來,懶財網雖然不是行業最為火熱的那幾個平臺,但發展步伐非常穩健。

懶財網對於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堅守,也與其核心創業團隊的出身有關,CEO陶偉傑曾任搜狗產品總監,CTO李子拓曾任搜狗技術總監。他們的從業經歷幫助他們看清技術創新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價值,也決定了懶財網的運營風格。

作為使用者而言,懶財網平臺及其產品是簡單的,完成投資行為後,只需通過APP查看收益即可。簡單的背後,正是懶財網核心技術的體現,將複雜的金融行為通過技術手段留在後臺。依託智慧理財系統,懶財網已經在產品端實現千人千面的理財配置,根據使用者對收益、風險和流動性,懶財網在後端為每個用戶都構建個性化資產配置。

金融科技的智慧,並不僅僅體現在通過智慧匹配資金交易提升投資收益,而是要根據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投資需求做出資金交易匹配,動態調節資金收益率、流動性及投資風險等幾方面的均衡性。

據瞭解,懶財網的交易引擎歷史交易總次數已超過3億次,一分鐘最大交易次數超66017次,每份資產的流轉次數4000多次,每筆資金交易次數27次。旗下懶財寶經歷了數百次模型反覆運算,將運算時間壓縮至5分鐘以內。截止2018年1月4日,懶財網為250萬用戶打理過超過477億資金。

懶財網CEO陶偉傑表示,懶財網的長遠目標是把私人銀行的服務推送給所有的小中產或者中產階級,在用戶資產風險、流動性和收益三個方面做智慧的調節。這也是懶財網的價值體現,讓用戶儘管去生活。

人工智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已被廣泛驗證,也必將為傳統金融行業帶來革新式的改變,通過智慧交易匹配,大幅提升資金交易效率。現在,懶財網已經在金融科技的人工智慧應用方面走出堅實的一步,也給行業眾多平臺帶去示範案例。

用資料處理的方式瞭解使用者需求,把用戶的需求匹配到相應的產品是智慧理財的第一步,除此以外還需要持續對外界因素進行跟蹤,即時調整資產配置方案,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三是看是否政策合規,智慧理財沒有資金池,沒有違規業務。

堅守金融科技創新,將價值留給用戶

2016年初,我參加過一場主題為“金融技術流”的沙龍活動,沙龍的主要內容也是圍繞智慧理財,舉辦方是懶財網。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場沙龍活動顯得有些另類,也不符合當時主流的宣傳點。

現在來看,懶財網對於智慧理財的定位是超前於行業的,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理解也是頗具前瞻性。一路走來,懶財網雖然不是行業最為火熱的那幾個平臺,但發展步伐非常穩健。

懶財網對於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的堅守,也與其核心創業團隊的出身有關,CEO陶偉傑曾任搜狗產品總監,CTO李子拓曾任搜狗技術總監。他們的從業經歷幫助他們看清技術創新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價值,也決定了懶財網的運營風格。

作為使用者而言,懶財網平臺及其產品是簡單的,完成投資行為後,只需通過APP查看收益即可。簡單的背後,正是懶財網核心技術的體現,將複雜的金融行為通過技術手段留在後臺。依託智慧理財系統,懶財網已經在產品端實現千人千面的理財配置,根據使用者對收益、風險和流動性,懶財網在後端為每個用戶都構建個性化資產配置。

金融科技的智慧,並不僅僅體現在通過智慧匹配資金交易提升投資收益,而是要根據不同使用者的不同投資需求做出資金交易匹配,動態調節資金收益率、流動性及投資風險等幾方面的均衡性。

據瞭解,懶財網的交易引擎歷史交易總次數已超過3億次,一分鐘最大交易次數超66017次,每份資產的流轉次數4000多次,每筆資金交易次數27次。旗下懶財寶經歷了數百次模型反覆運算,將運算時間壓縮至5分鐘以內。截止2018年1月4日,懶財網為250萬用戶打理過超過477億資金。

懶財網CEO陶偉傑表示,懶財網的長遠目標是把私人銀行的服務推送給所有的小中產或者中產階級,在用戶資產風險、流動性和收益三個方面做智慧的調節。這也是懶財網的價值體現,讓用戶儘管去生活。

人工智慧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已被廣泛驗證,也必將為傳統金融行業帶來革新式的改變,通過智慧交易匹配,大幅提升資金交易效率。現在,懶財網已經在金融科技的人工智慧應用方面走出堅實的一步,也給行業眾多平臺帶去示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