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在繁榮的唐朝,不同品級的官員工資是多少?

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曆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正所謂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權力的道路上,無論是誰,都不會少了鮮血的浸染。雖然他殺了自己的兄弟,然後又逼宮上位,但是我們不能抹殺李世民的功績。

他創造了歷史上少有的繁榮--貞觀之治。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

來警誡自己及下屬。他像荀子一樣,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認識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因此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從舊唐書中的一份資料我們可以看出,西元630年,一斗米只賣四五錢,大帝國的百姓們再也不用為自己買不起糧食而發愁了。

房門也不用上鎖,鄉村街道隨處可見成群的牛馬。西元633年,全國老百姓可謂是過上了小康生活。如果有人要出遠門,不用擔心自己身上錢沒帶夠,因為無論他走到哪裡,

都能受到熱情的款待。唐史將這種盛世形容為“此皆古昔未有也。”

百姓們都豐衣足食,官員們過的當然也不會差。唐朝時期:1貫=1000銅錢,折合成白銀1兩。當時一貫錢能買2400斤大米,那麼1貫錢就相當於4800元人民幣。一品官員月俸是6.5貫,那就相當於31200元人民幣啊。

這個數字太可觀了,要不那麼多書生都要上京趕考。

唐朝的繁榮不僅能從百姓的生活和工資體現出來,也能從都城面積看出一些端倪。當時唐朝的都城在長安,面積大概為84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可是比現在的西安城牆內面積大九倍,比隋朝時期的洛陽城大1.8倍,

比漢朝時期的長安城大2.4倍,比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大1.4倍。

貞觀王朝的強盛是中國的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比擬的。與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相適應,唐王朝的國際威望也達到了頂峰,對外戰爭取得連綿的勝利,連續百餘年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態勢,疆土極度擴張,朝鮮、漠北、西域的遼闊疆土相繼併入中國的版圖。

西部疆土直達鹹海東岸的石國(中亞細亞塔什干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漢民族成為當時已知世界最最優秀的民族。

西部疆土直達鹹海東岸的石國(中亞細亞塔什干城).除了這些人所共知的豐碩成果外,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在當時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漢民族成為當時已知世界最最優秀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