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物價“心電圖” 12月PPI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使用“趨勢財經APP”和“趨勢操盤手APP”)

國家統計局1月10日發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12月CPI同比上漲1.8%,相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PPI同比上漲4.9%,回落0.9個百分點。在此情況下,PPI-CPI剪刀差明顯收窄,這將有利於成本上漲向下游的行業轉嫁,也有助於中下游的行業的盈利改善。

資料發佈後,市場上國債期貨下跌,10年期國債及國開債收益率應聲上揚,其中十年期國開債收益率觸及5%關口,顯示通脹預期增強。那麼,2017年12月物價及全年物價走勢呈現什麼特點?對貨幣政策又會有何影響?本專題將展開分析。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從居民消費的角度看,服務業近幾年上升的趨勢仍在持續。因為勞動力供需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勞動力總量在持續下降。現在消費升級的方向使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短期來看,服務業價格還會上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10日公佈的數字,2017年1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8%。

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了0.4個百分點,上述漲幅低於全年3%的目標。

為什麼CPI漲幅放慢?這與食品價格出現新變化有關。根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1月10日的分析,2017年CPI漲幅回落,其中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主要受豬肉和鮮菜價格下降較多影響。但是2017年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1月10日表示,

最近幾年糧食豐收,庫存也比較大,糧食的供應是過剩的,相應其他農產品價格也難上漲。而非食品價格上升快,這與服務價格上升有關。

牛犁認為,因為勞動力供需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口結構變化了,適齡勞動人口總量從2012年開始減少,這幾年可能已經減少了上千萬。“農村剩餘勞動力減少了,服務領域每年需要漲點工資才能招到人。

”牛犁說。

他認為,2018年CPI預期同比漲2%左右,仍有望低於3%的目標。

按照慣例,今年3月兩會公佈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會有2018年物價調控目標。很多機構預計,2018年物價(CPI)調控目標仍會是3%左右,不過全年預計實際漲幅在2%左右,仍低於全年目標。

食品價格下降

資料顯示,2017年12月CPI同比漲幅為1.8%,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但12月食品價格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而從2017年而言,食品價格自2003年以來首次下降,

降幅為1.4%。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劉學智認為,2017年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漲幅較低,從2017年2月以來食品價格一直負增長。

食品價格走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2017年全年氣候相對平穩,蔬菜糧食供應充足;二是部分食品週期性較強,例如豬肉價格迎來下行週期,從5月到10月每個月降幅都超過10%,對物價形成下拉作用。

但是他也指出,2017年食品價格負增長,屬於短期情況。“2017年食品價格低基數將抬升2018年同比增速,2018年豬肉價格可能迎來上行週期,食品價格可能恢復性回升,成為推動2018年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他說。

資料顯示,2017年12月全國鮮菜和豬肉價格分別同比下降8.6%和8.3%,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46個百分點。2017年全年蔬菜價格同比下降8.1%,為十多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此前多年,蔬菜價格也有多次同比下降,比如2002年下降了1.9%,2004年下降了6.1%,2014年下降了1.5%,但是降幅不如2017年。

不過,食品價格和蔬菜價格下降的情況可能難以持續。1月10日,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陳明均表示,2017年蔬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相對來說風調雨順,產量恢復和種植面積都增加了; 一些地方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部分玉米主產區也去種植瓜果蔬菜,供給增多了,所以價格一直處在比較低迷的狀態。

他指出,農業技術提高對蔬菜價格可能會有影響,在三五年後,農業技術的作用會更明顯。“再往後十幾年,勞動力成本提高的趨勢也是不可逆的,也很難說蔬菜生產成本會降低。”

非食品價格漲幅明顯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國CPI中漲幅最明顯的是非食品,另外服務業也漲價明顯。2017年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3.0%。

具體而言,教育服務2017年價格同比上漲3.1%,旅遊服務價格上漲了3.6%,醫療服務價格同比上漲了6.5%,中藥和西藥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5.7%、6%,家庭服務業價格上漲了4.2%。

牛犁認為,從居民消費的角度,服務業近幾年上升的趨勢仍在持續。因為勞動力供需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勞動力總量在持續下降。現在消費升級的方向使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短期來看,服務業價格還會上漲。

“雖然放開了二孩政策,但一時間勞動力的供應還是跟不上。這使得服務業價格仍有上升動力。”他說。

資料顯示,2012年末,中國大陸15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372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45萬人,這是多年來勞動力總量的首次下降,此後每年以三四百萬的速度繼續下降。而這導致服務業勞動力供給不足,從而造成服務業價格上升。

也正是因為如此,CPI籃子中,服務業價格上升將成為未來CPI變動的主要動力。事實上農產品供給也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特別是蔬菜。

陳明均指出,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不管是生產技術還是勞動力成本,對蔬菜生產成本的增加或降低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某項技術有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也還是有一個推廣的過程,因此不會導致蔬菜價格出現峰值或低谷。

陳明均預計,2018年菜價會比2017年會有所回升,因為2017年主要是受2016年的影響,2016年基數比較高,但2017年基數低。

“2017年食品價格低基數將抬升2018年同比增速,2018年豬肉價格可能迎來上行週期,食品價格可能恢復性回升,成為推動2018年CPI上升的重要因素。”他說。

資料顯示,2017年12月全國鮮菜和豬肉價格分別同比下降8.6%和8.3%,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46個百分點。2017年全年蔬菜價格同比下降8.1%,為十多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此前多年,蔬菜價格也有多次同比下降,比如2002年下降了1.9%,2004年下降了6.1%,2014年下降了1.5%,但是降幅不如2017年。

不過,食品價格和蔬菜價格下降的情況可能難以持續。1月10日,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陳明均表示,2017年蔬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相對來說風調雨順,產量恢復和種植面積都增加了; 一些地方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部分玉米主產區也去種植瓜果蔬菜,供給增多了,所以價格一直處在比較低迷的狀態。

他指出,農業技術提高對蔬菜價格可能會有影響,在三五年後,農業技術的作用會更明顯。“再往後十幾年,勞動力成本提高的趨勢也是不可逆的,也很難說蔬菜生產成本會降低。”

非食品價格漲幅明顯

有意思的是,目前中國CPI中漲幅最明顯的是非食品,另外服務業也漲價明顯。2017年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3.0%。

具體而言,教育服務2017年價格同比上漲3.1%,旅遊服務價格上漲了3.6%,醫療服務價格同比上漲了6.5%,中藥和西藥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5.7%、6%,家庭服務業價格上漲了4.2%。

牛犁認為,從居民消費的角度,服務業近幾年上升的趨勢仍在持續。因為勞動力供需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勞動力總量在持續下降。現在消費升級的方向使服務消費快速增長。短期來看,服務業價格還會上漲。

“雖然放開了二孩政策,但一時間勞動力的供應還是跟不上。這使得服務業價格仍有上升動力。”他說。

資料顯示,2012年末,中國大陸15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9372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45萬人,這是多年來勞動力總量的首次下降,此後每年以三四百萬的速度繼續下降。而這導致服務業勞動力供給不足,從而造成服務業價格上升。

也正是因為如此,CPI籃子中,服務業價格上升將成為未來CPI變動的主要動力。事實上農產品供給也受到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特別是蔬菜。

陳明均指出,蔬菜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不管是生產技術還是勞動力成本,對蔬菜生產成本的增加或降低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某項技術有一個歷史性的突破,也還是有一個推廣的過程,因此不會導致蔬菜價格出現峰值或低谷。

陳明均預計,2018年菜價會比2017年會有所回升,因為2017年主要是受2016年的影響,2016年基數比較高,但2017年基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