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人對東北的貢獻很大,當年為何去東北,而不是江南?

說到闖關東,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清朝末期的一種社會現象。

當時,中原地區的百姓前往東北地區討生活。其中山東人佔據了將近一半,為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那麼,山東人外出討生活,為何選擇前往江南,而不是富庶的江南呢?其實,江南雖然富裕,但也有很多的問題。與之相比,東北地區更適合中原百姓。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中原王朝一般都專心經驗中原和江南地區。至於東北地區,即使能進行控制,主要作用也是作為軍事要塞,抵禦北方的各個遊牧民族。這一模式始終沒有改變,在明朝時期,北方邊境分為九邊重鎮,其中就有遼東鎮。在明朝末期,清朝的主要地盤就是東北地區。當時,清朝的首都是瀋陽。不過請注意,作為漁獵民族建立的政權,當時東北地區的人口並不多。

西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開始了長達200多年的統治。

當時,清朝把東北地區當做自己的龍興之地。而且清朝一直有返回東北地區的計畫,因此,清朝高層嚴禁中原地區的百姓進入東北,封關令長達百餘年。在這段時間裡,東北地區的人口很少。

截止鴉☆禁☆片戰爭爆發時,東北地區的總人口也只有300余萬,還不到中原各個大省的零頭。在清朝的末期,天災人禍連接不斷。乾旱水澇連續出現,其他自然災害比比皆是。但朝廷的賦稅越來越重,百姓的生活很難維持。

尤其是北方的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這些地區均人口眾多,土地數量卻是有限的。久而久之,出現了大量的無地百姓。為了討生活,這些人開始外出尋找出路,其中大部分選擇了東北地區。選擇東北地區的原因很多,首先,東北地區的人口少,到達東北之後可以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第二,清朝在東北地區的管理機構比較鬆散,便於到達東北之後的生活。第三就是地理條件,山東地區的百姓前往東北十分方便。

當時,很多山東地區的百姓都是漂洋過海到達東北的。根據資料統計,1840年,山東地區只有300余萬人口。到了1910年,也就是清朝末期,東北地區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800萬。其實清朝也明白已經無力禁止百姓進入東北,在1897年,清朝解除了封關令。到了建國之初,東北地區的人口已經接近4000萬。其中,山東籍達到了1830多萬。所以說,很多東北人的祖籍都是山東。

尤其是清朝解除封關令之後,幾乎每年都有幾十萬山東百姓進入東北。百姓們選擇背井離鄉,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麼,為何沒有選擇進入江南呢?很簡單,江南地區雖然富庶,但是經濟模式已經成型。進入江南之後,很難得到屬於自己的耕地。生活壓力非常大,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清朝對江南地區的管理十分嚴格,想進入江南地區很不容易。

東北地區的人口已經接近4000萬。其中,山東籍達到了1830多萬。所以說,很多東北人的祖籍都是山東。

尤其是清朝解除封關令之後,幾乎每年都有幾十萬山東百姓進入東北。百姓們選擇背井離鄉,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麼,為何沒有選擇進入江南呢?很簡單,江南地區雖然富庶,但是經濟模式已經成型。進入江南之後,很難得到屬於自己的耕地。生活壓力非常大,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清朝對江南地區的管理十分嚴格,想進入江南地區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