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秋收起義90周年,我們都該記得那些歲月的故事

1927年,這是一個我們應該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發生了一起中共黨史軍史上重要的事件——秋收起義。

秋收起義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第一支工農軍隊隨之正式創建,同時我們黨的第一面旗幟也正式誕生,是中國共產黨保存信仰火種、播撒信仰火種的一次重要行動。同時,秋收起義是我們黨在危險境地中保存革命實力、以星星之火醞釀燎原的重要轉折。

秋收起義的特殊性在於這不僅是一場軍隊的行動,

而且有數量眾多的工農武裝力量參加,並且第一次公開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號,是我們党團結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次具體實踐。

查閱資料,我們能夠瞭解這樣一段資訊:

秋收起義,將起義部隊統一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盧德銘任總指揮,余灑度任師長,下轄三個團。第一團從江西修水出發,向長壽街進攻,1927年9月10日佔領了平江縣龍門廠。這時混入起義部隊的邱國軒部乘機叛變。

當第一團路過金坪攻打長壽街時、邱部突然襲擊,致使該團腹背受敵,損失200多人,步槍200多支,團長鐘文璋失蹤,被迫向瀏陽轉移。第二團在安源起義後,進攻萍鄉未克,西進攻占了老關、醴陵,又北進佔領瀏陽。由於部隊麻痹輕敵,1927年9月16日陷入優勢敵人的包圍,部隊被打散,部分突圍脫險,不少人犧牲。第三團於1927年9月11日在銅鼓起義,勝利佔領了白沙鎮,
1927年9月12日又佔領東門市。1927年9月14日敵人兵分兩路包圍第三團,該團被迫向上坪撤退。

秋收起義在開始階段遭受了嚴重挫折,之後及時從進攻大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一個具有重要決定意義的新起點。在這過程中,江西省的修水縣、銅鼓縣,以及萍鄉市都在歷史中被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農村包圍城市”,秋收起義與井岡山道路一樣,都是這一重要思想的起點,

尤其是秋收起義部隊在農村中從小到大地開展遊擊戰爭,為後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今,90年過去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青年恐怕是難以體會當時的艱辛與困難,無法明白當時的危險與壓力。可是,我們黨的歷史同我們國家的命運是休戚與共的,這段歷史應被銘記。

我們要對這個國家瞭解,就要從這些歷史開始。

對於我們的青年來說,到江西修水縣去看看,到江西省銅鼓縣去看看,到那裡的秋收起義紀念館,多聽聽、多瞭解這段歷史,是大有益處的。在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還有一座紀念盧德銘烈士的革命陵園。這些地方都是歷史記憶在時代前行中重要的憑證,只要有人還記得,歷史便不會被忘記。

(作者系江西省青年聯合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周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