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當另一半欣賞其他女性時,你究竟在難過什麼?

1原來,我不曾獨有他

那一晚,我和他借著難得的相聚時光,一起共餐。突然他把手機上的一條朋友圈給我看,是一個女生發表的有他的照片,照片上還有那個女孩和另一個男孩。

他在中間,被美圖搞的很滑稽好笑。原來,女孩是在校大學生,比較優秀,對他有點好感,但理性的他及時地避開了過多的接觸,而是從中撮合女孩與另一個男生。

即便如此,當我看著那個長髮秀美又活潑女孩的模樣,看著連我都不曾試過的有趣照片,以及他無意間言語中流露出的欣賞,心裡卻漾起異樣不舒服的滋味。雖然,他們也只是正常的朋友並坐距離,但不知為何,

在我看來就是那麼親密了,那麼幸福了。就是有種代替了我和他的感覺,也有一種領域被侵入的危機感。我的內心似乎由一開始的好奇輕鬆,突然莫名地滑向一絲洩氣、甚至淡淡的哀傷,讓我有種想推開他,逃離到一個人的角落的衝動。

這種滋味不斷地漫延,

直到觸及那個曾經令我刻骨銘心的執念——他的前女友。當我無意整理到他的過去物品時,打開了那本有他前女友留下隻言片語的同學留言錄,裡面提到了不少他們曾經的身影。看上去,她是個很優秀又漂亮的女孩。當翻到她留下的那段留言時,我徹底無法移動。俏皮的表白文字,手畫有趣的漫畫,可以想像,她是個很有魅力的女生。尤其是上面那麼親昵的稱呼,
那麼毫無掩飾的撒嬌,是我在那時一直都未曾想過也未曾敢做的。我羡慕她的可以坦蕩和隨性,甚至突然間很想變成她。從那後,隱隱約約中,總覺得我和他之前總是隔著什麼,甚至覺得他有時的不體貼、不耐就是因為他對她的眷戀,他對我的不夠愛。

這種執念就這樣忽隱忽現地在我們的磨合中浮潛,讓我始終無法釋懷,無法接受他沒有把全部情感和心思放在這份感情和我身上。

當他身邊出現了類似的女孩時,當他口中流露出一絲欣賞和留戀時,那種不快和心塞的感覺,就會鮮活地浮出,再怎麼努力掩飾都無法遮蓋掉。有時甚至會怨怒他,覺得是他不夠專情,不夠堅定。所以常常莫名地變得沉默、煩躁,對於他的遷就和哄逗,常常無法自控地不領情,然後自責不已。就這樣處於一種矛盾迷茫之中,一面氣憤埋怨他的分心以及自己的無法釋懷,
一面用一堆大道理說服自己接受現實,學會豁達,可結果卻是,一直斷斷續續地處於內心掙扎中,耗散著精力。

2對不起,一直沒有看見你

這樣的感覺讓人很心累,很無助,卻始終找不到對的出口。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在乎,即使表面裝作無所謂,內心對自己說過無數次沒什麼大不了。也不明白,為什麼如此介意卻不敢訴說出來。更不明白,明明知道這樣很傷人傷己,卻無法自拔地選擇最笨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方式回應。太多的不解和無奈,卻不知道也不敢與人訴說。

大概是覺得無人能理解,甚至可能會笑話吧。所以,我常常選擇與自己對話,與閱讀相伴。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心理學中所闡述的“自卑”,似乎突然驚醒了我。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自卑之人容易輕視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自卑的前提是自尊,過度的自尊會導致人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以別人的反應來斷定自我價值。自卑的人可能會為了極力維護自尊而去努力,但同時也會因為不相信自己,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而有所膽怯,不敢去追求目標,不敢表達自我。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害怕挫敗……。”

看著看著,我的腦海中不斷閃過無數畫面:在學校期間,即使對某個男生有好感,卻從不敢有任何親近的表現,甚至會故意敵對。即使比較欣賞哪個同學,很享受與她一起的友誼時光,卻從不肯主動邀約,而總是等待著她來接近自己,需要自己。

當她和別人玩的好時,即使內心很介意,我卻故作無所謂,不在乎,甚至會故意避開她卻從不告知原因。當老師偏愛我,給我好的機會時,我卻習慣躲避,推辭,不願意接受。表面看來是怕麻煩,不屑于這些名利爭奪,如今想來,卻是十足的不自信,害怕失敗後令人失望,甚至打破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好形象……。這曾經的種種,和我當時所經歷的困惑苦悶是如此相似。是的,這一切的真面目,其實就是“自卑,以及自卑所演化的種種變形”。

令我自卑的到底是什麼?於是,我審視了自己一遍。讓自己不滿的有很多,不夠隨性坦蕩,不夠開朗有趣,甚至有時敏感到讓人疲憊等等。第一次這般赤裸裸地審視自我,一種被解剖後的疼卻酣暢淋漓。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我每次氣的不是他,不是別人,在潛意識裡,真正讓我不安和焦慮的,其實是我自身的狀態,我活在與他前女友甚至他身邊其他女性的比較中而不自知。

她們的出現,提醒了我的不夠優秀,也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自卑和害怕。害怕自己被否定,被拋棄,更害怕表達內心的擔憂與可能不被接納的感受後更加被看輕,被討厭。所以常常習慣性地拒絕主動表達,拒絕嘗試。結果是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卻還不自知,繼續重蹈覆轍。

過去,沒有意識到自卑的存在,沒有及時看懂它,也或許是潛意識裡不願意承認這個令人卑微的東西。但它一直深藏其中,以一種令人無法清晰感知卻又莫名恐慌的姿態存在著。如今終於可以直面它,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低訴,勇敢地一點點揭開它的面紗時,反而不再那般錯亂惶恐。因為當你選擇面對而不是逃避時,內心的力量是會更專注,更有利於清晰地思考,篤定地行動的。當你在一團亂麻中找到了源頭所在時,你的心反而是坦然的。因為你至少找到了開始的方向。

順著“自卑”的線頭找下去,它究竟是如何在我身上纏上的呢?心理學中說到,自卑產生的原因有:自我認識的不足,家庭因素,社會文化因素,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細細回憶我的過去,可以說,這幾條因素都沾上了吧。在很小的時候,由於家庭貧困,加上違反計劃生育,作為老二的我被輪流寄養在親戚家。回到自己家後,與父母不親昵,家中姐妹多,家境不好,總覺得父母有所偏心,於是習慣了用懂事勤勞,以獲得長輩們的認可。加上十幾年來,父母不善交流,學業和心理壓力之重,無處宣洩,以及一些性格基因遺傳原因,漸漸的自己便不知不覺成長為如此性格。

如果說,曾經的自己對這一切毫無意識且無能為力,只能任由“自卑”主宰自己的情緒和言行,一直忽視了那個真正的自己。那如今,我已經清醒意識到了一切,並且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調整的能力,便不能再退避,什麼都不做了。一個人最能改變的不是別人或環境,而是自己。自己的認識和思維方式,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承擔。一切情緒和行為的產生,都來源於認識的性質和方向。

當我看清了自身問題後,並不急於鄙夷自己,也不覺得自卑或無能是多麼令人難堪的東西”,它是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是在各種客觀因素作用下無意間尾隨了你很長一段時間而已,只要你看清了它並知道如何應對它,它自會慢慢地遠離你,無法再糾纏。

改變自卑,需要首先正確客觀地認知自我和世界。這個世界,沒有誰是完美的,也沒有人會一無是處,任何人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正如任何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必然理由,只是價值暫時沒被發現。只有認清這個客觀事實,接納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變不足,或專注於發現並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走,一切會向著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也許我的性格存在很多瑕疵,我目前的工作也不是眾人眼中的香餑餑,但是我也看到自己的善於反思和領悟,對語言的敏感性,以及待人真誠的那份坦然。如今的我有一顆更加謙虛向上的心,能夠從身邊人事中不斷汲取力量去改善自己……有了這些自我認可,便更專注於尋找並踏實地走自己的路,努力讓自己在對的路上一點一點地做好,哪怕錯了,也可以勇敢地改,也便不再耗費精力去患得患失。這樣的我,在工作上更主動而積極,與同事相處也更多了一份平和與自信,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生活中逐漸明晰自己的需求,該舍則舍,該取則不輕易放棄。

3守護自己,才能溫暖愛情

漸漸的,也開始明白,留住一份感情的最好辦法,不是裝可憐,不是一味複製他人去取悅去適應對方,更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指責對方,以求令他自責愧疚來彌補或遷就自己。這一切都只會將他推得更遠,直到再也拉不回來。

其實真正安全的感情並非絕對擁有,而是相互依戀卻獨立。一個真正被認可的感情寄託物件也並非要十全十美,而是和我們自己一樣的存在於這個世間的特殊個體。人只有客觀看待並接納自己,才能有無限改善的可能,才能與自己更好地相處,同樣,你的感情寄託物件何嘗不是如此,他也需要你的客觀看待和接納,你們才能讓愛變為享受和力量,否則便是互相折磨的酷刑,煉獄。

其實在我的愛人前女友問題上,以及他會欣賞其他女性的這個事實中,我曾經之所以那樣痛苦,不但是因為我的不自信,患得患失以至於敏感緊張,還因為對他的不夠客觀對待和接納,沒有意識到他的情感和生活需求,他的個體獨立性,而是將他私有化,圈禁了他的情感,不容許他有其他的感情寄託。

欣賞其他女性,是他的權利,被其他女性欣賞並在合理範圍內接觸,也是他實現自我價值和自信心的必然需求。其實,細細回想,我也會欣賞其他男性,甚至偶有關心和體貼,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得到其他男性的欣賞和認可。幾乎沒人可以杜絕這種需要,因為這是人的本能自我保護和價值實現的需要。而我卻將他的這種傾向定為不專情,扣上如此罪名。這是對他極大的否定和打擊。正如我否定了自己後會更加痛苦無措,甚至惡性循環一樣,被我否定的他,又何嘗不會氣餒挫敗甚至氣急敗壞呢。而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彼此越來越遙遠,越來越冷漠。

意識到了這一切後,我開始學會客觀平和地看待這一切。學會肯定並激勵自己,學會堅持和努力,不斷給自己積累信心支撐。也學會欣賞並感謝他所付出的一切,接納自己和他可能存在的不足。有了困惑,彼此坦然相告,不論多麼不可思議,都可以一起叩問其真正而合理的原因。在這樣互相多了一份理解、肯定和感激中,我們越來越獨立的同時,也越來越親密。不得不說,這是叩問內心,以及不斷學習和改變的功勞。正視、接納、尋找辦法,允許自己就這樣,不急不躁,一點一滴地前行,改變著。你會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耳東,曹懷甯心理諮詢工作室專欄作者,准心理諮詢師,一個走在自我成長道路上、叩問心靈深處的探尋者。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2萬名精神科、心理科專家為您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太多的不解和無奈,卻不知道也不敢與人訴說。

大概是覺得無人能理解,甚至可能會笑話吧。所以,我常常選擇與自己對話,與閱讀相伴。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心理學中所闡述的“自卑”,似乎突然驚醒了我。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自卑之人容易輕視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自卑的前提是自尊,過度的自尊會導致人過於在乎別人的評價,以別人的反應來斷定自我價值。自卑的人可能會為了極力維護自尊而去努力,但同時也會因為不相信自己,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而有所膽怯,不敢去追求目標,不敢表達自我。因為他們害怕失去,害怕挫敗……。”

看著看著,我的腦海中不斷閃過無數畫面:在學校期間,即使對某個男生有好感,卻從不敢有任何親近的表現,甚至會故意敵對。即使比較欣賞哪個同學,很享受與她一起的友誼時光,卻從不肯主動邀約,而總是等待著她來接近自己,需要自己。

當她和別人玩的好時,即使內心很介意,我卻故作無所謂,不在乎,甚至會故意避開她卻從不告知原因。當老師偏愛我,給我好的機會時,我卻習慣躲避,推辭,不願意接受。表面看來是怕麻煩,不屑于這些名利爭奪,如今想來,卻是十足的不自信,害怕失敗後令人失望,甚至打破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好形象……。這曾經的種種,和我當時所經歷的困惑苦悶是如此相似。是的,這一切的真面目,其實就是“自卑,以及自卑所演化的種種變形”。

令我自卑的到底是什麼?於是,我審視了自己一遍。讓自己不滿的有很多,不夠隨性坦蕩,不夠開朗有趣,甚至有時敏感到讓人疲憊等等。第一次這般赤裸裸地審視自我,一種被解剖後的疼卻酣暢淋漓。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我每次氣的不是他,不是別人,在潛意識裡,真正讓我不安和焦慮的,其實是我自身的狀態,我活在與他前女友甚至他身邊其他女性的比較中而不自知。

她們的出現,提醒了我的不夠優秀,也喚醒了我內心深處的自卑和害怕。害怕自己被否定,被拋棄,更害怕表達內心的擔憂與可能不被接納的感受後更加被看輕,被討厭。所以常常習慣性地拒絕主動表達,拒絕嘗試。結果是傷了自己,也傷了別人,卻還不自知,繼續重蹈覆轍。

過去,沒有意識到自卑的存在,沒有及時看懂它,也或許是潛意識裡不願意承認這個令人卑微的東西。但它一直深藏其中,以一種令人無法清晰感知卻又莫名恐慌的姿態存在著。如今終於可以直面它,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低訴,勇敢地一點點揭開它的面紗時,反而不再那般錯亂惶恐。因為當你選擇面對而不是逃避時,內心的力量是會更專注,更有利於清晰地思考,篤定地行動的。當你在一團亂麻中找到了源頭所在時,你的心反而是坦然的。因為你至少找到了開始的方向。

順著“自卑”的線頭找下去,它究竟是如何在我身上纏上的呢?心理學中說到,自卑產生的原因有:自我認識的不足,家庭因素,社會文化因素,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細細回憶我的過去,可以說,這幾條因素都沾上了吧。在很小的時候,由於家庭貧困,加上違反計劃生育,作為老二的我被輪流寄養在親戚家。回到自己家後,與父母不親昵,家中姐妹多,家境不好,總覺得父母有所偏心,於是習慣了用懂事勤勞,以獲得長輩們的認可。加上十幾年來,父母不善交流,學業和心理壓力之重,無處宣洩,以及一些性格基因遺傳原因,漸漸的自己便不知不覺成長為如此性格。

如果說,曾經的自己對這一切毫無意識且無能為力,只能任由“自卑”主宰自己的情緒和言行,一直忽視了那個真正的自己。那如今,我已經清醒意識到了一切,並且也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調整的能力,便不能再退避,什麼都不做了。一個人最能改變的不是別人或環境,而是自己。自己的認識和思維方式,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承擔。一切情緒和行為的產生,都來源於認識的性質和方向。

當我看清了自身問題後,並不急於鄙夷自己,也不覺得自卑或無能是多麼令人難堪的東西”,它是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是在各種客觀因素作用下無意間尾隨了你很長一段時間而已,只要你看清了它並知道如何應對它,它自會慢慢地遠離你,無法再糾纏。

改變自卑,需要首先正確客觀地認知自我和世界。這個世界,沒有誰是完美的,也沒有人會一無是處,任何人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優勢,正如任何物都有自己存在的必然理由,只是價值暫時沒被發現。只有認清這個客觀事實,接納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變不足,或專注於發現並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走,一切會向著不一樣的方向發展。

也許我的性格存在很多瑕疵,我目前的工作也不是眾人眼中的香餑餑,但是我也看到自己的善於反思和領悟,對語言的敏感性,以及待人真誠的那份坦然。如今的我有一顆更加謙虛向上的心,能夠從身邊人事中不斷汲取力量去改善自己……有了這些自我認可,便更專注於尋找並踏實地走自己的路,努力讓自己在對的路上一點一點地做好,哪怕錯了,也可以勇敢地改,也便不再耗費精力去患得患失。這樣的我,在工作上更主動而積極,與同事相處也更多了一份平和與自信,不卑不亢,不驕不躁。生活中逐漸明晰自己的需求,該舍則舍,該取則不輕易放棄。

3守護自己,才能溫暖愛情

漸漸的,也開始明白,留住一份感情的最好辦法,不是裝可憐,不是一味複製他人去取悅去適應對方,更不是站在道德制高點批判指責對方,以求令他自責愧疚來彌補或遷就自己。這一切都只會將他推得更遠,直到再也拉不回來。

其實真正安全的感情並非絕對擁有,而是相互依戀卻獨立。一個真正被認可的感情寄託物件也並非要十全十美,而是和我們自己一樣的存在於這個世間的特殊個體。人只有客觀看待並接納自己,才能有無限改善的可能,才能與自己更好地相處,同樣,你的感情寄託物件何嘗不是如此,他也需要你的客觀看待和接納,你們才能讓愛變為享受和力量,否則便是互相折磨的酷刑,煉獄。

其實在我的愛人前女友問題上,以及他會欣賞其他女性的這個事實中,我曾經之所以那樣痛苦,不但是因為我的不自信,患得患失以至於敏感緊張,還因為對他的不夠客觀對待和接納,沒有意識到他的情感和生活需求,他的個體獨立性,而是將他私有化,圈禁了他的情感,不容許他有其他的感情寄託。

欣賞其他女性,是他的權利,被其他女性欣賞並在合理範圍內接觸,也是他實現自我價值和自信心的必然需求。其實,細細回想,我也會欣賞其他男性,甚至偶有關心和體貼,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得到其他男性的欣賞和認可。幾乎沒人可以杜絕這種需要,因為這是人的本能自我保護和價值實現的需要。而我卻將他的這種傾向定為不專情,扣上如此罪名。這是對他極大的否定和打擊。正如我否定了自己後會更加痛苦無措,甚至惡性循環一樣,被我否定的他,又何嘗不會氣餒挫敗甚至氣急敗壞呢。而這樣的結果必然是彼此越來越遙遠,越來越冷漠。

意識到了這一切後,我開始學會客觀平和地看待這一切。學會肯定並激勵自己,學會堅持和努力,不斷給自己積累信心支撐。也學會欣賞並感謝他所付出的一切,接納自己和他可能存在的不足。有了困惑,彼此坦然相告,不論多麼不可思議,都可以一起叩問其真正而合理的原因。在這樣互相多了一份理解、肯定和感激中,我們越來越獨立的同時,也越來越親密。不得不說,這是叩問內心,以及不斷學習和改變的功勞。正視、接納、尋找辦法,允許自己就這樣,不急不躁,一點一滴地前行,改變著。你會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耳東,曹懷甯心理諮詢工作室專欄作者,准心理諮詢師,一個走在自我成長道路上、叩問心靈深處的探尋者。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2萬名精神科、心理科專家為您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