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生只飾演一個角色,致敬第一位周總理特型演員,雙料影帝王鐵成

今天,是敬愛的周總理逝世42周年紀念日,讓我們跟隨《中國文藝》週末版來認識一位元周總理的扮演者,

特型演員王鐵成。王鐵成的本名並非廣為人知,但他扮演的角色卻家喻戶曉,成為了一生只飾演一個角色的表演藝術家,是迄今為止將“偉人周恩來”形象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一個。獲得過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1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時被推舉為“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

王鐵成1936年生於北京,今年81歲,1977年在話劇《轉折》、《報童》中扮演周恩來,公演後轟動全國。1978年,在他42歲那年又在影片《大河奔流》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國銀幕上第一個周恩來的形象。戲裡的王鐵成,將周恩來總理塑造得形神兼備,讓人們對一代偉人充滿了無限崇敬。

戲外的王鐵成,在修養方面也不斷地向周總理學習,具備家國情懷和悲憫之心。

40歲之前,王鐵成在表演事業上籍籍無名,所演的角色“不是匪兵甲就是國民黨兵乙,腰裡還別著一隻雞”。1976年王鐵成和4個演員一起試妝選“總理”,結果大家一看到王鐵成所化妝的“周恩來”,

立馬目瞪口呆,直呼太像了。為了扮演好周總理,王鐵成將周總理的紀錄片看了無數片,認真總結周總理說話走路的特點,從神似上下足了功夫。

1939年7月10日,周總理從馬上摔下來,肘部受傷。當時的醫療條件差,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周總理肘關節的屈伸功能終生受到影響。

從那以後周總理鼓掌是右手心朝上,左手拍右手,一般人握手都是肘關節活動,總理和人握手不是肘關節動,而是肩關節在動。王鐵成注意到這一細節後,自學周總理鼓掌和與人握手的姿勢。

拍周總理晚年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時,

王鐵成因為要呈現周總理生病時的狀態,嘴唇經過化妝處理後,講話不能張太開,為了保持效果王錢成一天滴水未進。雖然每一次拍攝過程都很辛苦,但與現在的特型演員服裝道具都是仿做的相比,王鐵成在拍總理喝中藥戲時就幸運得多。用的玻璃瓶、插在口袋裡的鋼筆、戴的老花鏡、還有那身標誌性的中山裝,都是周總理生前用過的真品。

因為扮演周總理,總理情結相伴王鐵成一生,院子裡滿園的海棠花和客廳裡掛的周總理巨幅畫像,足以證明他對總理的敬仰,更足以表達他對命運賦予他如此光榮角色的感激。生活中的王鐵成風趣、善良、真誠、仗義、樂觀,有著老北京人所有的生活習慣:花鳥魚蟲、琴棋書畫、說學逗唱,無所不會、無所不精。

同時,王鐵成也沒有忘記周總理的博愛精神,一直熱衷於慈善事業。內蒙古雪災,他第一時間捐出了半卡車新棉被、皮褥子;為了貧困山區孩子能有個光明的未來,他出資修建了幾所希望小學;為能讓貧困大學生安心學業,他慷慨解囊;為了殘疾孩子能夠生活得更有尊嚴,他為殘聯捐錢捐物……王鐵成捐出的錢物累計已超過百萬。

從試妝“總理”到蜚聲影壇,從話劇龍套演到大銀幕,從周總理的青年演到老年,幾十年一直圍繞“周恩來”這個人物形象潛心學習、演出,從這個角度來說王鐵成一輩子確實只演了一個角色。

因為扮演周總理,總理情結相伴王鐵成一生,院子裡滿園的海棠花和客廳裡掛的周總理巨幅畫像,足以證明他對總理的敬仰,更足以表達他對命運賦予他如此光榮角色的感激。生活中的王鐵成風趣、善良、真誠、仗義、樂觀,有著老北京人所有的生活習慣:花鳥魚蟲、琴棋書畫、說學逗唱,無所不會、無所不精。

同時,王鐵成也沒有忘記周總理的博愛精神,一直熱衷於慈善事業。內蒙古雪災,他第一時間捐出了半卡車新棉被、皮褥子;為了貧困山區孩子能有個光明的未來,他出資修建了幾所希望小學;為能讓貧困大學生安心學業,他慷慨解囊;為了殘疾孩子能夠生活得更有尊嚴,他為殘聯捐錢捐物……王鐵成捐出的錢物累計已超過百萬。

從試妝“總理”到蜚聲影壇,從話劇龍套演到大銀幕,從周總理的青年演到老年,幾十年一直圍繞“周恩來”這個人物形象潛心學習、演出,從這個角度來說王鐵成一輩子確實只演了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