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九卦|企業危機公關新打法:14條錦囊妙計

九卦姐:朋友圈熱點真是天天有。這個週末,被李小璐和賈乃亮刷屏了。李小璐賈乃亮這次危機,被業內一些好友認為是上了一堂生動的危機公關課。

在他們第一次回應的時候,

槽點很多:這次危機公關很混亂,怎麼這麼多人發聲?首先是PGone發聲,說賈乃亮李小璐是哥嫂,然後是李小璐,賈乃亮,馬蘇等。

危機公關講究的是統一出口,第一波危機公關並沒有控制好輿論,反而還加重了負面的二次傳播。

然而,隨著上週末賈乃亮的道歉發文,立馬反轉,堪稱“教科書級PR案例”。

由此,危機公關的作用可窺見一斑。遇到危機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辦?

沈健老師這篇文章很及時,

總結了危機公關14條錦囊妙計,危機公關除了道歉還能做什麼?值得收藏!

作者:沈健,迪思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品牌傳播中心研究主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員警公共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靠譜君邀您,先思考:

危機公關怎麼防控?

如何處理現代媒體關係?

如何應對話癆CEO?

一、危機勢能防控的兩大陣地

危機勢能防控,即在事件發生之前,

最好讓其別發生。

1.嚴守己方陣地

很多人認為,危機勢能防控的主要陣地是媒體,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媒體一旦報導,資訊的傳播就不再受控制。因此,危機防控的第一陣地是自己的陣地。

因為媒體對於事件的報導,在收集資訊時,並不是直接聯繫企業公關部,

詢問是否有負面新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企業為線索,順著線索找到“苦主”,將“苦主”經歷進行整理編輯,然後聯繫企業公關部,詢問其對該事件的回饋。

媒體的第一視角不是企業,而是企業的陣地,所以針對這一現象,公關部提出了新的打法,叫做“從眼睛盯著媒體,到盯著媒體的眼睛”。這一打法,要求企業要特別做到嚴防死守,防微杜漸。

2.全員公關

事實上,接線客服以及官微的小編,都已經上升到發言人的層面。因為某些新聞採訪,一般都會直接撥打客服熱線,並且將對話進行錄音,如此一來,客服的接線人員就變成了真正的新聞發言人。

所以這些人都應該接受一定的專業訓練,從危機的干預入手,將防線前移。否則小危機處理不當,就會引發大的危機。

具體來說,車企的4S店、連鎖教育機構以及幼稚園等的第一發言人,

比如園長都要經過相關培訓。因為一旦出現危機,記者會直奔現場,如果第一時間不進行回應,場面就會失控,所以根本無法等到公關總監支援。

因此,防控陣線前移並不僅僅是公關部門的工作,而是應該全員參與。

二、引導線民的情緒

如果某事件已經被媒體報導,刪帖毫無效果,因為根本不能刪除乾淨。

必須採取有限干預、積極回應、減少波次的原則去應對。即承認事實,解決事情。

三、如何處理現代媒體關係?

如何處理與跨界媒體人之間的關係,是公關人面對的一大難題。

1.與媒體人進行合作

傳統做法是與媒體單位進行合作,比如315之前與某大媒體進行合作,以減少相關報導。

但現在更通用的做法是與媒體人進行合作,因為媒體人往往會有兩個身份,就算在這個媒體上不進行報導,還可以選擇在另外一個媒體上進行報導。

比如另外一家媒體單位或者自媒體、公眾號等,尤其以個人身份進行報導,是無法管控的。

2.媒體人的選取

將既在傳統媒體活躍又在自媒體上活躍的人,尤其是自媒體、頭條號上活躍的人篩選出來,進行排序。

比如今日頭條、網易自媒體,以及百度影響力前100的本專業自媒體人,逐一排查是否進行了維護。如果還有未維護的人,要抓緊進行維護,否則這個人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你。

3.有區別的對待

A.大咖

大咖,即著名的媒體人。這類人現在寫文章的頻次在降低,但是一旦寫文章,影響力非常大。

對於這類人群,建議用其影響力給以尊崇,平常要給予尊重和敬畏。因為這類人即便平常不說好話,但是關鍵的時候說一句好話或者不說話,都可以保證危機不再加劇。

B.內容極客

這類人群,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上都特別活躍,兩邊都可以發表文章,應該受到特別關注。

建議給其影響力,讓他成為合作夥伴,過去僅把這類人群當做發佈管道,但是經過溝通後發現,這類人群不僅需要金錢,還需要影響力。

影響力的增加就需要知道一些內幕或者獨家的消息,儘管從長遠來講,這類人群將收入更多的金錢,但目前更渴望的是影響力的增加。

比如與公司行業相關的,前50位最核心的跨界自媒體人,既支付金錢也給予獨家報導的機會,與之成為合作夥伴,影響力的提升對於合作雙方都有益處。

C.新銳

新銳,即剛入行的小白記者,建議要影響此類人群的影響力,通俗的說,就是將公司理念,強行灌輸到此類人的觀念裡去。

四、降低新聞的傳播動能

除了要主動與媒體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以外,另一方面還要想辦法降低新聞傳播的動能。

當傳播動能被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後,關係好的媒體會認為該事件的新聞價值不大,而且關係不錯,就會主動放棄報導。

但是如果新聞價值特別高,即便關係好的媒體不進行報導,其它的媒體也會跟進,因為事件本身具有傳播動能。

而一旦關係好的媒體沒有進行報導,尤其在特大問題上,這種行為叫做“漏新聞”,會將該媒體一同拖下水,使得雙方均陷入被動局面。

危機傳播動能主要分為以下幾項:

1.相關性

即該危機新聞和多少人相關。比如一輛車出現了事故,那麼該事件與車主相關。但是如果中外差別對待,那麼該事件就與所有中國人相關。關注的人越多,媒體報導的級別越高。如果全中國都在關注,就會引起央視的重視,進而報導。

所以降低新聞相關性,是公關工作中的一大要點。

2.新聞衝突性

學過新聞傳播的人都知道,新聞要講故事,故事要有衝突,只有衝突才會特別吸引別人的關注。

但是在危機傳播中,公關工作的邏輯恰好相反,最好沒有新聞,將事件及時解決,一次性報導,然後結案。目的就是避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避免公司品牌受到損害。

所以降低新聞的衝突性和故事性,是危機管控中的另一大要點。

3.群體事件新聞價值遠大於個體事件

一件事上升到整個公司,新聞價值會大於個體事件。因此,有必要時要進行切割處理。比如個別員工事件或者個別經銷商店失竊等,引起的關注就會少很多。

4.有視頻和圖片的新聞價值高於文字

最典型的是美聯航事件,所有事件一旦涉及到圖片尤其是視頻,就應該立即提升危機應對策略。如果事件沒有視頻或者圖片爆出,就要想辦法避免視頻或圖片爆出,比如產品出現問題,可以選擇將產品回收,這樣就很難再次拍攝視頻。

注:美聯航事件是指,4·9美國航空公司打人事件是指2017年4月9日下午5:40分,一班由芝加哥飛往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士威爾、編號為UA3411的國內航班,因超額訂票而將一名不願意下機的美籍越南裔(陶大衛在飛機上自稱是華裔)乘客強行拖走。有乘客拍下片段並上載至互聯網,航空公司亦因此遭線民譴責。

五、危機管控3.0

1.危機管控的目的

降低對品牌的損害、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讓小眾關注的危機逐漸趨於平穩,避免出現重大危機。

2.危機管控的4大變數

A.新聞事實

如果涉及到虐☆禁☆童或者食品安全問題,一經爆出就會立即成為重大危機。但如果是一般產品問題,通常都是小眾事件,因為一般產品的使用者都是小部分人使用。

另外,如果新聞事實已經得到解決,或者正在得到解決,公眾的關注度就會下降,也屬於小眾事件。

所以改變新聞事實,降低傳播性是關鍵點。

B.動機及態度

負面新聞已經爆出,那麼負面事件的發生動機是什麼非常關鍵,如果僅是偶然發生,一般不會引起公眾關注。

但如果是商家故意欺騙消費者,或者故意欺負中國人,那麼就會得到所有人的關注。

除動機以外,還有主觀態度,再惡劣的事件,只要處理態度好,比如積極解決,認真面對,一般都會得到消費者或者普通大眾的諒解,繼而降低關注度。

所以一定要封死動機,咬定沒有主觀惡意,並亮明態度,這一點十分關鍵。

C.傳播管道

進入碎片化時代,傳播管道很多,不可能所有傳播管道都去控制,所以必須控制最核心的傳播管道,比如央視新聞、央視315、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核心管道必須特別重視,一般媒體一般控制即可。

D.傳播數量

已經在網上存在的傳播存量,是否刪除的意義不大,因為該看到或者能看到的,其實已經被看到了。

大原則就是能刪就刪,不能刪也不強求。

改變新聞事實,封死動機、亮明態度,控制核心傳播管道,是使小眾事件逐漸趨於平穩的重要方法。

六、危機管控的四大原則

1.系統運行原則

大危機發生時,以公關部一己之力很難扭轉局面,而是應該採用上下成體系的打法。

公關部的責任在於輿情監控、形勢判斷以及提出解決危機的方案,必要時起草聲明,與媒體聯繫,和市場部、互動行銷的新媒體、售後服務、法律部、接線員培訓等幾大部門,進行溝通協調。

不同危機等級要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A.一般危機

如果只談論價格高低或者外形是否好看,這類問題不用處理。

B.中等危機

較為嚴重的服務個案,有可能會上升到媒體危機,需要迅速指導服務個案的企業進行隔離和切割。

C.重大危機

第一類:涉及面廣的瑕疵或者服務政策,比如三星note7、以及海底撈事件。

一旦發生,需要全員參與,並採取最高等級的應對策略。

第二類:極具傳播性的個案,並且帶有視頻和圖片,主要為涉及人身安全、兒童、食品安全等事件。比如攜程幼稚園事件。

一旦發生,應爭分奪秒進行表態。

最主要的是,日常要有危機應對流程,不打混亂的仗,所有部門和人員都應建立體系化管理。

個別公關人員認為自己是背鍋俠,公司裡無論誰做了“壞事”都要自己去善後。但事實是,公關人員要對最高層提出專業意見,並引導最高層作出決策,而不是執行最高層胡做的決定。

2.及時回應、搶奪話語權

A.進入資訊碎片化時代,沉默可能會導致最壞的結果。

這時,有兩種方案可以應對:

方案一:我先說/引導你說

案例:

寶馬預測到會有人提出5系沒有備胎是減配,因此找專業的KOL(注: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先行點評,KOL首先表態,相信寶馬不會為了減配而不安裝備胎,而是因為寶馬5系的車胎為缺氣保用輪胎,缺氣也可以開,因此不需要安裝備胎。

用專業論述定調,提前搶奪話語權。

方案二:爭分奪秒搶第一熱點

B.謠言應對

根據上述公式表達,如果公眾判斷能力很高,謠言基本不會流傳。但是在中國,肯德基的雞有六個翅膀都會被相信,甚至發生過搶鹽等事件,所以不要對公眾判斷能力寄予希望。

面對謠言,有一種打法叫做“把謠言炒熱之前先炒熟”。

案例:

可口可樂殺精的謠言被廣為流傳,並且時不時就會被重新提起。針對此現象,可口可樂故意發佈大量標題帶有“可口可樂殺精”字樣的文章,在百度頭條大量投放。

只要有人搜索,就會看到可口可樂故意發佈的文章,內容全部為專家闢謠。在謠言被炒熱之前先被炒熟,就會阻止謠言後續的傳播。

這也是一種搶奪話語權的方式。

3.不說假話的溝通原則

在所有人都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假話一旦被揭穿,後果十分嚴重。最後不僅企業形象受到影響,就連個人人品也會受到牽連。

雖然假話不能說,但是真話可以選擇不全說,比如只說公司授權可以公佈的內容。

無論怎樣,每句話都應該是真話,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

4.公關危機內容選擇

A.複合傳播理論

企業在發生大危機時,發佈的聲明內容與公眾想要瞭解的內容並不一致,導致公眾不買帳的情況發生。

想要獲得公眾認可,就要想辦法讓聲明內容和公眾想要瞭解的內容進行融合,融合度越高,公眾接受度就越高。

B.信任雷達

想要獲取消費者的信任,要做到4件事情:

第一,專業性,要有專業知識;

第二,同理心;

第三,透明度;

第四,有承諾。

C.內容選擇利益權重

即,站在企業角度還是公眾角度去發聲。

作為大企業一定要站在公眾角度發聲,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站在企業角度發聲,會造成更大的危機。

另外,如果出現傷亡時間,一定要馬上聲明,如果確定是企業責任,必須立刻進行處理和賠償;如果不是企業責任,也要先表達同情,願意提供必要的醫療協助,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事後再進行調查。

七、從媒體溝通到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原則

1.內外口徑一致原則

重大危機發生時,溝通物件絕不僅僅是媒體,還應該包括受影響的客戶、潛在客戶、內部員工、媒體、政府、公眾、投資人、供應商等。所有的溝通都應該堅持內外口徑一致原則。

2.對內溝通

尤其是幾萬人的大公司,內部一旦出現大危機,諸如裁員等,一定要在準備對外溝通的同時做內部溝通。

表明公司的信心和立場,開誠佈公,一次性將所有消息,無論好壞和盤托出,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明確員工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八、四級防控體系

1.大資料全網監控

最容易被媒體報導的案件特徵是:群體事件、影響生命和安全的事件、已經有媒體進行小規模討論的事件。將有可能被報導的事件進行排序,取top5。

2.培訓

針對選取的有可能被報導的案件top5,進行相關人員培訓,包括經銷商、客服中心、400熱線等一線服務實體。因為這些人最有可能成為媒體採訪或者暗訪的對象。

培訓內容,除了針對top5事件的標準話術回答以外,還應該告知培訓物件,如果有人針對這些事件進行詢問,應立即上報公司。

3.官方排查

315期間,質監、工商和消協都會採取一些行動,尤其針對華東地區和大品牌,所以要及時排查並維護關係。

4.媒體排查

九、實戰:如何應對採訪

1.採訪目的

危機中,媒體進行採訪的目的一定對企業非常不利。

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通過壓力,解決問題;

第二點:繼續衝突,擴大影響;

第三點:希望企業說錯話或者不說話。

2.電話採訪

因為電話採訪很有可能在錄音,所以非常危險。主要分兩種情況:

A.冒充客戶投訴

應對措施應為對對方表示同情和重視,傾聽投訴事實,但注意不要重複對方的問題,因為有可能被錄音剪輯,變成變相承認投訴內容。

用標準話術進行回復,請對方來售後服務中心解決問題。如果是記者,來售後服務中心身份就會暴露。

B.亮明記者身份

應對方法也是不要重複對方的問題,用標準話術進行回復,建議對方去售後中心解決問題。

如果是正式採訪的話,請對方留下座機號碼,因為座機號碼可以鑒別對方記者身份的真假。

還可以建議對方發採訪提綱進行內部上報。

3.面對面採訪

如果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對方扛著攝像機直接進來想要採訪。

處理原則為不衝突、不擋鏡頭、不搶話筒,沉著以對。這時應注意,所有人員都不應該擋鏡頭,因為根本擋不住,而且會給別人造成想要掩蓋什麼的誤會。

如果有個別記者的話筒推進帶有冒犯性,不要推擋話筒,採取迅速後退的應對方法,同時告知對方會回答對方提問。

在採訪環境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遠離具有logo標誌的地方,比如前臺,在logo標誌下的發言有可能會對品牌造成損害。

我們可以將對方請到一個專門的、沒有人的會議室做接待,請對方坐下喝水,然後禮貌的請對方出示採訪證件。對對方提出的問題表達同情、重視、歉意和感謝,然後請對方留下聯繫方式。

4.新聞發佈會

有時候新聞發佈會並不是主觀意願要開,因為媒體已經堵上門了,而不得不開。

如果發佈會必須要開,一定要設置議題、指正觀念、澄清事實,而不是坐著讓對方審問。要樹立一種負責任、實事求是和信心十足的形象,明確目的。

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開大規模新聞發佈會,因為100多人以上的新聞發佈會很容易分不清敵我。如果非開不可,最好選擇小型懇談會,邀請大致十家以內的熟悉媒體,確保將資訊原原本本的發佈出去,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全網擴散。

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開大規模新聞發佈會,那麼要提前做好準備,因為企業一把手一定會出現,這時保護CEO為第一要務。

比如準備問答資料、記者准入審核、提問選擇和預埋,時間控制在40分鐘之內。

尤其注意發佈會結束向外走時,有記者會跟上去繼續提問,因為發佈會結束,心情會放鬆,所以很可能回答與之前不一致。因此,發佈會結束後要保護CEO迅速離場。

另外,新聞發佈會的形式也很重要,負面新聞發佈會不一定非要選擇劇院式,因為劇院式本身就帶有對抗性質。

十、如何應對話癆CEO

公關人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老總話太多容易被抓到把柄。

諾基亞對此的應對策略是,所有高管,無論是否身處公關部門,一律接受媒體素質評審和應對媒體培訓。

公關人不能讓高管不說話,但是可以為高管設計一些話術,從影響的廣度和高度兩方面入手。

廣度方面:最窄可以說公司相關領域的內容,再寬一點可以涉及客戶相關的經濟領域,再寬就可以談一談社會領域。

高度方面:最低可以說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往上可以說一些商業模式,再往上可以說理念和趨勢等。

所以針對不同的領導和不同的情況,要設計不一樣的話術,管理領導的言論,具體到哪一位領導應該對哪一塊內容進行發言。這也是公關部存在的價值之一,並且公關部一定要和總裁明確,總裁或者副總裁以上的人是公司天然的發言人,必須承擔代表公司發言的義務。

十一、發言技巧

1.橋式應答法

面對無法回答、或者公司沒有授權回答的問題,說無可奉告顯得尤為心虛,但是又不能說謊,橋式應答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橋式應答法,即換一個說法,搭橋到公司授權可以回答的部分。

2.ABC採訪

A 即answer,必須回答問題。

B 即bridge,使用過渡語。如果問題特別敏感,或者公司沒有授權,就必須使用搭橋方法,搭到可以說的部分。

C 即conclusion,結論,回到關鍵字。無論哪一個問題,回答過後都要回答關鍵字。

十二、是否要和對方纏鬥到底

1.降低波次

很多公關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把事情搞大,讓更多的人關注。

但是波次越多,對品牌的負面損害越大,所以應該儘量降低波次,最好沒有波次。

2.公關目的

公關目的在於為公司減少損失,而不是讓吸引更多的人關注。

3.該不該跟消費者打官司

有時候危機一旦出現,法務部經常會表示,官司能夠打贏,但是官司打贏了,並不意味著真正贏了。

企業與消費者打官司有幾個挑戰要考慮:

挑戰1:公眾的情緒和輿論一般是同情弱者,而不是同情大企業。

挑戰2:即便消費者有錯,媒體也會避而不報,反而盯著企業的漏洞,因為消費者的新聞價值遠低於企業。

挑戰3:媒體喜歡衝突性,打官司正好滿足媒體需求。

挑戰4:打官司將1次負面報導拆分成了多次,立案、庭審、二審、終審,可以多次進行,損害品牌好感度。

挑戰5:與消費者打官司往往被視為對消費者的傲慢。

綜上所述,與消費者打官司要慎重。

十三、該怎樣道歉?

A.受害者

如果企業作為受害者出現,完全不必道歉。比如天災、謠言等,不用道歉,直接澄清即可。

B.事故型

對於偶然出現的事故,強調一直沒有出現過,是偶然事件,且已經得到解決,小道歉即可。

C.錯誤型

採取重塑型傳播策略,直接道歉,表達改正意願。

在資訊爆炸時代,基本上道歉及時,態度端正,再惡劣的事件,兩周內都會恢復平靜。最怕拉鋸戰,來來回回,傷害最大。

1.放輕鬆

2.謠言

微信謠言層出不窮,是很多企業頭疼的事情。

A.以一己之力闢謠

B.技術性闢謠

最近微信新推出了闢謠小程式,即通過科普組織和媒體,對謠言進行闢謠,當謠言被發現後,小程式會直接進行標注,跟著閱讀者進行闢謠。

比如有一個謠言說的是汽車空調散發致癌的苯,謠言一出,果殼網就進行了闢謠,現在只要謠言再起,果殼網的闢謠就會跟進,實現技術上的跟進闢謠。

C.訴諸法律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刪帖毫無效果,因為根本不能刪除乾淨。

必須採取有限干預、積極回應、減少波次的原則去應對。即承認事實,解決事情。

三、如何處理現代媒體關係?

如何處理與跨界媒體人之間的關係,是公關人面對的一大難題。

1.與媒體人進行合作

傳統做法是與媒體單位進行合作,比如315之前與某大媒體進行合作,以減少相關報導。

但現在更通用的做法是與媒體人進行合作,因為媒體人往往會有兩個身份,就算在這個媒體上不進行報導,還可以選擇在另外一個媒體上進行報導。

比如另外一家媒體單位或者自媒體、公眾號等,尤其以個人身份進行報導,是無法管控的。

2.媒體人的選取

將既在傳統媒體活躍又在自媒體上活躍的人,尤其是自媒體、頭條號上活躍的人篩選出來,進行排序。

比如今日頭條、網易自媒體,以及百度影響力前100的本專業自媒體人,逐一排查是否進行了維護。如果還有未維護的人,要抓緊進行維護,否則這個人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你。

3.有區別的對待

A.大咖

大咖,即著名的媒體人。這類人現在寫文章的頻次在降低,但是一旦寫文章,影響力非常大。

對於這類人群,建議用其影響力給以尊崇,平常要給予尊重和敬畏。因為這類人即便平常不說好話,但是關鍵的時候說一句好話或者不說話,都可以保證危機不再加劇。

B.內容極客

這類人群,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上都特別活躍,兩邊都可以發表文章,應該受到特別關注。

建議給其影響力,讓他成為合作夥伴,過去僅把這類人群當做發佈管道,但是經過溝通後發現,這類人群不僅需要金錢,還需要影響力。

影響力的增加就需要知道一些內幕或者獨家的消息,儘管從長遠來講,這類人群將收入更多的金錢,但目前更渴望的是影響力的增加。

比如與公司行業相關的,前50位最核心的跨界自媒體人,既支付金錢也給予獨家報導的機會,與之成為合作夥伴,影響力的提升對於合作雙方都有益處。

C.新銳

新銳,即剛入行的小白記者,建議要影響此類人群的影響力,通俗的說,就是將公司理念,強行灌輸到此類人的觀念裡去。

四、降低新聞的傳播動能

除了要主動與媒體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以外,另一方面還要想辦法降低新聞傳播的動能。

當傳播動能被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後,關係好的媒體會認為該事件的新聞價值不大,而且關係不錯,就會主動放棄報導。

但是如果新聞價值特別高,即便關係好的媒體不進行報導,其它的媒體也會跟進,因為事件本身具有傳播動能。

而一旦關係好的媒體沒有進行報導,尤其在特大問題上,這種行為叫做“漏新聞”,會將該媒體一同拖下水,使得雙方均陷入被動局面。

危機傳播動能主要分為以下幾項:

1.相關性

即該危機新聞和多少人相關。比如一輛車出現了事故,那麼該事件與車主相關。但是如果中外差別對待,那麼該事件就與所有中國人相關。關注的人越多,媒體報導的級別越高。如果全中國都在關注,就會引起央視的重視,進而報導。

所以降低新聞相關性,是公關工作中的一大要點。

2.新聞衝突性

學過新聞傳播的人都知道,新聞要講故事,故事要有衝突,只有衝突才會特別吸引別人的關注。

但是在危機傳播中,公關工作的邏輯恰好相反,最好沒有新聞,將事件及時解決,一次性報導,然後結案。目的就是避免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避免公司品牌受到損害。

所以降低新聞的衝突性和故事性,是危機管控中的另一大要點。

3.群體事件新聞價值遠大於個體事件

一件事上升到整個公司,新聞價值會大於個體事件。因此,有必要時要進行切割處理。比如個別員工事件或者個別經銷商店失竊等,引起的關注就會少很多。

4.有視頻和圖片的新聞價值高於文字

最典型的是美聯航事件,所有事件一旦涉及到圖片尤其是視頻,就應該立即提升危機應對策略。如果事件沒有視頻或者圖片爆出,就要想辦法避免視頻或圖片爆出,比如產品出現問題,可以選擇將產品回收,這樣就很難再次拍攝視頻。

注:美聯航事件是指,4·9美國航空公司打人事件是指2017年4月9日下午5:40分,一班由芝加哥飛往肯塔基州最大城市路易士威爾、編號為UA3411的國內航班,因超額訂票而將一名不願意下機的美籍越南裔(陶大衛在飛機上自稱是華裔)乘客強行拖走。有乘客拍下片段並上載至互聯網,航空公司亦因此遭線民譴責。

五、危機管控3.0

1.危機管控的目的

降低對品牌的損害、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讓小眾關注的危機逐漸趨於平穩,避免出現重大危機。

2.危機管控的4大變數

A.新聞事實

如果涉及到虐☆禁☆童或者食品安全問題,一經爆出就會立即成為重大危機。但如果是一般產品問題,通常都是小眾事件,因為一般產品的使用者都是小部分人使用。

另外,如果新聞事實已經得到解決,或者正在得到解決,公眾的關注度就會下降,也屬於小眾事件。

所以改變新聞事實,降低傳播性是關鍵點。

B.動機及態度

負面新聞已經爆出,那麼負面事件的發生動機是什麼非常關鍵,如果僅是偶然發生,一般不會引起公眾關注。

但如果是商家故意欺騙消費者,或者故意欺負中國人,那麼就會得到所有人的關注。

除動機以外,還有主觀態度,再惡劣的事件,只要處理態度好,比如積極解決,認真面對,一般都會得到消費者或者普通大眾的諒解,繼而降低關注度。

所以一定要封死動機,咬定沒有主觀惡意,並亮明態度,這一點十分關鍵。

C.傳播管道

進入碎片化時代,傳播管道很多,不可能所有傳播管道都去控制,所以必須控制最核心的傳播管道,比如央視新聞、央視315、人民日報、新華社等。

核心管道必須特別重視,一般媒體一般控制即可。

D.傳播數量

已經在網上存在的傳播存量,是否刪除的意義不大,因為該看到或者能看到的,其實已經被看到了。

大原則就是能刪就刪,不能刪也不強求。

改變新聞事實,封死動機、亮明態度,控制核心傳播管道,是使小眾事件逐漸趨於平穩的重要方法。

六、危機管控的四大原則

1.系統運行原則

大危機發生時,以公關部一己之力很難扭轉局面,而是應該採用上下成體系的打法。

公關部的責任在於輿情監控、形勢判斷以及提出解決危機的方案,必要時起草聲明,與媒體聯繫,和市場部、互動行銷的新媒體、售後服務、法律部、接線員培訓等幾大部門,進行溝通協調。

不同危機等級要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

A.一般危機

如果只談論價格高低或者外形是否好看,這類問題不用處理。

B.中等危機

較為嚴重的服務個案,有可能會上升到媒體危機,需要迅速指導服務個案的企業進行隔離和切割。

C.重大危機

第一類:涉及面廣的瑕疵或者服務政策,比如三星note7、以及海底撈事件。

一旦發生,需要全員參與,並採取最高等級的應對策略。

第二類:極具傳播性的個案,並且帶有視頻和圖片,主要為涉及人身安全、兒童、食品安全等事件。比如攜程幼稚園事件。

一旦發生,應爭分奪秒進行表態。

最主要的是,日常要有危機應對流程,不打混亂的仗,所有部門和人員都應建立體系化管理。

個別公關人員認為自己是背鍋俠,公司裡無論誰做了“壞事”都要自己去善後。但事實是,公關人員要對最高層提出專業意見,並引導最高層作出決策,而不是執行最高層胡做的決定。

2.及時回應、搶奪話語權

A.進入資訊碎片化時代,沉默可能會導致最壞的結果。

這時,有兩種方案可以應對:

方案一:我先說/引導你說

案例:

寶馬預測到會有人提出5系沒有備胎是減配,因此找專業的KOL(注: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先行點評,KOL首先表態,相信寶馬不會為了減配而不安裝備胎,而是因為寶馬5系的車胎為缺氣保用輪胎,缺氣也可以開,因此不需要安裝備胎。

用專業論述定調,提前搶奪話語權。

方案二:爭分奪秒搶第一熱點

B.謠言應對

根據上述公式表達,如果公眾判斷能力很高,謠言基本不會流傳。但是在中國,肯德基的雞有六個翅膀都會被相信,甚至發生過搶鹽等事件,所以不要對公眾判斷能力寄予希望。

面對謠言,有一種打法叫做“把謠言炒熱之前先炒熟”。

案例:

可口可樂殺精的謠言被廣為流傳,並且時不時就會被重新提起。針對此現象,可口可樂故意發佈大量標題帶有“可口可樂殺精”字樣的文章,在百度頭條大量投放。

只要有人搜索,就會看到可口可樂故意發佈的文章,內容全部為專家闢謠。在謠言被炒熱之前先被炒熟,就會阻止謠言後續的傳播。

這也是一種搶奪話語權的方式。

3.不說假話的溝通原則

在所有人都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假話一旦被揭穿,後果十分嚴重。最後不僅企業形象受到影響,就連個人人品也會受到牽連。

雖然假話不能說,但是真話可以選擇不全說,比如只說公司授權可以公佈的內容。

無論怎樣,每句話都應該是真話,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則。

4.公關危機內容選擇

A.複合傳播理論

企業在發生大危機時,發佈的聲明內容與公眾想要瞭解的內容並不一致,導致公眾不買帳的情況發生。

想要獲得公眾認可,就要想辦法讓聲明內容和公眾想要瞭解的內容進行融合,融合度越高,公眾接受度就越高。

B.信任雷達

想要獲取消費者的信任,要做到4件事情:

第一,專業性,要有專業知識;

第二,同理心;

第三,透明度;

第四,有承諾。

C.內容選擇利益權重

即,站在企業角度還是公眾角度去發聲。

作為大企業一定要站在公眾角度發聲,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站在企業角度發聲,會造成更大的危機。

另外,如果出現傷亡時間,一定要馬上聲明,如果確定是企業責任,必須立刻進行處理和賠償;如果不是企業責任,也要先表達同情,願意提供必要的醫療協助,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事後再進行調查。

七、從媒體溝通到所有利益相關方的溝通原則

1.內外口徑一致原則

重大危機發生時,溝通物件絕不僅僅是媒體,還應該包括受影響的客戶、潛在客戶、內部員工、媒體、政府、公眾、投資人、供應商等。所有的溝通都應該堅持內外口徑一致原則。

2.對內溝通

尤其是幾萬人的大公司,內部一旦出現大危機,諸如裁員等,一定要在準備對外溝通的同時做內部溝通。

表明公司的信心和立場,開誠佈公,一次性將所有消息,無論好壞和盤托出,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明確員工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八、四級防控體系

1.大資料全網監控

最容易被媒體報導的案件特徵是:群體事件、影響生命和安全的事件、已經有媒體進行小規模討論的事件。將有可能被報導的事件進行排序,取top5。

2.培訓

針對選取的有可能被報導的案件top5,進行相關人員培訓,包括經銷商、客服中心、400熱線等一線服務實體。因為這些人最有可能成為媒體採訪或者暗訪的對象。

培訓內容,除了針對top5事件的標準話術回答以外,還應該告知培訓物件,如果有人針對這些事件進行詢問,應立即上報公司。

3.官方排查

315期間,質監、工商和消協都會採取一些行動,尤其針對華東地區和大品牌,所以要及時排查並維護關係。

4.媒體排查

九、實戰:如何應對採訪

1.採訪目的

危機中,媒體進行採訪的目的一定對企業非常不利。

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通過壓力,解決問題;

第二點:繼續衝突,擴大影響;

第三點:希望企業說錯話或者不說話。

2.電話採訪

因為電話採訪很有可能在錄音,所以非常危險。主要分兩種情況:

A.冒充客戶投訴

應對措施應為對對方表示同情和重視,傾聽投訴事實,但注意不要重複對方的問題,因為有可能被錄音剪輯,變成變相承認投訴內容。

用標準話術進行回復,請對方來售後服務中心解決問題。如果是記者,來售後服務中心身份就會暴露。

B.亮明記者身份

應對方法也是不要重複對方的問題,用標準話術進行回復,建議對方去售後中心解決問題。

如果是正式採訪的話,請對方留下座機號碼,因為座機號碼可以鑒別對方記者身份的真假。

還可以建議對方發採訪提綱進行內部上報。

3.面對面採訪

如果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對方扛著攝像機直接進來想要採訪。

處理原則為不衝突、不擋鏡頭、不搶話筒,沉著以對。這時應注意,所有人員都不應該擋鏡頭,因為根本擋不住,而且會給別人造成想要掩蓋什麼的誤會。

如果有個別記者的話筒推進帶有冒犯性,不要推擋話筒,採取迅速後退的應對方法,同時告知對方會回答對方提問。

在採訪環境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遠離具有logo標誌的地方,比如前臺,在logo標誌下的發言有可能會對品牌造成損害。

我們可以將對方請到一個專門的、沒有人的會議室做接待,請對方坐下喝水,然後禮貌的請對方出示採訪證件。對對方提出的問題表達同情、重視、歉意和感謝,然後請對方留下聯繫方式。

4.新聞發佈會

有時候新聞發佈會並不是主觀意願要開,因為媒體已經堵上門了,而不得不開。

如果發佈會必須要開,一定要設置議題、指正觀念、澄清事實,而不是坐著讓對方審問。要樹立一種負責任、實事求是和信心十足的形象,明確目的。

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開大規模新聞發佈會,因為100多人以上的新聞發佈會很容易分不清敵我。如果非開不可,最好選擇小型懇談會,邀請大致十家以內的熟悉媒體,確保將資訊原原本本的發佈出去,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全網擴散。

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開大規模新聞發佈會,那麼要提前做好準備,因為企業一把手一定會出現,這時保護CEO為第一要務。

比如準備問答資料、記者准入審核、提問選擇和預埋,時間控制在40分鐘之內。

尤其注意發佈會結束向外走時,有記者會跟上去繼續提問,因為發佈會結束,心情會放鬆,所以很可能回答與之前不一致。因此,發佈會結束後要保護CEO迅速離場。

另外,新聞發佈會的形式也很重要,負面新聞發佈會不一定非要選擇劇院式,因為劇院式本身就帶有對抗性質。

十、如何應對話癆CEO

公關人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老總話太多容易被抓到把柄。

諾基亞對此的應對策略是,所有高管,無論是否身處公關部門,一律接受媒體素質評審和應對媒體培訓。

公關人不能讓高管不說話,但是可以為高管設計一些話術,從影響的廣度和高度兩方面入手。

廣度方面:最窄可以說公司相關領域的內容,再寬一點可以涉及客戶相關的經濟領域,再寬就可以談一談社會領域。

高度方面:最低可以說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往上可以說一些商業模式,再往上可以說理念和趨勢等。

所以針對不同的領導和不同的情況,要設計不一樣的話術,管理領導的言論,具體到哪一位領導應該對哪一塊內容進行發言。這也是公關部存在的價值之一,並且公關部一定要和總裁明確,總裁或者副總裁以上的人是公司天然的發言人,必須承擔代表公司發言的義務。

十一、發言技巧

1.橋式應答法

面對無法回答、或者公司沒有授權回答的問題,說無可奉告顯得尤為心虛,但是又不能說謊,橋式應答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橋式應答法,即換一個說法,搭橋到公司授權可以回答的部分。

2.ABC採訪

A 即answer,必須回答問題。

B 即bridge,使用過渡語。如果問題特別敏感,或者公司沒有授權,就必須使用搭橋方法,搭到可以說的部分。

C 即conclusion,結論,回到關鍵字。無論哪一個問題,回答過後都要回答關鍵字。

十二、是否要和對方纏鬥到底

1.降低波次

很多公關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把事情搞大,讓更多的人關注。

但是波次越多,對品牌的負面損害越大,所以應該儘量降低波次,最好沒有波次。

2.公關目的

公關目的在於為公司減少損失,而不是讓吸引更多的人關注。

3.該不該跟消費者打官司

有時候危機一旦出現,法務部經常會表示,官司能夠打贏,但是官司打贏了,並不意味著真正贏了。

企業與消費者打官司有幾個挑戰要考慮:

挑戰1:公眾的情緒和輿論一般是同情弱者,而不是同情大企業。

挑戰2:即便消費者有錯,媒體也會避而不報,反而盯著企業的漏洞,因為消費者的新聞價值遠低於企業。

挑戰3:媒體喜歡衝突性,打官司正好滿足媒體需求。

挑戰4:打官司將1次負面報導拆分成了多次,立案、庭審、二審、終審,可以多次進行,損害品牌好感度。

挑戰5:與消費者打官司往往被視為對消費者的傲慢。

綜上所述,與消費者打官司要慎重。

十三、該怎樣道歉?

A.受害者

如果企業作為受害者出現,完全不必道歉。比如天災、謠言等,不用道歉,直接澄清即可。

B.事故型

對於偶然出現的事故,強調一直沒有出現過,是偶然事件,且已經得到解決,小道歉即可。

C.錯誤型

採取重塑型傳播策略,直接道歉,表達改正意願。

在資訊爆炸時代,基本上道歉及時,態度端正,再惡劣的事件,兩周內都會恢復平靜。最怕拉鋸戰,來來回回,傷害最大。

1.放輕鬆

2.謠言

微信謠言層出不窮,是很多企業頭疼的事情。

A.以一己之力闢謠

B.技術性闢謠

最近微信新推出了闢謠小程式,即通過科普組織和媒體,對謠言進行闢謠,當謠言被發現後,小程式會直接進行標注,跟著閱讀者進行闢謠。

比如有一個謠言說的是汽車空調散發致癌的苯,謠言一出,果殼網就進行了闢謠,現在只要謠言再起,果殼網的闢謠就會跟進,實現技術上的跟進闢謠。

C.訴諸法律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