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四大未解之謎,國人至今仍無法破解

中國這個歷經風霜的古國,在發展改變的過程中發生了太多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無法解釋的謎團。這些謎團從幾千年前一直存在到今天,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畢竟,在那個充滿了限制因素的年代裡,人們的認知水準相對來說遠沒有現今這麼高,所以,很多的事情是無法拿出強有力的證據來解釋的,只能留給後人來解答。

一.和氏璧下落之謎,在中國戰國時期一度成為各國爭搶的寶貝,完璧歸趙後,

應該在後來秦國一統天下後在秦國手上,但是後來和氏璧的下落卻是無從獲知。有人說,秦王破和氏璧,製成傳世玉璽,歷經劉邦、王莽、司馬炎之手,一直傳到後唐,石敬瑭滅後唐,後唐李從珂人玉共焚,從此下落不明;也有人說,和氏璧被作為陪葬品埋在秦陵。

二神農架野人之謎,自西周開始,就有史料記載,有人捉拿野人,向周成王進貢。此後的三千多年時間內,有很多類似野人的記載,例如屈原記載的山鬼。唐代詩人柳宗元記載的“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雖然山鬼具體指的什麼不得而知,但是柳宗元的記載很多人都認為是記載的猩猩。而類似發現野人的地點,也都是在一些開發度較低的原始山林。

而神農架野人事件可以算是最近的一起野人事件了,近乎1000多起的現場目擊,其中還有兩名科考人員的現場證明。經過多年的考察與分析,很多發現與目擊都被證明是弄虛作假,但是有一些現象確實無法解釋。而且,復旦大學教授在1986年的質子活化分析也證明,

這的確是一種很特殊的,不屬於已知物種動物的毛髮,因此命名為“野人”。時至今日,兩種觀點在科學界仍舊有大量的擁躉,事實的真相似乎離人們越來越遠來。

三、西周鎮國之寶——九鼎,九鼎成為西周時期的鎮國之寶,可以說一個國家的象徵,它的製作十分精巧,

是權利的象徵。相傳夏啟收集珍禽異獸、奇異之物,讓工匠將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九鼎象徵九州,反映全國統一和王權集中,相傳了二千多年,有史料記載說九鼎沉沒于彭城泗水之中,而在《史記》中卻說九鼎後來輾轉到秦穆公的手中,很有可能成為秦始皇的陪葬品。

四、長江離奇斷流,一次是西元1342年,一次是1954年1月13日下午4時許,這一現象在此再度出現。

四、長江離奇斷流,一次是西元1342年,一次是1954年1月13日下午4時許,這一現象在此再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