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放療副作用產生的原理及應對方法

出於多個原因,放療會產生副作用。放療這一局部治療的副作用,都可以和另一種局部治療手段--外科手術進行類比,這樣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

1、射線是穿透性的,射線到達體內的腫瘤需要經過皮膚以及其他正常組織和臟器,

其電離輻射也會損傷腫瘤前後的正常組織。

這個副作用是無法完全避免的,可以類比為手術切除體內腫瘤時,必須切開皮膚及其他正常組織和臟器才能到達腫瘤部位進行切除--手術的這種操作也會引起出血、疤痕、感染等併發症和副作用。雖然無法避免,但是質子重離子放療,因為獨特的布拉格峰效應,在這方面的毒副作用會比光子放療要輕。

2、放療時選擇照射的區域通常包括整個腫瘤加上少量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需要照射(治療)正常組織主要是出於如下兩個原因:

放療一個療程一般需要照射多次(平均30次左右),考慮到呼吸和體內器官的正常運動造成的身體移動,經歷了一定的照射次數後,也可能會改變腫瘤(相對於加速器)的位置,因此範圍需要外擴。這點也很外科手術類似,

患者一般接受一次手術,但是外科醫生無法100%按照CT/MRI等影像中呈現的腫瘤形狀和大小進行切除。同時為了避免切破腫瘤造成腫瘤播散,外科醫生也需要將切除的週邊外擴。

減少癌細胞擴散到腫瘤旁正常組織(稱為局部微擴散)造成復發的可能性--這一點也和外科手術類似,外科手術同樣需要這麼做防止微擴散和微轉移。

上圖中GTV大體腫瘤靶區是實際的腫瘤範圍,但是考慮到局部微擴散/微轉移的影響,以及實際上多次放療過程中的身體移動、呼吸運動等因素,實際上放療的區域是PTV計畫靶區,比腫瘤實際範圍要大。這只是一個大致圖示說明這幾個概念,實際上PTV不會比CTV大這麼多。每種腫瘤根據臨床放療指南都有明確定義的GTV/CTV/PTV。

3、不同科室的放療質控、放療醫生和物理師的水準會影響對腫瘤和正常組織的照射劑量和範圍,引起副作用。這點如果和外科手術類比,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不同醫院外科醫生和麻醉師等的經驗和水準都會有差異,而且有些醫院差異巨大。同樣的患者在不同醫院接受外科手術,出現的併發症和副作用的類型,以及嚴重程度差別也很大。

在這個問題上,北上廣的一流醫院和外地醫院在外科手術的差距有多大,

那麼放療的差距就會同樣的大,甚至有可能不同醫院放療的差距更大,因為我國放療整體起步比較晚。

以下我們就一些常見的局部反應一一瞭解相應的處理措施。

1. 皮膚反應:放療開始後兩到三周,患者在放療區皮膚會出現乾燥、色素沉著、燒灼感、脫毛、皮膚脫屑、發癢,嚴重的甚至出現水泡破潰。這就要求患者從放療開始時就要非常小心的對待放療區皮膚,要穿著純棉寬鬆的衣服,保持放療區皮膚的清潔乾燥,避免在放療區皮膚使用肥皂、沐浴液等,不能搞摩擦或者抓撓敏感部位,不要使用過燙的水。如果未經過醫生同意,不要在放療區皮膚自行塗抹各種藥粉、藥膏及護膚霜,不要讓放療區的皮膚在陽光下暴曬。如果出現破潰,也無需過分緊張,醫生會針對局部情況採取相應措施避免感染及促進癒合。通常注意以上幾點嚴重的皮膚反應出現幾率則會大大減少,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而頭部放療後的脫髮大部分會重新再長出來。

2. 口腔粘膜反應:口腔及咽部的粘膜如果位於放療區內,多數會出現急性的口腔及咽喉粘膜反應,通常表現為口腔粘膜的紅腫、潰瘍、味覺改變、疼痛、咽下困難等,部分會出現牙齦腫脹,後期出現齲齒。唾液腺受放射線照射後,會出現口幹,口腔淨化功能下降,這些症狀在頭頸放療患者中非常常見。建議患者在放療前進行口腔檢查,清潔牙齒,處理齲齒及鬆動牙齒。放療過程中及放療後多用鹽水漱口,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進食辛辣、油炸、過硬及過燙食物。如果出現進食疼痛,可進食半流質及流質食物。禁煙酒及檳榔,儘量保證適當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如果出現嚴重的反應,醫生會應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上措施通常可以減輕放療後的口腔粘膜反應。

3. 放射性肺炎:當一定體積的肺組織受到相當量的放療劑量後,會出現咳嗽咳痰發熱及呼吸困難,症狀輕重不一,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為誘因。所以放療前要檢查肺功能,制定適宜的放療劑量很重要。放療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保暖勿受涼多做深呼吸功能鍛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

4. 放射性食道炎:食道接受放療後的兩到三周會出現胸骨後的燒灼感、吞咽困難等放射性食道炎症狀,患者從開始放療,應避免進食過燙過硬過辣食物以減少對食道粘膜的刺激。少食多餐緩慢進食,注意蛋白質、維生素及熱量的攝入。如症狀非常明顯,亦可以通過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來減輕粘膜的炎性反應及水腫並適當予以靜脈內補充營養。

5. 放射性胃腸炎:胃的急性反應通常有厭食噁心嘔吐,嚴重者會有胃出血穿孔。急性腸道反應通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次數增多等,而放射性直腸炎有明顯的裡急後重、粘液血便及大便疼痛,嚴重的會出現腸管狹窄、穿孔。在儘量控制胃腸劑量的同時,患者應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嚴禁喝酒。可適當進食蜂蜜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根據情況應用開塞路通便。

6. 放射性膀胱炎:當進行盆腔放療時,出現的放射性膀胱炎,主要症狀為下腹疼痛、排尿不暢、尿頻尿急、血尿尿痛等,通常可以控制,待放療結束後可自行恢復正常,患者應多喝水並且在放療前保持膀胱的充盈可以減少膀胱的照射體積。

以上是放療過程中常見的一些早期局部反應,還有人體一些非常重要的器官,如心臟、肝、腦、脊髓、腎臟、眼睛等,包括以上出現早期反應的組織,通常可以耐受一定的劑量,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如果超出了可耐受的範圍,則常常出現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損害,常常表現為放療結束後幾個月或者幾年,即晚期損傷。所以放療必須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把周圍正常組織的劑量控制在可以耐受的範圍內,如果情況允許,盡可能採取精確放療,如現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正廣泛採取的適形、調強放療,在保證腫瘤組織所必須的治療劑量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減輕放療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品質。還有,如果明確診斷後可根據病情採取手術、化療、生物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以達到更加的治療效果。目前突飛猛進的放療技術水準的發展及臨床經驗的積累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合理的應用這種治療手段配合相應的處理措施使之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歡迎關注腫瘤好醫生公眾號,更多好文與您分享!

要穿著純棉寬鬆的衣服,保持放療區皮膚的清潔乾燥,避免在放療區皮膚使用肥皂、沐浴液等,不能搞摩擦或者抓撓敏感部位,不要使用過燙的水。如果未經過醫生同意,不要在放療區皮膚自行塗抹各種藥粉、藥膏及護膚霜,不要讓放療區的皮膚在陽光下暴曬。如果出現破潰,也無需過分緊張,醫生會針對局部情況採取相應措施避免感染及促進癒合。通常注意以上幾點嚴重的皮膚反應出現幾率則會大大減少,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會消除,而頭部放療後的脫髮大部分會重新再長出來。

2. 口腔粘膜反應:口腔及咽部的粘膜如果位於放療區內,多數會出現急性的口腔及咽喉粘膜反應,通常表現為口腔粘膜的紅腫、潰瘍、味覺改變、疼痛、咽下困難等,部分會出現牙齦腫脹,後期出現齲齒。唾液腺受放射線照射後,會出現口幹,口腔淨化功能下降,這些症狀在頭頸放療患者中非常常見。建議患者在放療前進行口腔檢查,清潔牙齒,處理齲齒及鬆動牙齒。放療過程中及放療後多用鹽水漱口,早晚用軟毛牙刷刷牙,避免進食辛辣、油炸、過硬及過燙食物。如果出現進食疼痛,可進食半流質及流質食物。禁煙酒及檳榔,儘量保證適當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如果出現嚴重的反應,醫生會應用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上措施通常可以減輕放療後的口腔粘膜反應。

3. 放射性肺炎:當一定體積的肺組織受到相當量的放療劑量後,會出現咳嗽咳痰發熱及呼吸困難,症狀輕重不一,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為誘因。所以放療前要檢查肺功能,制定適宜的放療劑量很重要。放療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保暖勿受涼多做深呼吸功能鍛煉,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

4. 放射性食道炎:食道接受放療後的兩到三周會出現胸骨後的燒灼感、吞咽困難等放射性食道炎症狀,患者從開始放療,應避免進食過燙過硬過辣食物以減少對食道粘膜的刺激。少食多餐緩慢進食,注意蛋白質、維生素及熱量的攝入。如症狀非常明顯,亦可以通過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來減輕粘膜的炎性反應及水腫並適當予以靜脈內補充營養。

5. 放射性胃腸炎:胃的急性反應通常有厭食噁心嘔吐,嚴重者會有胃出血穿孔。急性腸道反應通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次數增多等,而放射性直腸炎有明顯的裡急後重、粘液血便及大便疼痛,嚴重的會出現腸管狹窄、穿孔。在儘量控制胃腸劑量的同時,患者應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嚴禁喝酒。可適當進食蜂蜜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根據情況應用開塞路通便。

6. 放射性膀胱炎:當進行盆腔放療時,出現的放射性膀胱炎,主要症狀為下腹疼痛、排尿不暢、尿頻尿急、血尿尿痛等,通常可以控制,待放療結束後可自行恢復正常,患者應多喝水並且在放療前保持膀胱的充盈可以減少膀胱的照射體積。

以上是放療過程中常見的一些早期局部反應,還有人體一些非常重要的器官,如心臟、肝、腦、脊髓、腎臟、眼睛等,包括以上出現早期反應的組織,通常可以耐受一定的劑量,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如果超出了可耐受的範圍,則常常出現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損害,常常表現為放療結束後幾個月或者幾年,即晚期損傷。所以放療必須在治療腫瘤的同時把周圍正常組織的劑量控制在可以耐受的範圍內,如果情況允許,盡可能採取精確放療,如現在湖南省腫瘤醫院正廣泛採取的適形、調強放療,在保證腫瘤組織所必須的治療劑量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減輕放療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品質。還有,如果明確診斷後可根據病情採取手術、化療、生物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手段以達到更加的治療效果。目前突飛猛進的放療技術水準的發展及臨床經驗的積累讓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合理的應用這種治療手段配合相應的處理措施使之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歡迎關注腫瘤好醫生公眾號,更多好文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