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北最大的城市,千年帝都,西安為何再也沒有成為首都?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城市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

那就是長安和洛陽。長安就是現在的陝西省會西安,西安目前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城市。曾經做過千年的帝都,但是從宋朝之後的歷代王朝,為何都沒有選擇西安。其實這其中既有經濟原因,也有地理和軍事原因。那麼,西安為何沒有成為首都的可能呢?其實,歷史上很多人都進行了常識。

從漢朝開始,西安就成為了漢帝國的首都。從地理上來看,西安位於關中平原之中,周圍則是山嶺。這足以保證首都的安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肯定是先自保,然後在逐步開疆拓土。從軍事和地理條件來說,西安的地理條件好於其他任何人城市。當然,這是在農業社會下的結論。在庚子戰爭期間,慈禧太后沒有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而是選擇了逃往西安。

這也是因為西安足以保證安全,由此可見,這是得到大家公認的。

但西安有一個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糧食供應。在古代省會,糧食的產量很低。雖然位於關中平原,但是關中出產的糧食無法養活京師那麼多人。根據計算,無論是漢長安,

還是唐長安,城內都有幾十萬人。從西漢後期開始,朝廷已經開始從各地調運糧食。但是由於運輸量有限,到了唐朝,唐朝皇帝乾脆搬到了洛陽。因此,唐朝實際上有兩個首都。明朝初期,朱元璋曾經計畫遷都到西安,也是因為運輸問題最終作罷。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經濟投入,幾乎歷朝歷代,西安城都會遭受戰火。新建立的王朝,如果要定都西安,就必須向投入大批的資金重建長安。但是天下剛剛平定,很多王朝根本沒有這個財力。當年的漢光武帝劉秀就是這樣,他沒有足夠的財力。明朝初期,朱元璋也有這個顧慮。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在唐朝時期,作為首都,長安城的占地面積有84平方公里。到了明朝,僅僅是一個省會,

西安城的占地面積只有11平方公里,同時期的京師卻有62平方公里。

由此可見,建設首都需要大量的經濟投入。一個王朝剛剛建立時,基本上都沒有這個財力。當然了,凡事總有例外。朱棣造反成功以後,一心要把首都遷到北平,那是他的老根據地。當時幾乎把明朝花的山窮水盡,最終,明朝完成了遷都。由此可見,西安沒有能夠再次成為首都,既有經濟問題,也有軍事和地理問題。其實,成為首都也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近代。

在抗戰期間,日本軍隊有一個龐大的計畫。從中原打進關中,然後南下佔領四川地區。在洛陽已經失守的情況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安、寶雞等地都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在建國的初期,西安曾經是12個直轄市之一。那會,陝西的省會在寶雞。但是隨著新一輪的區域劃分,陝西被取消了直轄市地位,重新成為了陝西省會。

最終,明朝完成了遷都。由此可見,西安沒有能夠再次成為首都,既有經濟問題,也有軍事和地理問題。其實,成為首都也未必是好事,尤其是近代。

在抗戰期間,日本軍隊有一個龐大的計畫。從中原打進關中,然後南下佔領四川地區。在洛陽已經失守的情況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安、寶雞等地都駐紮了大量的軍隊。在建國的初期,西安曾經是12個直轄市之一。那會,陝西的省會在寶雞。但是隨著新一輪的區域劃分,陝西被取消了直轄市地位,重新成為了陝西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