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公佈,一起走近得主王澤山、侯雲德!

本文綜合:人民日報、光明網等

今天,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

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下面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兩位元科學家。

王澤山院士

年過八旬的王澤山,一生專注於研究火炸藥,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

1935年,王澤山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1954年,他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選擇了當時最冷門的專業——火炸藥。

進了火炸藥班級,王澤山才發現只有自己是自願選擇這個專業的。“那時候一般人都不選陸軍,更不選火炸藥。”但王澤山很滿意自己的選擇,並以此為終身使命。在他看來,火炸藥是一個國家國防力量的重要體現。高性能的火炸藥是提升導彈、火箭、火炮等武器彈道性能的先決條件。“離開它,常規武器和尖端武器都難以發揮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內火炸藥的生產和研究都十分落後,“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走在國際的前列,而且必須走在前面!”經過20多年的埋頭苦幹,上世紀80年代,王澤山率先攻克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多項關鍵技術,將這些具有很大安全隱患和環境風險的“危險品”,變成了二十多種暢銷國內外的軍用和民用產品。

他也因此獲得了199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從80年代到90年代,他又鑽研起怎麼降低武器對環境溫度敏感性的問題,

並憑藉這一在當時國際上難以攻克的尖端技術,獲得了1996年唯一一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那一年,他已經61歲。

“功成名就”後,已到退休年齡的王澤山又一頭鑽進了提高新一代武器遠射程、高射速等火炸藥的研究中。當時,美、英等多國科學家曾聯合開展相關研究,最終由於無法突破技術瓶頸,研究被迫中斷。但王澤山堅持了下來,一埋頭,

又是20年!

經過不斷創新實踐,2016年,王澤山帶領團隊終於攻克了這一國際軍械領域長期懸而未決的難題。通過實驗驗證,我國火炮在應用了他的技術後,射程能夠提高20%以上,或最大發射超載有效降低25%以上,彈道性能全面超過其他國家的同類火炮。

侯雲德院士

年近九旬的侯雲德,是我國分子病毒學和基因工程藥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導建立了舉國體制協同創新的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

成功應對了近十年來國內和國際數次的重大傳染病疫情。

侯雲德,1929年在江蘇常州出生,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1955年,侯雲德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七年制,1962年被原蘇聯醫學科學院破格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回到祖國後,他歷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等職。

他從事科研工作60余年間,曾率先研發出中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應用於上千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

此外,他率領團隊成功應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製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注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注射2劑”的專家共識。

協力廠商評估表明,得益於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中國減少2.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人民幣。

在侯雲德主導下,中國已建立“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綜合防控網路體系”,實現了72小時內鑒定152種已知病毒、147種已知細菌以及新病原檢測確認和篩查。

“雙鬢添白髮,我心情切切。願將此一生,貢獻四化業。”侯雲德曾賦詩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獄”大門前,守護著萬千黎民的安康。

兩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實至名歸,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國之瑰寶!

最後,讓我們一起祝賀這兩位了不起的科學家!

回到祖國後,他歷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等職。

他從事科研工作60余年間,曾率先研發出中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應用於上千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

此外,他率領團隊成功應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製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注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注射2劑”的專家共識。

協力廠商評估表明,得益於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中國減少2.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人民幣。

在侯雲德主導下,中國已建立“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綜合防控網路體系”,實現了72小時內鑒定152種已知病毒、147種已知細菌以及新病原檢測確認和篩查。

“雙鬢添白髮,我心情切切。願將此一生,貢獻四化業。”侯雲德曾賦詩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獄”大門前,守護著萬千黎民的安康。

兩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實至名歸,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國之瑰寶!

最後,讓我們一起祝賀這兩位了不起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