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問西東》他們擁有真正的芳華,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善良

距離電影《無問西東》殺青,已經過去5年。對於飛速發展的中國來說,5年可以改變很多事情,比如隨著數位技術革新,國內洗印廠不斷關閉,《無問西東》極有可能是最後一部國產膠片電影。

比如電影裡的5個主角——章子怡張震黃曉明王力宏陳楚生,在這幾年裡一一結婚生子。《無問西東》也可能是最後一部記錄他們青春年代的電影。

5年之後再上映,對於普通的電影來說就是過了保質期,基本上是廢了;可《無問西東》卻像深埋地底的遠古珍寶,一朝出土重見天日,愈發歷久彌新。故事橫跨四個時空,記載的是幾代中國人的青春,比馮小剛的《芳華》更像芳華。

開篇的張震離我們最近,他是公司總監,風華正茂,西裝革履,用黑莓手機——5年前的精英標配。他正忙於一個奶粉廣告案的策劃,圍繞安全問題大做文章。而這背後卻是現代職場的爾虞我詐,人情涼薄。

於是父母輩總是懷念那個紅色年代,他們身邊一定也有過一個紮著馬尾小辮的章子怡,

穿一襲蘇式花布短裙,是眾人裡最美的女孩,可惜那時美女不吃香,是“資產階級小姐做派”。昨天是眾星捧月,今天就站上了批鬥台。

讓我想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小城裡最美的女人被迫做了軍妓,戰後被拎上街頭圍毆,

剃了陰陽頭。我們永遠無法揣摩人能有多壞,正如我們也無法想像人會有多無私,中國曾出現過西南聯大這樣一個奇跡,在茅屋陋捨下,在日軍炮火裡,這所臨時籌建的大學幾乎吸納了全國最頂尖的精英,就連沈從文都是那裡學歷墊底的。

我一度好奇,在如此缺錢的情況下,是什麼讓這些學者大拿們堅持了下來?看到《無問西東》裡重建的西南聯大,隨便找個土坡就能當一個課堂。

在敵方飛機的轟鳴聲裡,白髮蒼蒼的老教授仍氣定神閑地吟誦楚辭,學生們聚精會神圍坐著傾聽。我突然明白過來,在亂世之中能自由地翱翔於學術天地是種多麼奢侈的幸福,再多錢也買不到。

中國人總是多災多難的,一度走入絕境,

可絕境裡又不是全無希望的,希望源於人們心底的善良。這正是《無問西東》題旨所在。

在最黑暗的歲月裡,中國有清華大學,引領著最優秀的年輕人照亮未來;日本人來了,就先偏安西南一隅,保留下中國文化的種子,留待日後復興。

有人專心學問,也有人棄筆從戎,能挽救多少孩子就挽救多少孩子,誰能想到這些孩子裡能出一個大學生,為祖國的核事業付出青春,掉光了滿頭秀髮。他唯一的訴求只是給心愛的女人寄去一盒銀杏葉裹著的雪花膏。

又有誰能想到,正是這一代人的無私奉獻感染到了後來的張震,讓他終於在險惡商戰中選擇了善良。在奶粉的各種賣點中選擇了安全。

我想起幾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或許給了導演靈感,放到了電影裡;而今天的我們正在討伐“性侵兒童”,從奶粉安全上升到身心健康。不能不說沒有進步。

想到這裡,心裡也漾起一股暖流,原來善良真的還在。

他唯一的訴求只是給心愛的女人寄去一盒銀杏葉裹著的雪花膏。

又有誰能想到,正是這一代人的無私奉獻感染到了後來的張震,讓他終於在險惡商戰中選擇了善良。在奶粉的各種賣點中選擇了安全。

我想起幾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或許給了導演靈感,放到了電影裡;而今天的我們正在討伐“性侵兒童”,從奶粉安全上升到身心健康。不能不說沒有進步。

想到這裡,心裡也漾起一股暖流,原來善良真的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