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權謀經典教材:春秋戰國(連載2)

春秋戰國

必須先科普一下“春秋戰國”這個理解困難的歷史概念,

為什麼說困難呢,因為歷史記載的事件太多,一些基本概念,既使你是高級知識份子,見了也頭疼。隨便說幾個:犬戎;褒姒;東周,西周,東周列國,春秋,春秋戰國。

史料也有點亂,有孔子增補過的《春秋》,西漢劉向的《三國策》,還有司馬遷的《史記》。

反正,對於我本人,在中學時期上歷史課來說,這一段內容,就是無比糟心的記憶。

一些名辭無法理解,姓氏的字也生僻,國家也小,

小到難以置信和我當時心目中的國家概念完全不同。所以,不科普一下,不光是中學生,高級知識份子,只要非文史專業的,都會有春秋障礙症。

各位不要急哈,要理解權謀,先瞭解歷史,先搞懂故事詳情。從歷史中學權謀,有我給你通俗的解釋,大家權謀和歷史,一舉兩得!

先解釋“犬戎”:

犬戎,是指當時周朝東邊的都城鎬京西北邊界一帶的遊牧民族!

犬:為什麼會叫這麼個難聽難理解的名字呢?沒有準確的答案,

只能推測:據史料推測,這一些遊牧民族有的以狼這種吃牛馬羊的動物為圖騰。旗幟上畫個碩大狼,這是古代人無奈的選擇:怕什麼就供奉什麼,比如我們也有雷神,雨神,水神,一個道理,怕什麼就供奉它,祈求它不要亂來!周朝的人們看到這些民族時,記憶最深最明顯的標誌就是這個繡著狼的旗幟。就把它叫為犬類!或許還因為民族岐視,故意貶低為犬,
明明可以叫做狼戎嘛!

戎:“戎”、“絨”、“羢這三字,有共同的“戎”,說明了戎是一種利器,類似剪刀,可以確切地理解,它肯定就是剪刀。最初的作用的剪羊毛!在鎬京看來,這些遊牧民族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戎。

後來,戎字在漢字中泛指冷兵器。戎馬一生。。。。。。從字型上可以看出來,確實就是武器!

商代起,當時的華夏民族就有組織地週期性發起對周圍遊牧民族的定期打擊行動,主要止的是邊防(史稱減丁戰爭,目的是為了定期減少遊牧民族人口,降低潛在威脅)。這一過程是有組織的武裝力量對付無組織的牧民群體,應該是占絕對優勢的,類似近代的剿匪!可能為了師出有名,當時“匪”字應該還沒有創造出來,無法叫犬匪,就把這一類少數民族冠以一個貶低的,

難聽的,名字,就叫“犬戎”吧!

久經打擊之後,犬戎久戰成精,也學會了戰略戰術,為了自保,也一定會自發組織武裝力量,到東周時,犬戎已經被華夏民族煆造成一支勁旅,地地道道的西北野戰軍,已然成為西北邊境虎視眈眈的心腹大患。

商周時期是沒有什麼邊境貿易的,華夏和犬戎邊境貿易的主要形式是跨境打擊和掠奪,通俗地說就是武裝搔擾,需要什麼搶什麼!也沒有什麼固定邊界,武器就是丈量邊界的唯一有效工具!

接下來,中華文明史上最早、最傳奇、排行榜絕對第一位的、禍國殃民的美女登場了;她叫“褒姒”拼音讀作:bāo sì

。她的出場,揭開了春秋亂世的華麗篇章!

褒姒劇照

下集明天此時見!

需要什麼搶什麼!也沒有什麼固定邊界,武器就是丈量邊界的唯一有效工具!

接下來,中華文明史上最早、最傳奇、排行榜絕對第一位的、禍國殃民的美女登場了;她叫“褒姒”拼音讀作:bāo sì

。她的出場,揭開了春秋亂世的華麗篇章!

褒姒劇照

下集明天此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