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包頭第一座圖書館的百年書香:武人機緣捐建,卻開一代文風

民國年間,綏遠的各個城鎮都還是一片店肆作坊、趕車叫賣的情景,但在薩拉齊,一座歐式建築風格的圖書館已然挺立在街衢中央。這座內蒙古地區最早建立的公共圖書館,
使崇文重教的風氣在當時成蔚然之觀。

士紳妙計,罰款變書館

薩縣圖書館的建立,和馮玉祥的部隊有關。近代中國,軍閥總是扮演不太光彩的角色,但是現在看來,很多事情要感謝這些略顯粗魯的武人。

1925年,在北京失利的馮玉祥部隊沿平綏鐵路向西退去。

馮玉祥名義上被委任為西北邊防督辦,其實是走投無路被逼上了西北的荒涼之地。他的潰軍一路向西,來到了薩拉齊。在這座城市及周邊的農區,部隊開始了休整。說是休整,其實是餓得實在不行,找個地方混口飽飯。潰軍中的一些士兵趁機開小差,把手裡的槍 支換了銀元,逃之夭夭,助長了薩拉齊地區土 匪的猖獗。

薩拉齊城內駐紮著馮部的一旅人馬,旅長名叫孫良誠。

薩拉齊多是走西口出來的漢子,個個都是硬骨頭,軟了慫了沒活頭。他們見潰軍不成體統,便故意在上交的馬料裡摻拌砂土,克扣分量。孫良誠盛怒之下,叫部隊**上膛,要罰摻雜的商家三千大洋。

局面就這麼僵住了,一方是帶 槍的駐軍,另一方是地方的商民。但老薩拉齊人能被這點事難住?地方上的士紳趙水亭、任和卿、丁紹先、白鏡潭等私下裡商議:該怎麼辦才能既顧及了孫良誠的臉面,

又讓他痛快的把錢吐出?

到究是讀書人點子多,他們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能讓這一尷尬的局面扭轉為萬分光彩的好事。這些人找到孫良誠,說薩縣的風氣已開,民眾讀書求知的欲望很強烈,但是街面上的書攤小肆很不解渴,如果在您的主持下能建起一座像樣的圖書館,那麼不光薩縣的老百姓要感謝您,周邊地區的大小官員也都會豎大拇指,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好事呀!

孫良誠轉念一想,興辦文教事業確是一樁好事,如果真有史官給記上那麼一筆,咱這名字還流芳百世哩!他大手一揮,說這圖書館必須建,還要建的大氣一點,來個洋式的!地段就在薩拉齊城的最中間!白鏡潭等士紳還給了他一個臺階,說薩縣舊日倉房坍塌之木料、磚石堆置閒棄,何不廢物利用,說出去也好聽點。孫良誠一拍即定,馬上動工。很快,一幢歐洲建築風格的薩縣圖書館在城中落成(今匯元商廈附近)。

《薩拉齊縣誌》記載:“仿歐制樓,凡一層前有露天方台,四面紅窗重簷白壁,巍峨高聳”。

歷經百年,書香潤一方

薩縣圖書館建成後,在綏西地區都算得上首屈一指,民眾爭相進館閱讀。圖書館的歷任館長都盡力收集圖書、訂購報紙充實新館,尤其是民國21年(1932年),由地方教育經費內撥款五百元,向上海商務圖書館定購了《萬有文庫》一部,更是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內容。截止1940年,薩縣圖書館館藏圖書達到5676冊,分哲學、宗教、語文、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技術、美術、文學、史地、萬有文庫、小學生文庫、精裝文獻通考等幾類。

民國22年(1932年),薩縣圖書館更名為社會教育事務所。民國23年(1934年),又改為民眾教育館。

抗戰爆發前民眾教育館還辦有薩縣地方性報刊《薩縣新民週報》。從現存資料來看,《新民週報》每週出報一張,辟有《評壇》《總理遺訓》《本縣新聞》等欄目,並密切報導日軍的行動。版面的邊框外還寫有“全國同胞齊奮鬥共禦侮絕不受強權的屈辱,中華民族為生存來抗日懷有敵無我之決心”等標語,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懷。

日 偽時期,民眾教育館成為侵略者進行奴化教育的地方。他們在館內創辦日語講習所,閱覽室訂有《蒙疆新報》《晉北報》《民生報》《新民報》《泰東日報》等報紙。抗戰勝利後,館內報紙換訂為《大公報》《益世報》《綏遠日報》《綏遠民國日報》,並寫有黑板報以宣傳各種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政府將原民眾教育館改為人民文化館,並多次修繕,增添文化設施,還購進部分新書及上百種報刊、雜誌、畫冊等,同時開館時間延長到12小時。“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文化館遭受浩劫,絕大部分書、報、雜誌被焚,群眾性的閱覽陣地一度處於癱瘓狀態。

1984年,薩縣圖書館在經歷了59個春秋後,因道路擴建而被政府拆除。

1985年,在今中心島派派樂餐廳處建成新圖書館,館內設有綜合閱覽室、科技閱覽室、兒童閱覽室、借書處、採編室、輔導室。增加圖書400冊、報紙95種(其中科技報27種)、雜誌507種(其中科技雜誌73種)。備有兒童讀物1000余冊、連環畫1600冊、各種兒童期刊80多種。讀者老、中、青、少皆有,平均每天達500人次。

2003年,圖書館遷至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三樓。2011年,新館在農牧民文化活動中心建成(敕勒川博物館大樓),現在的土右旗圖書館是國家二級館。

尤其是民國21年(1932年),由地方教育經費內撥款五百元,向上海商務圖書館定購了《萬有文庫》一部,更是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內容。截止1940年,薩縣圖書館館藏圖書達到5676冊,分哲學、宗教、語文、其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應用技術、美術、文學、史地、萬有文庫、小學生文庫、精裝文獻通考等幾類。

民國22年(1932年),薩縣圖書館更名為社會教育事務所。民國23年(1934年),又改為民眾教育館。

抗戰爆發前民眾教育館還辦有薩縣地方性報刊《薩縣新民週報》。從現存資料來看,《新民週報》每週出報一張,辟有《評壇》《總理遺訓》《本縣新聞》等欄目,並密切報導日軍的行動。版面的邊框外還寫有“全國同胞齊奮鬥共禦侮絕不受強權的屈辱,中華民族為生存來抗日懷有敵無我之決心”等標語,充滿強烈的愛國情懷。

日 偽時期,民眾教育館成為侵略者進行奴化教育的地方。他們在館內創辦日語講習所,閱覽室訂有《蒙疆新報》《晉北報》《民生報》《新民報》《泰東日報》等報紙。抗戰勝利後,館內報紙換訂為《大公報》《益世報》《綏遠日報》《綏遠民國日報》,並寫有黑板報以宣傳各種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政府將原民眾教育館改為人民文化館,並多次修繕,增添文化設施,還購進部分新書及上百種報刊、雜誌、畫冊等,同時開館時間延長到12小時。“文化大革命”期間,人民文化館遭受浩劫,絕大部分書、報、雜誌被焚,群眾性的閱覽陣地一度處於癱瘓狀態。

1984年,薩縣圖書館在經歷了59個春秋後,因道路擴建而被政府拆除。

1985年,在今中心島派派樂餐廳處建成新圖書館,館內設有綜合閱覽室、科技閱覽室、兒童閱覽室、借書處、採編室、輔導室。增加圖書400冊、報紙95種(其中科技報27種)、雜誌507種(其中科技雜誌73種)。備有兒童讀物1000余冊、連環畫1600冊、各種兒童期刊80多種。讀者老、中、青、少皆有,平均每天達500人次。

2003年,圖書館遷至教育局青少年活動中心三樓。2011年,新館在農牧民文化活動中心建成(敕勒川博物館大樓),現在的土右旗圖書館是國家二級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