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機械專業出身的你該何去何從?看幾位過來人的真實經歷!

問題:聽說機械專業的後來很多都轉行了,真是如此嗎?如果你轉行了,

你現在在幹什麼?如果沒有轉行,現在過得怎麼樣?以及,是否推薦選擇機械專業?

NO1.作者:專業課

背景:機械碩士

2012年懷揣希望進入西部某985機械學院。本科時學學工圖,建建模型,建模拿過某設計大賽的國獎,感覺自己可牛了。等到大三要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會的這點東西真的不夠看,甚至隨便別人培訓幾個月solidworks和機械加工都可以拿到比自己高的薪水,

而那些只學到皮毛的專業知識,沒有時間的積澱和實踐的印證根本無法體現優勢。

那種努力學習了,奮鬥了,付出了,但卻沒有足夠多的回報和收穫的心情自然是絕望的,消沉了一段時間,仔細想了想個人的優勢和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果說傳統機械,那一定是夕陽產業,但是對於機械行業,我只想說,絕對不是夕陽產業!你在設計一個結構的時候如何檢測它的可靠性,

憑經驗麼?憑的是計算,是分析,各種曲柄,轉軸能帶動多少的力和彎矩,扭矩,這憑的是經驗麼?憑的也是計算分析。現在是電腦時代了,同學們,不會用matlab,不會解矩陣,不會算模態,不會有限元離散,拿什麼去當機械工程師,我們是新一代的機械人,學科交叉才是未來趨勢。(如果言語或者語氣造成某些知友的不適,我表示抱歉)

要想拿到高薪,註定要有高門檻,要為人所不能為,本科好好學習高等數學,

微機原理,機械製造等等專業課,學了c,java不一定是碼農,學了微分偏導,不一定非要走數學方向,學了工程製圖,不一定以後就畫一輩子圖。3D列印,流體機械,振動雜訊,微納製造,機械電子等等都是機械的方向啊,何必這麼局限呢,朋友們。那些專業基礎知識都只是我們實現高薪機械工程師的有效方法和工具啊。

我也是想清楚了這些之後,決定考研深造,既然荒廢了三年,

那就再用三年彌補,考研的過程就當複習了一遍本科的專業課。當然,教研室師兄們的工資也證明了我的想法,有更高專業能力,有更強數學機械電腦功底的師兄就能找到更高薪的工作,剛畢業月均1w+的工資我想於我而言是不錯的(雖然比不上許多知乎大神們的月均水準)。現在的自己也正在努力學習中,相信自己的決定。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別太質疑這個行業,
多質疑質疑自己,機械絕不是夕陽產業。

NO2.作者:吳為有

背景/職業:機械工程碩士,電腦專業在讀

我比較水,讀了7年機械,後來轉行了。讀了七年的機械,就重頭來了。90年底出生的男生,現在沒車沒房沒交過女朋友,現在還在啃老,花著父母辛苦賺的錢,在國外讀書,讀的電子與電腦,在努力轉碼,眼見還有一年就要畢業,卻還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底氣。

我不知道照這樣下去,我會怎樣,但走一步是一步吧。本科時候,對機械還是充滿熱情的,但後來在國內讀研,遇到某個惡魔老師,對機械的興趣被消磨殆盡。所以後來出國了,並且換了個專業。都說轉行窮三年,不知道我要窮多少年,讀書總覺得自己很無力,底子很差,別同專業的其他人瞧不起,不知道後面能不能一步步縮短跟別人的差距。

我是屬於出乎意料的轉到了電腦類,所以之前都沒準備。每天都要不停地學新東西,每天都在被周圍的人虐,每天都被虐到思考人生,但我感覺很好,畢竟正在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靠,又找回到了本科那種感覺,開始對某件事產生一些熱情。我不知道,過幾年後,工作後,我會不會也一樣,熱情杯消磨殆盡。

人很迷茫,覺得轉行後感覺很難做得好,很吃力,比別人慢了好幾年,前面七年的積累,感覺全部歸零了。而且還各種學不過別人,同樣轉行,至少別人也是有備而來的,不像我,過來讀研才開始重新學。現在,找不到實習,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找著工作。電腦行業看起是光鮮亮麗,但放棄自己好幾年在機械本行業的積累,真的值得嗎??我並不知道。····················

勸各位讀研謹慎,讀研真心除了top那幾所,其他的真的要嚴重謹慎。如果想讀研,一定一定一定要謹慎,讀研一定要瞭解導師的人品作風,不要被他/她的頭銜和自己寫的簡歷忽悠了,一定要打聽,最好跟他實驗室的人打聽。對於年輕的教授,這些人還沒站穩腳跟,去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這幾年特別火的青年千人,頭銜一大堆,但能力卻說不準。

跟這些人讀研就像賭博一樣,有可能他們確實有能力,能帶你飛;有可能他門只是站在風口上的豬(自身沒能力,但運氣好,有貴人或是有後臺), 飛一段之後再狠狠摔死的地上,這些人,才能跟位置不匹配,內心會極其焦急,所以會表現的急功近利,逼迫學生給它賣命,完全不考慮學生個人發展,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前途,學生都是該死的傻子。我導師就是這樣的人。

NO3.作者:郭龍真

背景/職業:機械工程博士在讀

轉行很正常。有人是因為不喜歡,有人是因為起薪低,有人是因為發展瓶頸。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這樣的問題。我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專業,比較喜歡機械。所以試圖改變後兩個制約。博士畢業之後,如果選擇企業,那麼起薪還是相對能接受的,而發展瓶頸的問題至少掃清了學歷的硬杠杠。其他的就是自己比較能控制的部分了。

我認為,現在高校的機械教育,特別是本科教育,相對來說缺少了實踐環節。我不是說高校都應該像技校或者培訓班一樣,但是也應該加強實踐。

我從不勸人轉行,也不勸人留下。我只教人去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控制可控變數,實現目標。有人說轉CS,我也會說,拿出學程式設計的決心,把有限元和製圖練熟了一樣找好工作。我敢放言,絕大多數本科機械學生都沒有完整的畫過一個(課程要求之外的)相對複雜的機械系統。

我也是本科過來的,四年裡三張裝配圖就能畢業(機械製圖課一張,課程設計一張,畢業設計一張),而且東西也都不複雜,齒輪泵,減速器什麼的。就這也畫不明白。有限元就更不說了,當年我們老師只要求做了個懸臂梁的分析。既然是大一,很多事情還是有時間去控制的,我就這樣跟你說,你想學東西,總是有辦法的,千萬別給自己找藉口… 什麼沒有圖紙可以仿照著畫,沒有模型可以去分析… 你有老師啊,他們有啊!不說了,就是這樣。

NO4.作者:Anti-General

背景:化工機械本科

現在職業:DJ

華東理工過程裝備及控制工程(化工機械)2016年本科畢業,本打算赴美留學繼續研修Mechanical Engineering,主要方向想學Mechanical Design。大三花了大把的精力重修課業,彌補之前落下的GPA,同時還備考著TOEFL/GRE,假期拖家裡的關係進廠實習,慢慢地一切都好轉起來達到了中意學校的“硬體”要求。

一切準備就緒,又花了整個暑假看遍眼花繚亂的學校官網,填完無數的表格,完成了7所學校的DIY申請。但最後申請的7所學校都把我拒了,沒有一個Offer。後來家人找了仲介讓我再申一年,說是我文書沒做好,但我拒絕了。

我覺得這是天意,我讓家裡給我兩年時間,讓我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靠自己的愛好養活自己。做不好要麼繼續申請研究生要麼安排工作。但其實我只用了不到半年就解決了生存問題。只要你能發掘自己的一技之長,並相信自己把它做好的潛力。生存問題永遠不是問題,它大多數時候只不過是那些平平人士怯于放棄自己“穩定”生活的藉口。

於是我現在成了一名職業的電子音樂製作人/DJ。是的這樣的生活並不穩定,沒有固定工資,沒有人幫你繳五險一金。可是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在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也在創作著自己都沒法想像的音樂。音樂讓我有了活著的感覺,與之前在大學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著同樣生活完全不同的感覺,每天都有新鮮的資訊在衝擊著我的大腦豐富著我經歷的維度。

現在回頭一想,當初的研究生申請,也不就是當下社會的主流想法和生存方式罷了,我現在在親戚長輩的眼中可能依舊是個異類,但人的活法其實有很多種,我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所以我也註定和他們不同。

NO5.作者:膂.帥

背景:機械專業大三

好好學習之餘,一定要早找女盆友!一定要早找女盆友!一定要早找女盆友!

在國外讀書,讀的電子與電腦,在努力轉碼,眼見還有一年就要畢業,卻還沒有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底氣。

我不知道照這樣下去,我會怎樣,但走一步是一步吧。本科時候,對機械還是充滿熱情的,但後來在國內讀研,遇到某個惡魔老師,對機械的興趣被消磨殆盡。所以後來出國了,並且換了個專業。都說轉行窮三年,不知道我要窮多少年,讀書總覺得自己很無力,底子很差,別同專業的其他人瞧不起,不知道後面能不能一步步縮短跟別人的差距。

我是屬於出乎意料的轉到了電腦類,所以之前都沒準備。每天都要不停地學新東西,每天都在被周圍的人虐,每天都被虐到思考人生,但我感覺很好,畢竟正在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靠,又找回到了本科那種感覺,開始對某件事產生一些熱情。我不知道,過幾年後,工作後,我會不會也一樣,熱情杯消磨殆盡。

人很迷茫,覺得轉行後感覺很難做得好,很吃力,比別人慢了好幾年,前面七年的積累,感覺全部歸零了。而且還各種學不過別人,同樣轉行,至少別人也是有備而來的,不像我,過來讀研才開始重新學。現在,找不到實習,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找著工作。電腦行業看起是光鮮亮麗,但放棄自己好幾年在機械本行業的積累,真的值得嗎??我並不知道。····················

勸各位讀研謹慎,讀研真心除了top那幾所,其他的真的要嚴重謹慎。如果想讀研,一定一定一定要謹慎,讀研一定要瞭解導師的人品作風,不要被他/她的頭銜和自己寫的簡歷忽悠了,一定要打聽,最好跟他實驗室的人打聽。對於年輕的教授,這些人還沒站穩腳跟,去證明自己有足夠的科研能力,尤其是這幾年特別火的青年千人,頭銜一大堆,但能力卻說不準。

跟這些人讀研就像賭博一樣,有可能他們確實有能力,能帶你飛;有可能他門只是站在風口上的豬(自身沒能力,但運氣好,有貴人或是有後臺), 飛一段之後再狠狠摔死的地上,這些人,才能跟位置不匹配,內心會極其焦急,所以會表現的急功近利,逼迫學生給它賣命,完全不考慮學生個人發展,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前途,學生都是該死的傻子。我導師就是這樣的人。

NO3.作者:郭龍真

背景/職業:機械工程博士在讀

轉行很正常。有人是因為不喜歡,有人是因為起薪低,有人是因為發展瓶頸。

其實每個行業都有這樣的問題。我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專業,比較喜歡機械。所以試圖改變後兩個制約。博士畢業之後,如果選擇企業,那麼起薪還是相對能接受的,而發展瓶頸的問題至少掃清了學歷的硬杠杠。其他的就是自己比較能控制的部分了。

我認為,現在高校的機械教育,特別是本科教育,相對來說缺少了實踐環節。我不是說高校都應該像技校或者培訓班一樣,但是也應該加強實踐。

我從不勸人轉行,也不勸人留下。我只教人去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控制可控變數,實現目標。有人說轉CS,我也會說,拿出學程式設計的決心,把有限元和製圖練熟了一樣找好工作。我敢放言,絕大多數本科機械學生都沒有完整的畫過一個(課程要求之外的)相對複雜的機械系統。

我也是本科過來的,四年裡三張裝配圖就能畢業(機械製圖課一張,課程設計一張,畢業設計一張),而且東西也都不複雜,齒輪泵,減速器什麼的。就這也畫不明白。有限元就更不說了,當年我們老師只要求做了個懸臂梁的分析。既然是大一,很多事情還是有時間去控制的,我就這樣跟你說,你想學東西,總是有辦法的,千萬別給自己找藉口… 什麼沒有圖紙可以仿照著畫,沒有模型可以去分析… 你有老師啊,他們有啊!不說了,就是這樣。

NO4.作者:Anti-General

背景:化工機械本科

現在職業:DJ

華東理工過程裝備及控制工程(化工機械)2016年本科畢業,本打算赴美留學繼續研修Mechanical Engineering,主要方向想學Mechanical Design。大三花了大把的精力重修課業,彌補之前落下的GPA,同時還備考著TOEFL/GRE,假期拖家裡的關係進廠實習,慢慢地一切都好轉起來達到了中意學校的“硬體”要求。

一切準備就緒,又花了整個暑假看遍眼花繚亂的學校官網,填完無數的表格,完成了7所學校的DIY申請。但最後申請的7所學校都把我拒了,沒有一個Offer。後來家人找了仲介讓我再申一年,說是我文書沒做好,但我拒絕了。

我覺得這是天意,我讓家裡給我兩年時間,讓我做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靠自己的愛好養活自己。做不好要麼繼續申請研究生要麼安排工作。但其實我只用了不到半年就解決了生存問題。只要你能發掘自己的一技之長,並相信自己把它做好的潛力。生存問題永遠不是問題,它大多數時候只不過是那些平平人士怯于放棄自己“穩定”生活的藉口。

於是我現在成了一名職業的電子音樂製作人/DJ。是的這樣的生活並不穩定,沒有固定工資,沒有人幫你繳五險一金。可是我的生活無時不刻在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我也在創作著自己都沒法想像的音樂。音樂讓我有了活著的感覺,與之前在大學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著同樣生活完全不同的感覺,每天都有新鮮的資訊在衝擊著我的大腦豐富著我經歷的維度。

現在回頭一想,當初的研究生申請,也不就是當下社會的主流想法和生存方式罷了,我現在在親戚長輩的眼中可能依舊是個異類,但人的活法其實有很多種,我只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所以我也註定和他們不同。

NO5.作者:膂.帥

背景:機械專業大三

好好學習之餘,一定要早找女盆友!一定要早找女盆友!一定要早找女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