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貿試驗區投資體制改革 加強雙向投資能力建設

中國自貿區邁入“3.0時代”,4月1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投資體制組的工作覆蓋了統籌雙向投資合作、增強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和啟動創新創業要素三大板塊。自貿區投資體制改革將在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兩大方面著力,以國企改革、產業輻射能力建設和科技創新為支撐,在有效複製前兩批自貿區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

力爭在雙向投資能力建設上創出一條符合成都及廣大中西部城市實際情況的新路,以改革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關鍵字 成都佈局

以雙向投資和服務貿易為重點

提升利用外資水準 構築對外投資促進服務體系

“推進自貿區投資體制改革,我市將按照‘放、管、服’的總體改革思路和要求,緊緊圍繞促進投資便利化、自由化的目標和主線,

以促進投融資和提升經貿合作水準為重點,統籌提升利用外資水準,構築對外投資促進服務體系,整合全球創新創業要素資源,深化國企改革,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園區建設和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還將切實做好複製推廣改革事項,積極探索具有成都內陸自貿試驗區特色改革事項。

具體而言,我市將推動和協助省級部門制定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鼓勵政策,

進一步降低投資准入門檻。重點支援高端製造、智慧製造、綠色製造,以及醫療健康、金融、會展、跨境電商、科技研發、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

同時,以雙向投資和服務貿易為重點,加快中德、中法等合作園區建設,推進實施“蓉歐+”戰略,重點推進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產業和人才、企業對接聯動、項目載體共建、商務環境優化等領域的深度合作;落實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圍繞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構築對外投資促進服務體系,將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建設成為“走出去”的視窗和綜合服務平臺。

“我市自貿試驗區建設落地區域有著不同的發展重點和改革試驗任務。”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要求,

高新區要在金融業、高端服務業、國際創新創業園區等方面率先突破;成都天府新區要重點發展保稅會展、保稅研發等產業;雙流區要重點發展航空維修、飛機租賃等臨空產業;青白江區要加快發展多式聯運,積極發展鐵路口岸服務業,加快建設“蓉歐+”陸港產業園。“因此,我們還將圍繞著落地區域的發展重點和改革試驗任務,做好投資體制改革方面的配合支援、協調服務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國家試驗”,就是要闖出新路子,形成新經驗。據介紹,在自貿試驗區體制改革方面,我市將積極在能體現成都自主創新和擴大開放發展的領域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力爭形成一批在全國範圍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同時,從需求問題導向出發深入開展投資體制研究,通過深入自貿試驗區落地區域,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操作部門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發展改革中的需求和問題,挖掘改革的直接需求,找准投資體制“放、管、服”三大階段的改革突破口。持續優化改革試驗任務設計,推進自貿區試驗改革。

關鍵字 成都行動

對接自貿試驗區落地區域

形成三大類年度重點改革舉措

那麼,目前我市在自貿試驗區投資體制改革方面,正在開展的改革試驗工作有哪些呢?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市自貿辦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緊緊圍繞總體方案中的改革試驗任務,投資體制組各成員單位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對接自貿試驗區在成都的四個落地區域。截至目前,初步整理形成了自主創新、服務保障、複製推廣三大類十餘個方面的年度重點改革舉措。

在自主創新方面,我市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辦好2017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擴大成都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影響。同時,在成都建立面向國際的標準研究機構,增強標準化研發實力,擴大成都標準的影響面。完善升級“成都信用網”,梳理形成信用系統技術標準規範,建立健全成都市公共信用資訊系統。

發揮成都教育資源優勢,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儲備境外投資人才和資源。鼓勵外資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投資醫療服務業,支持國內企業與有實力的國外醫療機構在成都建設高水準國際化醫院。此外,我市還將優化工業用地資源配置,創新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推行短期出讓、租賃、先租後讓等差異化供地政策。

在服務保障方面,我市將建立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梳理對外投資流程及許可權,支援各類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合作。圍繞我市重點產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新技術項目,搭建海外“預孵化”平臺,試點建設海外創新創業基地。同時,推動建設智慧財產權交易專業平臺,完善智慧財產權轉化利用體系,提高智慧財產權利用水準。

在複製推廣方面,我市將落實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也即是,外商在自貿試驗區投資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對於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外領域的外商投資專案(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同時,推動我市促進雙向投資的改革舉措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先行先試,努力爭取省市投資相關管理許可權下放自貿試驗區,實現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各區“同區同權”。

權威解讀——

使投資環境 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公平化

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建設是成都作為四川首位城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重大歷史機遇。”昨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自貿試驗區在加強投資領域的改革創新試驗意義重大,通過投資體制改革對我市加強雙向投資能力建設,提升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啟動創新創業要素有很大推動作用。

“對接投資管理的國際規則,對外商投資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公平化的投資環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將便利外資企業投資和運營,降低經營成本,增強外資企業信心。從而推動我市雙向投資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我市利用外資長期、穩定、健康增長。同時,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將提高我市投資監管服務體系整體水準。

在自貿試驗區推進投資體制改革還能提升我市利用外資綜合品質,增強我市對外投資的競爭力。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利用外資方面,通過升級完善資金、技術和人才引入制度,落實國家安全審核要求,促使外資為當地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開放型經濟水準。還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外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人才的作用以及其產生的溢出效應和帶動效應,推動引進外資與引進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和人才緊密結合。在對外投資方面,將進一步明確企業對外投資主體地位,降低對外投資門檻,簡化對外投資審批流程,提高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積極性。同時,優化企業境外投資服務平臺,完善境外投資人員、資金保障體系,拓展境外投資融資管道,強化本土標準在境外的影響力,增強企業在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競爭力。

“通過在自貿試驗區實行投資體制改革,還將提升我市產業輻射能力,啟動創新創業要素。”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分析道,通過探索自貿試驗區與周邊地區產業合作新路徑,促進區域產業合理佈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進一步優化我市產業佈局,提升優勢產業對國內其他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同時,通過在投資領域改革創新試驗,通過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管理、交易和保護體系,優化創新周邊政策支援,降低企業創新成本,維護企業創新利益,增強創新動力;建立科技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強化創新創業金融支援,拓寬境外融資管道;加強高端技術、重點技術領域的聯合研究和技術引進,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試點,構建覆蓋人才、技術、資金的全鏈條創新創業體系,我市創新創業活力將進一步激發。

本報記者 徐璨 攝影 胡大田

原標題:加強雙向投資能力建設 促進投資便利化自由化

”相關負責人表示。

自貿試驗區建設是“國家試驗”,就是要闖出新路子,形成新經驗。據介紹,在自貿試驗區體制改革方面,我市將積極在能體現成都自主創新和擴大開放發展的領域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力爭形成一批在全國範圍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同時,從需求問題導向出發深入開展投資體制研究,通過深入自貿試驗區落地區域,深入企業,深入一線操作部門調查研究,及時掌握發展改革中的需求和問題,挖掘改革的直接需求,找准投資體制“放、管、服”三大階段的改革突破口。持續優化改革試驗任務設計,推進自貿區試驗改革。

關鍵字 成都行動

對接自貿試驗區落地區域

形成三大類年度重點改革舉措

那麼,目前我市在自貿試驗區投資體制改革方面,正在開展的改革試驗工作有哪些呢?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市自貿辦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緊緊圍繞總體方案中的改革試驗任務,投資體制組各成員單位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對接自貿試驗區在成都的四個落地區域。截至目前,初步整理形成了自主創新、服務保障、複製推廣三大類十餘個方面的年度重點改革舉措。

在自主創新方面,我市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辦好2017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擴大成都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影響。同時,在成都建立面向國際的標準研究機構,增強標準化研發實力,擴大成都標準的影響面。完善升級“成都信用網”,梳理形成信用系統技術標準規範,建立健全成都市公共信用資訊系統。

發揮成都教育資源優勢,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儲備境外投資人才和資源。鼓勵外資企業通過多種形式參與投資醫療服務業,支持國內企業與有實力的國外醫療機構在成都建設高水準國際化醫院。此外,我市還將優化工業用地資源配置,創新工業用地供應方式,推行短期出讓、租賃、先租後讓等差異化供地政策。

在服務保障方面,我市將建立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梳理對外投資流程及許可權,支援各類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投資合作。圍繞我市重點產業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新技術項目,搭建海外“預孵化”平臺,試點建設海外創新創業基地。同時,推動建設智慧財產權交易專業平臺,完善智慧財產權轉化利用體系,提高智慧財產權利用水準。

在複製推廣方面,我市將落實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也即是,外商在自貿試驗區投資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對於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外領域的外商投資專案(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同時,推動我市促進雙向投資的改革舉措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先行先試,努力爭取省市投資相關管理許可權下放自貿試驗區,實現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各區“同區同權”。

權威解讀——

使投資環境 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公平化

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片區建設是成都作為四川首位城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重大歷史機遇。”昨日,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自貿試驗區在加強投資領域的改革創新試驗意義重大,通過投資體制改革對我市加強雙向投資能力建設,提升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啟動創新創業要素有很大推動作用。

“對接投資管理的國際規則,對外商投資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領域,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公平化的投資環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將便利外資企業投資和運營,降低經營成本,增強外資企業信心。從而推動我市雙向投資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我市利用外資長期、穩定、健康增長。同時,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的“市場監管”職能,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將提高我市投資監管服務體系整體水準。

在自貿試驗區推進投資體制改革還能提升我市利用外資綜合品質,增強我市對外投資的競爭力。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利用外資方面,通過升級完善資金、技術和人才引入制度,落實國家安全審核要求,促使外資為當地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開放型經濟水準。還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外資帶來的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人才的作用以及其產生的溢出效應和帶動效應,推動引進外資與引進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和人才緊密結合。在對外投資方面,將進一步明確企業對外投資主體地位,降低對外投資門檻,簡化對外投資審批流程,提高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積極性。同時,優化企業境外投資服務平臺,完善境外投資人員、資金保障體系,拓展境外投資融資管道,強化本土標準在境外的影響力,增強企業在境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競爭力。

“通過在自貿試驗區實行投資體制改革,還將提升我市產業輻射能力,啟動創新創業要素。”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分析道,通過探索自貿試驗區與周邊地區產業合作新路徑,促進區域產業合理佈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進一步優化我市產業佈局,提升優勢產業對國內其他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同時,通過在投資領域改革創新試驗,通過建立和完善無形資產管理、交易和保護體系,優化創新周邊政策支援,降低企業創新成本,維護企業創新利益,增強創新動力;建立科技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強化創新創業金融支援,拓寬境外融資管道;加強高端技術、重點技術領域的聯合研究和技術引進,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試點,構建覆蓋人才、技術、資金的全鏈條創新創業體系,我市創新創業活力將進一步激發。

本報記者 徐璨 攝影 胡大田

原標題:加強雙向投資能力建設 促進投資便利化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