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主品牌向上突圍不停歇 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

原標題:自主品牌向上突圍不停歇

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2017年針尖對麥芒般地大戰了一場。自主品牌發佈高端品牌和產品,並將準星瞄準歐洲市場,合資品牌則是篤行務實,

強調產品的性價比,力圖保住原本的市場份額。這場真刀真槍的戰鬥使2017年成為充滿硝煙、不折不扣的青銅時代。在新的一年裡,我們回首2017年,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已經成功邁出了向上突圍的第一步,儘管這只是WEY、領克、奇瑞3.0時代等產品的一小步,但卻是自主品牌向上突圍的一大步。

2017年,自主品牌發展迅猛,尤其是在自主高端品牌方面,以長城汽車WEY品牌和吉利汽車領克品牌為代表的自主高端品牌產品紛紛進入市場,並收穫廣泛認可。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WEY品牌兩款產品VV7、VV5月銷量均保持在8000輛以上,去年11月更是雙雙突破萬輛。在去年廣州車展後上市的吉利汽車領克品牌,甚至出現了新車預定“秒光”的奇跡。

2017年的自主品牌已經今非昔比,在消費者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市場銷量強勢增長

中汽協最新資料顯示,去年1~11月,乘用車共銷售2209.14萬輛,同比增長1.91%。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共計銷售957.90萬輛,同比增長3.5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6%,佔有率較2016年同期提升0.69個百分點。其中長城、吉利、長安三家企業依然不負眾望,11月銷量增勢強勁。尤其是吉利汽車表現不俗,近幾個月更是以“黑馬”之勢入圍企業銷量前十名。

2017年11月,吉利汽車銷量再創新高,月銷量突破10萬輛,月銷量排名升至第六;長安汽車得益於旗下的轎車、SUV、MPV車型的均衡發展,在各個細分領域均收穫頗豐,多款車型月銷量過萬輛;長城汽車在SUV火爆態勢助推下,1~11月累計銷售汽車83.85萬輛,其中SUV占比九成,共計銷售82.81萬輛。

從細分市場看,去年1~11月哈弗H6以45.13萬輛的成績在SUV市場傲視群雄,吉利帝豪以23.94萬輛的銷量進入轎車銷量排行榜第九名,

五菱宏光1~11月銷量達到47.34萬輛,佔據MPV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

與自主品牌的強勢逆襲相比,相對弱勢的合資品牌正在面臨逐漸邊緣化的尷尬。當自主品牌產品佈局日趨完善、銷量屢創新高、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等新聞頻出的同時,業界也傳出部分合資品牌銷量持續下滑、在華戰略陷入停滯狀態、外方將暫停對合資公司的投資、合資期滿不再續約等諸多消息。自主品牌的崛起,

使中國市場不再是合資品牌高枕無憂、旱澇保收的保險箱。

體系能力不斷增強

儘管已有一批弱勢合資品牌被自主品牌逼向牆角,但不可否認的是,合資品牌依然是中國車市的主角之一。自主品牌曾經在A級車、A0級市場一家獨大,當時合資品牌產品還沒有下探,楚河漢界分明,但現在依然競爭激烈,合資品牌下探,自主品牌上攻,原本的界限已經淡化甚至消失。

2017年,自主品牌在體系能力的提升最為顯著,無論是在設計、核心技術和戰略等方面,自主品牌都已經顯露出對合資品牌的對標與競爭態勢。2017年,已經有部分自主品牌通過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明星車型,實現了超越合資品牌的發展態勢。

2017年是自主品牌外形設計突飛猛進的一年。自主品牌正在逐漸走出最初的模仿借鑒手法,越來越多的原創設計開始湧現。如宋MAX和 WEY VV7,很多消費者都被其出色的外形設計打動。提高原創能力,更多採用中國元素,爭取到大量消費者的青睞。相比之下,合資品牌新產品的外形設計乏善可陳,很少出現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產品設計。

技術方面,2017年自主品牌同樣是收穫的一年。吉利和富豪聯合研發全新汽車平臺,長城汽車研發出了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自主研發的1.5GDIT高性能發動機也量產裝車。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中國心”2017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中,長城1.5T、長安2.0T、江淮1.5T、吉利1.4T等發動機,與奧迪、大眾、豐田、別克發動機一併獲獎,證明了自主品牌在技術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在戰略方面,2017年自主品牌也搶得了先機,特別是在以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未來發展方向上,自主品牌領先合資品牌是不爭的事實。除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這些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外,多數自主品牌也在加快腳步,開啟新能源汽車的“賽跑模式”。

無論是2017年底上市的定位于高端市場的蔚來汽車ES8,還是“SUV大戶”長城首款新能源車WEY P8,還是主打10萬元以下市內代步的北汽新能源LITE,都說明自主品牌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面發力。相比合資品牌普遍將在2018年引入新能源汽車的做法,自主品牌的領先優勢相當明顯。

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

2017年,自主品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分析資料不難發現,這個成績主要得益於SUV的貢獻。自主品牌除了在SUV市場取得的成績較為突出外,在其他細分市場的表現都相對乏善可陳。以2017年11月份銷量為例,在轎車銷量榜前20名的榜單中,只有吉利帝豪EC7與上汽通用五菱寶駿310兩款自主品牌車型進入榜單。前幾個月中,也沒有其他自主品牌轎車進入轎車銷量榜前20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大眾、本田、豐田等合資品牌進入轎車銷量榜前20名榜單的產品數量遠不只一款。

有業內人士指出,自主品牌重點發展SUV並沒有戰略選擇上的失誤,但是一直“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顯然是危險的。未來中國車市動輒兩位數的高增速將愈加少見,在市場空間擴容乏力的大環境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自主品牌將遇到更多考驗,發展不均衡的自主品牌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2017年,是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開始正面交鋒的一年,在緊湊型SUV市場,在A級車市場上,自主品牌都投放了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將2017年定義為自主品牌向上突圍的元年絲毫不為過。2018年已經到來,屬於自主品牌的時代漸行漸近,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交鋒中,還將是一場艱難的角力。

[編輯:三人目]

2017年,自主品牌在體系能力的提升最為顯著,無論是在設計、核心技術和戰略等方面,自主品牌都已經顯露出對合資品牌的對標與競爭態勢。2017年,已經有部分自主品牌通過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明星車型,實現了超越合資品牌的發展態勢。

2017年是自主品牌外形設計突飛猛進的一年。自主品牌正在逐漸走出最初的模仿借鑒手法,越來越多的原創設計開始湧現。如宋MAX和 WEY VV7,很多消費者都被其出色的外形設計打動。提高原創能力,更多採用中國元素,爭取到大量消費者的青睞。相比之下,合資品牌新產品的外形設計乏善可陳,很少出現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產品設計。

技術方面,2017年自主品牌同樣是收穫的一年。吉利和富豪聯合研發全新汽車平臺,長城汽車研發出了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自主研發的1.5GDIT高性能發動機也量產裝車。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中國心”2017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中,長城1.5T、長安2.0T、江淮1.5T、吉利1.4T等發動機,與奧迪、大眾、豐田、別克發動機一併獲獎,證明了自主品牌在技術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在戰略方面,2017年自主品牌也搶得了先機,特別是在以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未來發展方向上,自主品牌領先合資品牌是不爭的事實。除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這些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外,多數自主品牌也在加快腳步,開啟新能源汽車的“賽跑模式”。

無論是2017年底上市的定位于高端市場的蔚來汽車ES8,還是“SUV大戶”長城首款新能源車WEY P8,還是主打10萬元以下市內代步的北汽新能源LITE,都說明自主品牌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面發力。相比合資品牌普遍將在2018年引入新能源汽車的做法,自主品牌的領先優勢相當明顯。

抗風險能力有待提高

2017年,自主品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分析資料不難發現,這個成績主要得益於SUV的貢獻。自主品牌除了在SUV市場取得的成績較為突出外,在其他細分市場的表現都相對乏善可陳。以2017年11月份銷量為例,在轎車銷量榜前20名的榜單中,只有吉利帝豪EC7與上汽通用五菱寶駿310兩款自主品牌車型進入榜單。前幾個月中,也沒有其他自主品牌轎車進入轎車銷量榜前20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大眾、本田、豐田等合資品牌進入轎車銷量榜前20名榜單的產品數量遠不只一款。

有業內人士指出,自主品牌重點發展SUV並沒有戰略選擇上的失誤,但是一直“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顯然是危險的。未來中國車市動輒兩位數的高增速將愈加少見,在市場空間擴容乏力的大環境下,抗風險能力較弱的自主品牌將遇到更多考驗,發展不均衡的自主品牌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2017年,是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開始正面交鋒的一年,在緊湊型SUV市場,在A級車市場上,自主品牌都投放了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將2017年定義為自主品牌向上突圍的元年絲毫不為過。2018年已經到來,屬於自主品牌的時代漸行漸近,在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交鋒中,還將是一場艱難的角力。

[編輯:三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