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汽新能源2017年產銷破10萬輛,2018年將推續航400Km以上新車

1月9日,北汽新能源宣佈,2017年產銷量均破10萬輛,其中銷量103,199輛,同比增長98%。憑藉此成績,北汽新能源目前已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均超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也有望進入2017全球前兩強。

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2018年,北汽新能源都有哪些征戰武器呢?電駒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打造續航400公里以上爆款車型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行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介紹,

2018 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在對私市場上,以全新EC+全新EX 形成“國民車”組合,重點強化三四線市場普及;以強調長續航、產品設計、感官品質、智慧科技引領同級市場的全新EU轎車+ET系列SUV “雙子星”組合,重點進入一二線市場;另將推出一款續航400公里以上的跨界精品,打造新的業內爆款。除此之外,還將以換電版、分時版、網約版、物流專用車等豐富的產品全力進軍專用車市場。

有消息顯示,2018年,北汽新能源將推出4款新車,其中有緊湊型轎車EU450、緊湊型SUV ET400、一款跨界精品車和一款純電動跑車ARCFOX-7。

在發佈會現場,電駒編輯注意到曾在廣州車展亮相的ET400。2018年,ET400將上市,有望成為爆款。工信部資料顯示,

ET400將搭載能量密度134.5Wh/kg的三元離子電池,配備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00N·m的電機。ET400續航里程達350km,最高車速可達160km/h。ET400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獨立懸掛的組合,電池組位於底盤下方,前後軸之間的位置,由堅固的外殼包裹。

ET400是目前北汽車型中體型最大,續航里程最長的SUV,

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405*1810*1673mm,軸距2650mm。外觀前臉採用全封閉式設計,盾形的中網格柵不見了,車身多處配有藍色元素裝飾,彰顯其純電動車身份。尾燈採用貫穿式設計,並取消了排氣口,取而代之的是兩邊類似排氣尾口的圓形設計。展車還配備了360°全景倒車影像,前攝像頭位於車頭LOGO的下方,有著很好的隱蔽性。懸浮式中控屏目前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產車型上,這樣的設計能夠讓駕駛者不需要低頭就能夠看到中控屏上顯示的資訊,
行車更加安全。

強化智慧出行,再推“黑科技”

在前沿“黑科技”方面,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玉軍表示:“北汽新能源將在全面實現超級智慧網聯技術I-link2.0升級的基礎上,重點突破具備機屏互聯、生物識別、一機多屏、AR-HUD等良好用戶體驗的智慧座艙I SEE技術,並圍繞智慧駕駛環境感知、感測器資訊融合、V2X以及智慧決策等技術,實現智慧駕駛從Level2到Level3的產業化升級。”

據介紹,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將投放自動駕駛商品車。

突破商業模式,打消充電焦慮

截止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並自建3.2萬個私人樁。同時,首推換電模式,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台換電車輛,並推出了 “擎天柱計畫”,多措並舉為用戶緩解了充電焦慮。

未來北汽新能源將借助完善的配套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説明使用者徹底打消充電里程焦慮。

實施“開放共用”戰略

在公佈2017年“成績單”的同時,北汽新能源還發佈了全新的“開放共用”戰略。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在2018到2025這個階段,北汽新能源將在技術、研發、製造、資本、供應鏈、後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的開放共用戰略。”

技術方面,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為開放平臺,北汽新能源將從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7大關鍵技術領域進行全面佈局,全面開放。

研發層面,北汽新能源將對其現有的EH/EU/EX/EV/EC等型平臺以及未來拳頭產品BE21平臺向會社會資源開放,為創業團隊提供個性化的產品研發服務。

製造方面,北汽新能源將發揮產能優勢,牽頭降低全產業鏈的端到端綜合製造成本,實現企業共用製造資源,降低重資產投資風險。

資本方面,安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下設的技術創新基金和產業孵化基金,都將致力於孵化優質的技術和團隊,培育成熟的供應商資源,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世界。

供應鏈方面,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北汽,還將為外部所有的整車廠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高性價比的三電系統解決方案。

後市場方面,北汽新能源打造了包括分時租賃運營系統、充換電系統、二手車、智•惠•管家,以及光伏分散式換電出行服務保障平臺,未來將向全行業進行開放和共用。

2017年,北汽新能源獲得這些突破

2017年,北汽新能源產品陣營更加豐富,陸續推出了多款新車,包括年初推出的EX260、EU260,年中推出的EU400,再到ARCFOX副牌新物種LITE,以及銷量能手國民車EC系列。這些新車助力北汽新能源取得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成績。

其中,EC系列年銷量超過6萬輛,成為2017年電動汽車市場上的“現象級”產品。在2017年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EC系列突破了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在不限購的單補城市,北汽新能源銷量超過37,000輛,占比達到36%,實現了快速增長。

首款人工智慧純電小車LITE,以智慧網聯、創新五聯屏、個性定制、輕量化為突出亮點,打造自帶社交屬性的新物種,突破了新能源車型“油改電”的傳統開發路徑。

在管道建設方面,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235家銷售店,總量達到300家,建成全國最大且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路,突破了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的混網銷售模式。

在共用經濟方面,北汽新能源還突破了傳統產銷形態,成功打造了“共用航母”。除了已有的恒譽、綠行外,2017年,北汽新能源傾力打造“輕享出行”共用平臺,半年時間成長為全國第四大分時租賃運營商,為北汽新能源從制造型向“智造服務型”企業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自主研發方面。據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玉軍介紹,北汽新能源自主掌控了集“三電”技術之大成的e-Motion Drive超級電驅技術,具備“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低成本”四大特點,已形成一體化動力總成(EDS)、高壓系統(PDU)、高性能電機(Super motor)和高速減速器等系列化產品,覆蓋北汽新能源全系整車產品,並連續兩年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同時,北汽新能源還基於國際化通用AUTOSAR標準,開展自主軟體平臺的開發,並攜手國內外一流供應商開展顆粒化合作,整合全球優質供應商資源,打造易拓展、高品質、低成本、強競爭力的三電控制產品,這在國內是第一家。

在出口方面,2017年,北汽新能源成功突破國際出口壁壘,獲德國萊茵TÜV認證、亞洲品質卓越獎、歐盟出口認證,獲得國際市場入場券。

並圍繞智慧駕駛環境感知、感測器資訊融合、V2X以及智慧決策等技術,實現智慧駕駛從Level2到Level3的產業化升級。”

據介紹,2018年底,北汽新能源將投放自動駕駛商品車。

突破商業模式,打消充電焦慮

截止2017年底,北汽新能源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並自建3.2萬個私人樁。同時,首推換電模式,投放運營106座換電站、5,000台換電車輛,並推出了 “擎天柱計畫”,多措並舉為用戶緩解了充電焦慮。

未來北汽新能源將借助完善的配套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説明使用者徹底打消充電里程焦慮。

實施“開放共用”戰略

在公佈2017年“成績單”的同時,北汽新能源還發佈了全新的“開放共用”戰略。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在2018到2025這個階段,北汽新能源將在技術、研發、製造、資本、供應鏈、後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的開放共用戰略。”

技術方面,以“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為開放平臺,北汽新能源將從智能網聯、燃料電池、動力電池7大關鍵技術領域進行全面佈局,全面開放。

研發層面,北汽新能源將對其現有的EH/EU/EX/EV/EC等型平臺以及未來拳頭產品BE21平臺向會社會資源開放,為創業團隊提供個性化的產品研發服務。

製造方面,北汽新能源將發揮產能優勢,牽頭降低全產業鏈的端到端綜合製造成本,實現企業共用製造資源,降低重資產投資風險。

資本方面,安鵬•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下設的技術創新基金和產業孵化基金,都將致力於孵化優質的技術和團隊,培育成熟的供應商資源,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世界。

供應鏈方面,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北汽,還將為外部所有的整車廠提供優質的產品和高性價比的三電系統解決方案。

後市場方面,北汽新能源打造了包括分時租賃運營系統、充換電系統、二手車、智•惠•管家,以及光伏分散式換電出行服務保障平臺,未來將向全行業進行開放和共用。

2017年,北汽新能源獲得這些突破

2017年,北汽新能源產品陣營更加豐富,陸續推出了多款新車,包括年初推出的EX260、EU260,年中推出的EU400,再到ARCFOX副牌新物種LITE,以及銷量能手國民車EC系列。這些新車助力北汽新能源取得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成績。

其中,EC系列年銷量超過6萬輛,成為2017年電動汽車市場上的“現象級”產品。在2017年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EC系列突破了對政府補貼的依賴。在不限購的單補城市,北汽新能源銷量超過37,000輛,占比達到36%,實現了快速增長。

首款人工智慧純電小車LITE,以智慧網聯、創新五聯屏、個性定制、輕量化為突出亮點,打造自帶社交屬性的新物種,突破了新能源車型“油改電”的傳統開發路徑。

在管道建設方面,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235家銷售店,總量達到300家,建成全國最大且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路,突破了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的混網銷售模式。

在共用經濟方面,北汽新能源還突破了傳統產銷形態,成功打造了“共用航母”。除了已有的恒譽、綠行外,2017年,北汽新能源傾力打造“輕享出行”共用平臺,半年時間成長為全國第四大分時租賃運營商,為北汽新能源從制造型向“智造服務型”企業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自主研發方面。據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玉軍介紹,北汽新能源自主掌控了集“三電”技術之大成的e-Motion Drive超級電驅技術,具備“高性能、高集成、高可靠、低成本”四大特點,已形成一體化動力總成(EDS)、高壓系統(PDU)、高性能電機(Super motor)和高速減速器等系列化產品,覆蓋北汽新能源全系整車產品,並連續兩年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同時,北汽新能源還基於國際化通用AUTOSAR標準,開展自主軟體平臺的開發,並攜手國內外一流供應商開展顆粒化合作,整合全球優質供應商資源,打造易拓展、高品質、低成本、強競爭力的三電控制產品,這在國內是第一家。

在出口方面,2017年,北汽新能源成功突破國際出口壁壘,獲德國萊茵TÜV認證、亞洲品質卓越獎、歐盟出口認證,獲得國際市場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