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AI產品呈井噴之勢,AI定義萬物的元年真的到來了

文/東方亦落

2018年的第一個月尚未過去,AI產品卻已是層出不窮,並且很多產品是來自國際範圍內的科技互聯網巨頭。谷歌推出智慧顯示器,微軟聯手高通推廣AI助手,亞馬遜智慧助手整合到其他智慧產品中,

Facebook推出智慧音箱…

從大佬們的動作中可以預感到,2018年被看作“AI定義萬物的元年”名副其實。這些產品具備何種功能?能夠滿足人們怎樣的需求?2018年,AI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影響人們的生活?會在哪些方面實現突破與飛躍呢?

一、科技巨頭紛紛推出AI產品,“野心”勃勃覆蓋多個領域

在尚未落幕的CES 2018展會上,穀歌展出了4款來自LG、索尼、聯想和JBL的“智慧顯示器”,另外還有來自其他合作夥伴的智慧音箱和電視機,

總數龐大,它們的共同之處在于配備了谷歌智慧助手。

這些智慧顯示器主要是谷歌助手所支援的高清平板電腦,用戶可以將它們安置在廚房檯面和桌子上,它們的外形像是精緻的數碼相框,但內置的是谷歌助理。這些顯示器大約在8英寸~10英寸左右,有內置揚聲器和前置攝像頭。

此外,谷歌助理還將接入Android Auto儀錶盤單元,將使用者向谷歌助理所下的語音命令安上“Actions”這一稱謂。

搭載了谷歌助理的智慧顯示幕可以查看地圖、分享日曆內容、詢問食譜、展示照片、為其他智慧家居設備提供顯示介面,還能進行視頻電話,而這一切的功能通過語音操控即可實現。這些功能對穀歌而言是個新的突破,就連穀歌主頁、Google Home Max智慧音箱和Google Home mini也無法實現這些功能。

此外,谷歌助理的合作領域也非常廣泛。Braven、Klipsch、RIVA Audio、Anker Innovations、長虹、海爾、海信和西屋等公司都是其合作對象,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陣容,穀歌的人工智慧技術還將進入40余家製造商的汽車儀錶盤,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智慧助手方面,亞馬遜也同樣不甘示弱。其智慧助手Alexa已經被內置在許多設備中,包括無線耳機、車載設備、廚房電器、AR眼鏡等諸多種類。

在去年的CES上,亞馬遜Alexa可謂占盡風光。Alexa的使用者能夠通過語音來調整音量,切換輸入信號源,控制智慧燈泡、溫度控制器、電視開關等,還能夠使用亞馬遜音樂、Spotify等流媒體資源。

谷歌和亞馬遜在語音助手方面的佈局,意味著它們正盡力為使用者的電子設備提供一種“通用語言”,即以語音控制一切。谷歌的語音助手所合作的設備都比較中立,並不完全偏向于安卓設備,

這有助於穀歌的服務傳播到iOS系統的使用者群體中去。此外,AI在機器學習方面也變得更為智慧,隨著使用語音助理的使用者數增加,AI也會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而穀歌和亞馬遜在這一方面的收入也可能超出其他的一些業務。

在今年的CES上,微軟也宣佈了關於智慧設備的製造計畫。高通正鼓勵更多的硬體製造商將微軟的AI助手集成到更多設備中,同時高通也表示將Cortana(小娜)作為其智慧音訊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計畫將於今年上半年面向設備製造商發佈。加入這個合作計畫的有Allwinner、Toml與Synaptics,它們都為製造商的開發設計了方案,目的是將小娜整合到智慧家居設備中。

這一願景已經有了實際的例子,就在上周智慧設備製造商Johnson Controls公佈了製造內置Cortana的智慧恒溫器的計畫。除參考設計以外,微軟公司還宣佈小娜能相容Ecobee、LIFX等主流家居品牌設備,能夠實現對智慧插頭、智慧燈泡等設備的控制。

在智慧設備方面,Facebook也預備推出一款名為“Portal”的視頻聊天設備,該產品和亞馬遜大受歡迎的Echo或許會呈對峙之勢。對Facebook而言,這是其首次進入消費級硬體市場。Portal同樣可通過語音進行控制,其中會配備一個能夠識別人臉並將帳號與之關聯的廣角鏡頭。

在這一方面,Facebook有著先天的優勢,畢竟其通過社交網路收集大資料已有數年時間。此外,Facebook還打算讓Portal支援Spotify、Netflix等外部流媒體服務。Portal的研發主要由硬體實驗室Building 8負責,此前受雇於Facebook的該部門領導、前谷歌高管、前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高層Regina Dugan僅任職一年半就突然離職,另有多名高管在去年離開這個部門,所以Portal可以說是在動盪中誕生了。

不過,Facebook倒是沒認為Portal的定位和亞馬遜相似,而是將其定位為保持親友社交聯絡的一種方式。Facebook的計畫是在今年5月初推出這款產品,並計畫下半年出貨。Facebook很可能是想憑藉Building 8研製出的一系列產品與穀歌、蘋果、亞馬遜等巨頭形成抗衡之勢。

可以看到的是,巨頭們的產品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進入消費級市場的競爭更是激烈。這個市場在幾年內會迎來大幅增長。根據分析公司Gartner預測,截至2019年,將有1/4的家庭會完全依賴於這類產品。所以在AI技術方面,巨頭們的功夫也越下越多。巨頭的動作必然會推動AI的發展,而2018年也註定成為“AI定義萬物的元年”。

二、AI將全方位滲透日常生活,在2018年繼續成為“風口”

2017年,人工智慧的局面已經相當火爆,AI從“高高在上”的神秘技術成為了人們日常關注和密切討論的技術話題。微軟亞洲區總裁Ralph Haupte認為,雖然AI從概念轉變為普及的現實需要大約70年的時間,但在今年,AI真的會開始以無處不在的方式影響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關於AI的滲透趨勢,我們可以根據現狀做樂觀的預測。

最貼近生活的應該是語音小助手了。智慧服務機器人將憑藉不斷發展的AI技術變得更加聰慧,與人類的交流會更加自然。

根據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預計,演算法會在今年改變全球數十億人的行為方式,到明年,會有約40%的企業使用聊天機器人處理商務事宜。機器人也將“能者多勞”,擔起訂餐、打車、預報天氣、讀新聞、搜索等全方位的功能。

未來,機器人甚至可能主動發起關於情感問題的探討,對於廣大的普通家庭而言,顏值高、價格低的機器人將更受歡迎。如今,基於語音的個人助理已逐漸普及開來,並越來越多地嵌入到各類設備中。今年,我們可能在更多平臺經常使用語音助手。從研究速度來看,AI也在迅速發展,在智慧推薦方面也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使用者能夠更加貼切地根據人工智慧的推薦聽到自己喜愛的音樂和看到符合口味的流覽內容。

在醫療方面,AI也將加深融合。如騰訊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IBM沃森智慧醫療方案等。這也是穀歌主要的研究方向,以AI和圖像識別技術對疾病進行篩查和診斷方面的輔助。

2018年是AI在醫學領域全面滲透的一年,預計在年底,50%的先進醫療保健系統將在他們的診斷小組中採用某種形式的AI,給臨床專業、醫院運營和人口健康提供更為專業的解決方案。醫療的數位化將帶動整個體系的全面升級,這種AI技術可能會對全球範圍內的醫療保健方式做出改變,成為最值得期待的AI落地場景之一。

此外,人臉識別也是今年非常值得期待的技術。除了應用到各類設備的解鎖和打卡中,人臉識別方式對於人們而言,將成為新型信用卡、條碼和駕照,並且也可能在尋人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最接地氣的應該是智慧家居方面,它與物聯網、AI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智慧家居市場尚未被徹底開發,去年中國智慧音箱的月銷量不足2萬台,年銷量不超過百萬。可以預見的是,為了搶佔智慧家居的入口,科技大佬們將繼續擴大此類產品的版圖。智慧門鎖、智慧電視、智慧燈具、智慧鏡子…客廳的每件器具都可以向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隨著人臉識別、語音交互、智慧搜索等各項技術的不斷成熟,智慧家居將越來越在消費級市場上普及。

如今,AI已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很可能成為“AI定義萬物的元年”。當然,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技術不成熟、產業鏈不完善等“瓶頸”或許不可避免,但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AI發展到如今,已走到了產業應用的歷史時刻,未來將發揮出更大的潛力,也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切實的驚喜。

這一計畫將於今年上半年面向設備製造商發佈。加入這個合作計畫的有Allwinner、Toml與Synaptics,它們都為製造商的開發設計了方案,目的是將小娜整合到智慧家居設備中。

這一願景已經有了實際的例子,就在上周智慧設備製造商Johnson Controls公佈了製造內置Cortana的智慧恒溫器的計畫。除參考設計以外,微軟公司還宣佈小娜能相容Ecobee、LIFX等主流家居品牌設備,能夠實現對智慧插頭、智慧燈泡等設備的控制。

在智慧設備方面,Facebook也預備推出一款名為“Portal”的視頻聊天設備,該產品和亞馬遜大受歡迎的Echo或許會呈對峙之勢。對Facebook而言,這是其首次進入消費級硬體市場。Portal同樣可通過語音進行控制,其中會配備一個能夠識別人臉並將帳號與之關聯的廣角鏡頭。

在這一方面,Facebook有著先天的優勢,畢竟其通過社交網路收集大資料已有數年時間。此外,Facebook還打算讓Portal支援Spotify、Netflix等外部流媒體服務。Portal的研發主要由硬體實驗室Building 8負責,此前受雇於Facebook的該部門領導、前谷歌高管、前DARPA(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高層Regina Dugan僅任職一年半就突然離職,另有多名高管在去年離開這個部門,所以Portal可以說是在動盪中誕生了。

不過,Facebook倒是沒認為Portal的定位和亞馬遜相似,而是將其定位為保持親友社交聯絡的一種方式。Facebook的計畫是在今年5月初推出這款產品,並計畫下半年出貨。Facebook很可能是想憑藉Building 8研製出的一系列產品與穀歌、蘋果、亞馬遜等巨頭形成抗衡之勢。

可以看到的是,巨頭們的產品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進入消費級市場的競爭更是激烈。這個市場在幾年內會迎來大幅增長。根據分析公司Gartner預測,截至2019年,將有1/4的家庭會完全依賴於這類產品。所以在AI技術方面,巨頭們的功夫也越下越多。巨頭的動作必然會推動AI的發展,而2018年也註定成為“AI定義萬物的元年”。

二、AI將全方位滲透日常生活,在2018年繼續成為“風口”

2017年,人工智慧的局面已經相當火爆,AI從“高高在上”的神秘技術成為了人們日常關注和密切討論的技術話題。微軟亞洲區總裁Ralph Haupte認為,雖然AI從概念轉變為普及的現實需要大約70年的時間,但在今年,AI真的會開始以無處不在的方式影響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關於AI的滲透趨勢,我們可以根據現狀做樂觀的預測。

最貼近生活的應該是語音小助手了。智慧服務機器人將憑藉不斷發展的AI技術變得更加聰慧,與人類的交流會更加自然。

根據美國高德納諮詢公司預計,演算法會在今年改變全球數十億人的行為方式,到明年,會有約40%的企業使用聊天機器人處理商務事宜。機器人也將“能者多勞”,擔起訂餐、打車、預報天氣、讀新聞、搜索等全方位的功能。

未來,機器人甚至可能主動發起關於情感問題的探討,對於廣大的普通家庭而言,顏值高、價格低的機器人將更受歡迎。如今,基於語音的個人助理已逐漸普及開來,並越來越多地嵌入到各類設備中。今年,我們可能在更多平臺經常使用語音助手。從研究速度來看,AI也在迅速發展,在智慧推薦方面也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使用者能夠更加貼切地根據人工智慧的推薦聽到自己喜愛的音樂和看到符合口味的流覽內容。

在醫療方面,AI也將加深融合。如騰訊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IBM沃森智慧醫療方案等。這也是穀歌主要的研究方向,以AI和圖像識別技術對疾病進行篩查和診斷方面的輔助。

2018年是AI在醫學領域全面滲透的一年,預計在年底,50%的先進醫療保健系統將在他們的診斷小組中採用某種形式的AI,給臨床專業、醫院運營和人口健康提供更為專業的解決方案。醫療的數位化將帶動整個體系的全面升級,這種AI技術可能會對全球範圍內的醫療保健方式做出改變,成為最值得期待的AI落地場景之一。

此外,人臉識別也是今年非常值得期待的技術。除了應用到各類設備的解鎖和打卡中,人臉識別方式對於人們而言,將成為新型信用卡、條碼和駕照,並且也可能在尋人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最接地氣的應該是智慧家居方面,它與物聯網、AI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智慧家居市場尚未被徹底開發,去年中國智慧音箱的月銷量不足2萬台,年銷量不超過百萬。可以預見的是,為了搶佔智慧家居的入口,科技大佬們將繼續擴大此類產品的版圖。智慧門鎖、智慧電視、智慧燈具、智慧鏡子…客廳的每件器具都可以向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隨著人臉識別、語音交互、智慧搜索等各項技術的不斷成熟,智慧家居將越來越在消費級市場上普及。

如今,AI已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很可能成為“AI定義萬物的元年”。當然,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技術不成熟、產業鏈不完善等“瓶頸”或許不可避免,但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AI發展到如今,已走到了產業應用的歷史時刻,未來將發揮出更大的潛力,也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切實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