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去西藏?在這部豆瓣評分9.5的紀錄片中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

很多人疑問,為什麼西藏是每個人心中最嚮往的地方?

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良心紀錄片,或許會讓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還記得那部喚醒了無數人的西藏夢的紀錄片《第三極》嗎?這次原班人馬又打造了一部西藏紀錄片《極地》,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9.5!

網友看了強烈安利打call:“每日必刷”、“突然淚目”,“看了5分鐘就忍不住打5分”。

不僅僅是因為,影片每一幀都美哭,隨便一截圖都能拿來當壁紙。

更特別的是,這次導演組行車里程超過赤道一周,走遍西藏73個縣市,穿越雪地森林,駐守荒原村落,遇見了這二十一個故事。

這裡有被額外眷顧的桃源秘境,這裡也有挑戰生存極限的嚴酷環境,

這裡的人臉上總是有藏不住的笑容,讓人看完也會忍不住微笑。

如果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仰頭是天、俯身是地的純粹空間裡,他們信仰、知足、善良、虔誠、無畏......

所以,你看裡面這些人,活得都比咱們高興!

白瑪曲旺

電影放映員

白瑪曲旺是波密縣最年輕的電影放映員,他的工作是在山裡巡迴放映電影。

他要在雨季來臨前,進山完成電影放映任務。

都說西藏是一個讓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靈魂回故鄉的地方。

他這一路上與馬為伴,要走很長的路。有時候遇見泥石流或者山體滑坡甚至有生命危險。

帶著孩子般頑皮的天性,有時候,也能自己找點樂子,為馬編個花環,看看電影雜誌或者玩個自拍。

這次放映的村子只有8戶人家,河流將村子和外界隔絕開來。面對“絕境”,他給村長打電話求助。村長說:“我馬上找幾個人飛過來幫你”。

沒錯,真的是“飛過來”,村裡靠一條繩索溝通外界,村民外出,運送東西全靠“飛來飛去”。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8戶人家的小村落竟如世外桃源一般。夜幕降臨時,全村人聚集在一起。

這次看的是電影《夏洛特煩惱》,在黑夜裡,在星空下,村民們圍坐在螢幕周圍看的全神貫注,開懷大笑。

這也是白瑪最幸福的時刻,一路的艱辛和疲憊,全部被治癒了。

白瑪的故事像極了電影中《那山、那人、那狗》中的場景。他帶給村民的不只是電影和信件,更是快樂、期盼、以及與山外世界的紐帶。

作為年輕人,他也渴望大城市。

不過正如他所說:我就生在雪山、森林,每天都在河水和農田裡走,比來比去還是覺得這裡舒服。

次仁旺青

馱鹽者

男孩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的標誌是什麼?

很多人沒有明確的答案,而在這裡,馱鹽,是這個角色轉換的標誌。

在藏北牧區流傳著一個說法:馱鹽的苦,就是要經歷死以外的所有艱辛。

在小孫子的不斷請求下,爺爺還是帶著小剛吉一起踏上了駝鹽的路。爺爺說,這個勇敢的男孩要成為男人了。

這一路上,日月風雪為伴,有狼,有熊。

有人說,一袋鹽也不過一兩塊,直接買不行嗎?

有人說,馱鹽的犛牛一頭可以賣一萬多,為什麼還去馱鹽?

對於藏人,馱鹽是傳統、是儀式、是信仰,跟物質財富沒有必然的聯繫。

經歷艱辛,終於到了鹽湖,爺爺對小孫子說:“鹽很少,我們不能全部拿走,還會有很多人過來,如果我們都拿走了,別人就沒有了。只夠我們食用 就可以了,不可以貪得無厭的。”

因為爺爺知道,如同人會死,草場會退化一樣,大自然也有它的輪回。用多少,拿多少,要懂得知足,這就是他的智慧。

取完鹽,他們用最好的青稞酒和食物感謝鹽湖女神。 感謝她給我們生命,讓我們得以生存。人真正享有豐饒和富足,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次仁旺青說:只要是個男人,要是沒見過鹽湖、沒馱過鹽和女孩子是沒有區別的。兇悍的男人要有他存在的價值,要是家和女人的依靠,沒錯。

小編並不想將西藏神話,但希望每一個人都像故事主角一樣:謙卑,知足,快樂。

轉自微信公眾號:背包旅行,部分圖片出處不詳,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小編微信:NanjingTravel,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沒錯,真的是“飛過來”,村裡靠一條繩索溝通外界,村民外出,運送東西全靠“飛來飛去”。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8戶人家的小村落竟如世外桃源一般。夜幕降臨時,全村人聚集在一起。

這次看的是電影《夏洛特煩惱》,在黑夜裡,在星空下,村民們圍坐在螢幕周圍看的全神貫注,開懷大笑。

這也是白瑪最幸福的時刻,一路的艱辛和疲憊,全部被治癒了。

白瑪的故事像極了電影中《那山、那人、那狗》中的場景。他帶給村民的不只是電影和信件,更是快樂、期盼、以及與山外世界的紐帶。

作為年輕人,他也渴望大城市。

不過正如他所說:我就生在雪山、森林,每天都在河水和農田裡走,比來比去還是覺得這裡舒服。

次仁旺青

馱鹽者

男孩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的標誌是什麼?

很多人沒有明確的答案,而在這裡,馱鹽,是這個角色轉換的標誌。

在藏北牧區流傳著一個說法:馱鹽的苦,就是要經歷死以外的所有艱辛。

在小孫子的不斷請求下,爺爺還是帶著小剛吉一起踏上了駝鹽的路。爺爺說,這個勇敢的男孩要成為男人了。

這一路上,日月風雪為伴,有狼,有熊。

有人說,一袋鹽也不過一兩塊,直接買不行嗎?

有人說,馱鹽的犛牛一頭可以賣一萬多,為什麼還去馱鹽?

對於藏人,馱鹽是傳統、是儀式、是信仰,跟物質財富沒有必然的聯繫。

經歷艱辛,終於到了鹽湖,爺爺對小孫子說:“鹽很少,我們不能全部拿走,還會有很多人過來,如果我們都拿走了,別人就沒有了。只夠我們食用 就可以了,不可以貪得無厭的。”

因為爺爺知道,如同人會死,草場會退化一樣,大自然也有它的輪回。用多少,拿多少,要懂得知足,這就是他的智慧。

取完鹽,他們用最好的青稞酒和食物感謝鹽湖女神。 感謝她給我們生命,讓我們得以生存。人真正享有豐饒和富足,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次仁旺青說:只要是個男人,要是沒見過鹽湖、沒馱過鹽和女孩子是沒有區別的。兇悍的男人要有他存在的價值,要是家和女人的依靠,沒錯。

小編並不想將西藏神話,但希望每一個人都像故事主角一樣:謙卑,知足,快樂。

轉自微信公眾號:背包旅行,部分圖片出處不詳,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小編微信:NanjingTravel,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