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焦慮來襲,媽媽們如何科學應對?丨智愛媽媽

作者 / 職冬娜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這年頭,作為一個媽媽不容易,既要操心孩子的健康與成長,又要關心孩子的學業與前途,所以許多的媽媽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焦慮現象,

有的媽媽甚至對焦慮沒有很科學的認識。

所以,今天的“智愛媽媽時間”,知力君就來帶媽媽們學學心理學知識,看看對待焦慮的誤區有哪些,並教大家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圖/https://image.so.com/

焦慮情緒認識誤區

誤區一:焦慮的情緒=不好的情緒?

誰都希望自己快樂、高興,

因此,焦慮情緒也常常被認為是負面的、不好的情緒。實際上,人的情緒如同鐘擺。往快樂的一邊擺得越高,往焦慮等不快樂的一邊擺得也會越高。只希望停留在快樂的一邊是不可能的。焦慮和快樂一樣,都是人的正常情緒,每個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體驗焦慮。

我們不必因為有一段時間感到焦慮,就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我們在面對焦慮的同時,往往會激發出應對挑戰的勇氣,

會讓我們更加成熟和自信。從這個角度講,焦慮具有幫助我們適應社會的功能。

圖/https://image.so.com/

誤區二:自己不想“焦慮”就不焦慮了?

讓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請你閉上眼睛,在心裡默默告訴自己:“不要想白熊。”結果怎麼樣?沒錯,你腦子裡會不由自主冒出白熊的樣子或者“白熊”這兩個字眼。

這就是精神的拮抗作用。

就像是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同時會有不要害怕的心理出現一樣,當焦慮到來時,我們自然希望它別來打擾。但是,當我們過於排斥某種情緒的時候,注意力反而會越發集中於這種情緒,就像是拼命地排斥焦慮的產生,於是便陷入了為焦慮而焦慮的惡性循環狀態無法自拔。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那麼如何緩解生活中的這種焦慮情緒呢,

來教你幾招吧!

第一招:尋找焦慮源

當你被煩躁、壓抑等困擾的時候,不妨把最近遇到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以及伴隨的感受如實記錄下來。此時,你才可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同時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

圖/https://image.so.com/

第二招:改變看法,

調整視角

焦慮大多時候是因為放大了事情的消極一面,實際上,只要稍微調整視角,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焦慮情緒也會隨之減輕。

第三招:變換環境,轉換心情

焦慮時試著深呼一口氣,喝口水,走出去,很多時候心情會隨著環境的轉變而轉變,開闊的視野,清新的花香,活潑的小貓小狗,都會讓你逐漸放鬆下來。

圖/https://image.so.com/

第四招:將工作納入“時間管理座標”

首先在你的本子上畫“橫”、“豎”兩條線。形成一個十字座標。橫坐標的兩端分別代表“重要的”與“不重要的”。縱坐標的兩端分別代表“緊急的”與“不緊急的”。於是,我們將每天要做的事情分為了四種:①緊急且重要的;②重要但並不緊急;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④緊急但不重要的。如此一來,你清楚自己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了吧。

第五招:做一下自我放鬆訓練

請做下面的動作:緊握拳頭,繃緊胳膊,體驗上肢的緊張感覺,然後忽然把拳放開,體會手臂的沉重、無力、放鬆。反復做幾次,你身體的放鬆會帶動精神的放鬆,焦慮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減輕,釋放。

圖/https://image.so.com/

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快樂和悲傷,會有緊張和壓力,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反應,媽媽們記得不要過度的誇大負面情緒,正確看待壓力,學會緩解焦慮情緒哦。

圖/https://image.so.com/

第四招:將工作納入“時間管理座標”

首先在你的本子上畫“橫”、“豎”兩條線。形成一個十字座標。橫坐標的兩端分別代表“重要的”與“不重要的”。縱坐標的兩端分別代表“緊急的”與“不緊急的”。於是,我們將每天要做的事情分為了四種:①緊急且重要的;②重要但並不緊急;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④緊急但不重要的。如此一來,你清楚自己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了吧。

第五招:做一下自我放鬆訓練

請做下面的動作:緊握拳頭,繃緊胳膊,體驗上肢的緊張感覺,然後忽然把拳放開,體會手臂的沉重、無力、放鬆。反復做幾次,你身體的放鬆會帶動精神的放鬆,焦慮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減輕,釋放。

圖/https://image.so.com/

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快樂和悲傷,會有緊張和壓力,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反應,媽媽們記得不要過度的誇大負面情緒,正確看待壓力,學會緩解焦慮情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