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廖耀湘:既是抗日英雄,又是敗軍之將!

我們常常說成王敗寇,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敗軍之將卻被劉伯承請來當老師,他曾獲得三國的最高勳章,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廖耀湘。

廖耀湘,1906年出生于湖南邵陽縣,1926年20歲時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1929年被特批去法國深造,1936年學成回國。1937年,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廖耀湘脫險,自此利劍出鞘、屢立大功。1938年,廖耀湘擔任當時國軍裝備最好的機械化師200師少將參謀長,後來轉任22師副師長,22師帶給廖耀湘無數榮耀。

1939年11月昆侖關戰役打響,這是一次中日兩支鋼鐵部隊硬碰硬的交戰,憋了很久的廖耀湘宣誓要把軍旗插到昆侖關上,戰場上,廖耀湘身先士卒帶領部隊打衝鋒,該戰役擊斃日軍4000多人,包括旅團長中村正雄,昆侖關大捷使33歲的廖耀湘名聲大振,升任22師師長。

1942年,廖耀湘率22師遠征緬甸,配合盟軍對日作戰,兵敗野人山,1943年第二次緬甸戰役打響,廖耀湘二進野人山,殲滅敵人2萬多,

日本精銳之師18師團幾乎全軍覆沒,美、英、國民政府分別頒發給“中國虎”廖耀湘“自由勳章”、“十字勳章”和“青天白日勳章”,以少將軍銜同時獲此三榮譽的僅有廖耀湘將軍一人。此時抗戰已接近尾聲,1945年廖耀湘帶領他擴編後的新6軍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此時的廖耀湘達到了榮譽之巔。

然而物極必反,內戰爆發後,遼沈戰役後,廖耀湘在黑山阻擊戰中拼死反抗,戰況空前激烈,但最終還是被俘虜。雖然被俘,但廖耀湘依然還是暴脾氣,始終不願意和得勝將軍韓先楚握手。後來,廖耀湘被送到戰俘管理所接受改造,唯才是舉的劉伯承請“敗軍之將”廖耀湘到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給“勝利之師”講課,並贏得解放軍學員將領的陣陣喝彩。

廖耀湘除了有著深厚的理論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個人品質也為人所推崇,他秉性剛硬,從不逢迎上級,和朋友交往也直來直去,一生不抽煙、不喝酒,作戰時身先士卒,受到士兵們的尊重。

1968年,一代抗日名將廖耀湘因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後來因為其卓越的抗日功績,骨灰被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廖耀湘這個在抗擊外寇戰爭中屢立大功的英雄,值得我們緬懷和尊重,而且小編相信隨著時間流逝,廖耀湘的歷史價值會越來越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