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消失三年,國宴甜品師羅丹攜“舌尖上的紅樓夢”霸氣歸來

前段時間

閨蜜醬介紹過一位姑娘陳潔

她將中國風元素引入紋身

引領了“水墨紋身”的潮流

這不,又有一位姑娘試圖打破現狀

將中國風和甜點重新創作

以此表達中國古典美

這位姑娘就是

2014年APEC會議之後火遍全國的

國宴甜品師——羅丹

說到甜品

很多人會喜歡

黑森林、馬卡龍、和果子...

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

這些都是舶來品

羅丹說

“很多國家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甜品

黑森林是德國的,馬卡龍是法國的

和果子是日本的,可是中國呢?

我希望有朝一日

我可以用我的甜品定義這個答案

表達出中國人眼中的美”

帶著這種熱情和執著

羅丹從2014年開始研究“中式甜品”

她說:

中國傳統甜品所用的食材

都是零負擔的好東西

但做法單一

所以可以結合西點技術

從視覺、味覺上去優化

既能保留養生和應季的特點

又可以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和韻味

羅丹是美術專業出身

憑著一身的繪畫功底

2014年8月

她開始了第一次嘗試

當時她和閨蜜邀約下午茶

嘗試著設計了一套中式翻糖餅乾

從最初計畫的單純手繪

到最終呈現的半立體繪畫

效果竟然超出預期很多

那會兒北京正值立秋

是最美的時節

簷果欄花落葉驚,

瑤池仙種正滋榮。

立秋欲試鳴蟲候,

硯北先聽蟈蟈聲。

一口餅乾,抿口茶

是再愜意不過了

羅丹說:

“一葉知秋意,一樹識菩提”

這套應季的翻糖餅乾就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

“立秋”

之後羅丹又做了一些其他的嘗試

因為生於四川

她嘗試著將天府之國的代表食物辣椒

和法國馬卡龍創意結合

做成了下面這套火紅的“川味馬卡龍”

這些作品瞬間引起不少新老朋友的關注

還有很多人向她諮詢教程

羅丹珍惜這種認可的幸福

但沒有立即出教程

因為她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創作需要完成

2014年11月的APEC會議開始之前

經朋友介紹以及領導們的認可

羅丹獲得了會議的甜品設計權

她堅持中國風和應季的主旨

延續了“立秋”的靈感

經過不斷嘗試

最終創作出了下面這套

以“花”為主題的“中式甜品”

清雅的荷花翻糖

應季的“秋色滿園”系列餅乾

逼真的石榴、柿子、菊花、牡丹

典雅大氣,滿滿的中國風韻

讓第一夫人們捨不得下口

不僅如此

網路上無數人為羅丹打call

面對爆紅

羅丹並沒有急於圈錢

因為她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雖然這些中國風甜品贏得了大家的喜愛

可是這些甜品的原材料還是用了很多國外的工藝

比如翻糖,糖霜等等

這並不是純粹的“中式甜品”

只能稱為“中國風甜品”

而她只想做出一款完完全全的“中式甜品”

她希望

“自己的甜品能在視覺與味覺上

提醒人們體悟時光流轉

發現生活中不易覺察的美

只有通過做出這樣的甜品

才能充分抒發心裡

對中國傳統美學的感知與想像”

於是,她選擇淡出大家的視線

堅持創作真正的中式甜品

經典總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比如《紅樓夢》

作為我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寶典

裡面寫到了飲料、糖果、茶點、菜肴、羹湯

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絕大部分都是精品

代表著當時飲食的最高水準

高雅又詩意

因為癡迷於紅學的古典美

羅丹決定還原大觀園裡面的美食

可是還原並沒有那麼容易

她一研究就是三年

不過這位將古典賦予詩意

獨立、智慧並執著於自己的事業的女人

現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帶著新作“舌尖上的紅樓夢”霸氣歸來

這套作品不僅僅是復原,還有改進

網友們都說

“舌尖上的紅樓夢”是

一部完美的“中式甜品”沙龍

是一種堪比“高定”奢侈品的存在

不信,你看!

杏仁茶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裡

賈母在元宵家宴後點了一道杏仁茶

羅丹嘗試用龜苓膏打底

再鋪一層杏仁酪

在酪上點兩勺黑米

最後冠以一片形狀隨意的黑芝麻糖脆

一眼看上去,恰似一幅水墨畫

玫瑰鹵子珀

《紅樓夢》中第三十四回

襲人給挨了打的寶玉送了玫瑰鹵子

羅丹把玫瑰鹵子做成珀

柔軟的銀耳、粉潤的桃膠

與玫瑰花瓣交相輝映

儼然一幅春風十裡的美景

糖蒸酥酪

源於《紅樓夢》第十九回

元春回家省親,想考考孩子們的功課

結果寶玉進步很大

後來元春派人賞了他“糖蒸酥酪”

實際是以一種特製的優酪乳

似凝非凝,玉雪玲瓏

蓮葉羹

《紅樓夢》書中第三十五回

寶玉挨打之後,吃了一碗蓮葉羹

羅丹把蓮葉湯做成了“粥球”

一口咬下去,有種爆破感

棗泥山藥糕

羅丹在表層加了一層冰皮

看上去更加玲瓏剔透

又多了意思東方神秘美

除此之外,還有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雲腿月餅

桂花糖栗粉、雞油卷兒...

羅丹的這些甜品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小而美

這也是羅丹的甜品美學

這種美

帶著一種東方女性的細膩與靈動

也像她本人一樣

溫婉大氣

紅樓夢30周年紀念時

羅丹將這個系列的作品呈現給了各位老藝術家

那場景真的給人一種置身大觀園的感覺

從最初設想“中式甜品”

到最終成果《舌尖上的紅樓夢》

除了感謝多年的繪畫功底

閨蜜醬覺得最難得就是羅丹的執著

執著於“真正的中式甜品”

執著於“小而美”

執著於“用甜品感知過去與現在”

所以才有了特色鮮明的紅樓甜品

其實,人生最難得的就是

有一項可以堅持到老的愛好

你有嗎?留言告訴閨蜜醬~

但沒有立即出教程

因為她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創作需要完成

2014年11月的APEC會議開始之前

經朋友介紹以及領導們的認可

羅丹獲得了會議的甜品設計權

她堅持中國風和應季的主旨

延續了“立秋”的靈感

經過不斷嘗試

最終創作出了下面這套

以“花”為主題的“中式甜品”

清雅的荷花翻糖

應季的“秋色滿園”系列餅乾

逼真的石榴、柿子、菊花、牡丹

典雅大氣,滿滿的中國風韻

讓第一夫人們捨不得下口

不僅如此

網路上無數人為羅丹打call

面對爆紅

羅丹並沒有急於圈錢

因為她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雖然這些中國風甜品贏得了大家的喜愛

可是這些甜品的原材料還是用了很多國外的工藝

比如翻糖,糖霜等等

這並不是純粹的“中式甜品”

只能稱為“中國風甜品”

而她只想做出一款完完全全的“中式甜品”

她希望

“自己的甜品能在視覺與味覺上

提醒人們體悟時光流轉

發現生活中不易覺察的美

只有通過做出這樣的甜品

才能充分抒發心裡

對中國傳統美學的感知與想像”

於是,她選擇淡出大家的視線

堅持創作真正的中式甜品

經典總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比如《紅樓夢》

作為我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寶典

裡面寫到了飲料、糖果、茶點、菜肴、羹湯

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絕大部分都是精品

代表著當時飲食的最高水準

高雅又詩意

因為癡迷於紅學的古典美

羅丹決定還原大觀園裡面的美食

可是還原並沒有那麼容易

她一研究就是三年

不過這位將古典賦予詩意

獨立、智慧並執著於自己的事業的女人

現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帶著新作“舌尖上的紅樓夢”霸氣歸來

這套作品不僅僅是復原,還有改進

網友們都說

“舌尖上的紅樓夢”是

一部完美的“中式甜品”沙龍

是一種堪比“高定”奢侈品的存在

不信,你看!

杏仁茶

《紅樓夢》第五十四回裡

賈母在元宵家宴後點了一道杏仁茶

羅丹嘗試用龜苓膏打底

再鋪一層杏仁酪

在酪上點兩勺黑米

最後冠以一片形狀隨意的黑芝麻糖脆

一眼看上去,恰似一幅水墨畫

玫瑰鹵子珀

《紅樓夢》中第三十四回

襲人給挨了打的寶玉送了玫瑰鹵子

羅丹把玫瑰鹵子做成珀

柔軟的銀耳、粉潤的桃膠

與玫瑰花瓣交相輝映

儼然一幅春風十裡的美景

糖蒸酥酪

源於《紅樓夢》第十九回

元春回家省親,想考考孩子們的功課

結果寶玉進步很大

後來元春派人賞了他“糖蒸酥酪”

實際是以一種特製的優酪乳

似凝非凝,玉雪玲瓏

蓮葉羹

《紅樓夢》書中第三十五回

寶玉挨打之後,吃了一碗蓮葉羹

羅丹把蓮葉湯做成了“粥球”

一口咬下去,有種爆破感

棗泥山藥糕

羅丹在表層加了一層冰皮

看上去更加玲瓏剔透

又多了意思東方神秘美

除此之外,還有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雲腿月餅

桂花糖栗粉、雞油卷兒...

羅丹的這些甜品都有一個特點

就是小而美

這也是羅丹的甜品美學

這種美

帶著一種東方女性的細膩與靈動

也像她本人一樣

溫婉大氣

紅樓夢30周年紀念時

羅丹將這個系列的作品呈現給了各位老藝術家

那場景真的給人一種置身大觀園的感覺

從最初設想“中式甜品”

到最終成果《舌尖上的紅樓夢》

除了感謝多年的繪畫功底

閨蜜醬覺得最難得就是羅丹的執著

執著於“真正的中式甜品”

執著於“小而美”

執著於“用甜品感知過去與現在”

所以才有了特色鮮明的紅樓甜品

其實,人生最難得的就是

有一項可以堅持到老的愛好

你有嗎?留言告訴閨蜜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