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些“窩囊廢”為何能成就大業?

我們比較一下《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這三部小說,

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書中統率群雄的幾位老大——宋江、劉備、唐僧,都是平常人看來的窩囊廢,沒有什麼人格魅力,更無一絲英雄氣度。

宋江以群盜之首招安拜將;劉備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經,功德圓滿。三個“無能”的窩囊廢最終成就大業,究竟是造化厚他,命該如此?還是別的原因?

駕馭群雄、審時度勢

宋江廣收天下英雄,積累了雄厚的人脈關係,最後因為潯陽江頭題寫了反詩,在法場上被眾兄弟劫了後,終於決心上梁山。宋江被晁蓋等人救出後,對晁蓋表白:“小弟來江湖上走了這幾遭,雖是受了些驚恐,卻也結識得許多好漢。今日同哥哥上山去,這回只得死心塌地,與哥哥同死共生。”——首先撇清自己的功勞,並非空手上山,而是有功於梁山;其次,

再撕掉當初滿口忠孝,不反官府不違父命不從草寇的面紗,表達了鐵心從寇的決心。如果宋江再晚點上梁山,如盧俊義那樣,梁山事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就有投機的嫌疑。宋江有吏的圓滑和通達精明,其駕馭群雄之能力,遠超晁蓋,而晁蓋徒有匹夫之勇和江湖義氣。

劉備從一個賣草席的破落皇族起家,本錢沒法和挾天子以令諸侯、文武都有蓋世之能的曹孟德相比,就是和守父兄之業、多謀善斷的孫權,似乎也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劉備選擇的策略完全是基於自身條件,套用一句流行語:一切從實際出發。先不斷地依附群雄,他曾依附過劉焉、盧植、劉表等人,在此期間,不斷網羅了關、張、趙、諸葛等武將謀士,

最後時機一到,自領益州牧,玩了個空手道,騙取了天府之地。此時便可和曹、孫一決雌雄。

唐僧能藉以駕馭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東西是緊箍咒。其實現實生活中老大駕馭眾兄弟,和這個和尚管教一幫殺人放火出身的徒兒的手段差不多:“胡蘿蔔加大棒”。“胡蘿蔔”就是恩惠,唐僧把悟空從五指山下救了出來,接著用悟空之力收編了八戒、沙僧,自此在徒兒面前,唐僧一直有種道德優勢,

即師傅是你們的恩人。但降服這些神魔出身、本領高強的徒弟,僅僅靠恩情顯然不夠,他還有觀世音給的最厲害的一個東西——緊箍咒。

政治資源

宋江剛剛上梁山,他就申明了自己作為造反頭子的“天然資源”——童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所應的就是我宋公明,上天叫我做造反頭子——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老大的合法性。宋江具有造反頭子的合法性,但他不願意在造反這條路上走到黑,必須漂白自己,最終修成正果。那麼只有兩條路——打下東京當皇帝,梁山還不具備這個實力,只有受招安,當大官了。宋江一旦確定了招安的目標,那麼必須捨棄“播亂在山東”這樣的“天命”,進行革命戰略方針的轉移,那麼此時的道德資源就是“忠義”——而且“忠”必須在“義”之前。

劉備最大的資源就是他的DNA和漢高祖劉邦發生了關係。儘管經過幾百年,那個不事產業的流氓皇帝劉邦的DNA,到了這個父親早亡、流落為小商販的劉玄德身上,已經稀釋得所剩無幾了。但在群雄並起、霸道橫行的漢末,皇室之後還是一面很管用的旗幟。你看劉備和張飛、關羽剛見面,就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優勢:“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

就因為他的劉氏血統,於西南一隅稱帝,不是割據而是復興漢室,人中之龍的諸葛亮不輔佐佔據大半個中國的曹操,也不投奔有東南膏腴之地的孫權,而是在劉備無立錐之地時,因三顧茅廬出山,不能不說孔明先生也看好“劉氏宗室”的潛在價值。曹操封魏王,加九錫,但就是不敢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則無歷史包袱,但還是搞出個“禪讓”的把戲。曹氏兩代人處心積慮要克服的合法性難題,對劉備而言,根本不是個問題。

在《西遊記》中,唐太宗為回報從陰曹地府還陽,選拔了大德高僧玄奘。得到皇帝的恩准取經,那麼唐僧就具備借用一切力量的合法性,可以讓觀世音幫忙,可以馭使有七十二般變化的孫猴子,那麼唐僧取經成功後,成為第一大功臣,修成正果,成為旃檀功德佛就理所當然了。

播亂在山東。”所應的就是我宋公明,上天叫我做造反頭子——這便是天然合法性。再加上九天玄女授兵書、梁山石碣排座次這些把戲,更是強化了老大的合法性。宋江具有造反頭子的合法性,但他不願意在造反這條路上走到黑,必須漂白自己,最終修成正果。那麼只有兩條路——打下東京當皇帝,梁山還不具備這個實力,只有受招安,當大官了。宋江一旦確定了招安的目標,那麼必須捨棄“播亂在山東”這樣的“天命”,進行革命戰略方針的轉移,那麼此時的道德資源就是“忠義”——而且“忠”必須在“義”之前。

劉備最大的資源就是他的DNA和漢高祖劉邦發生了關係。儘管經過幾百年,那個不事產業的流氓皇帝劉邦的DNA,到了這個父親早亡、流落為小商販的劉玄德身上,已經稀釋得所剩無幾了。但在群雄並起、霸道橫行的漢末,皇室之後還是一面很管用的旗幟。你看劉備和張飛、關羽剛見面,就亮出了自己的政治優勢:“我本漢室宗親,姓劉名備。”

就因為他的劉氏血統,於西南一隅稱帝,不是割據而是復興漢室,人中之龍的諸葛亮不輔佐佔據大半個中國的曹操,也不投奔有東南膏腴之地的孫權,而是在劉備無立錐之地時,因三顧茅廬出山,不能不說孔明先生也看好“劉氏宗室”的潛在價值。曹操封魏王,加九錫,但就是不敢稱帝,他的兒子曹丕則無歷史包袱,但還是搞出個“禪讓”的把戲。曹氏兩代人處心積慮要克服的合法性難題,對劉備而言,根本不是個問題。

在《西遊記》中,唐太宗為回報從陰曹地府還陽,選拔了大德高僧玄奘。得到皇帝的恩准取經,那麼唐僧就具備借用一切力量的合法性,可以讓觀世音幫忙,可以馭使有七十二般變化的孫猴子,那麼唐僧取經成功後,成為第一大功臣,修成正果,成為旃檀功德佛就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