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藍舒潔:一位找到超級細菌“剋星”的90後華裔女博士

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盛典” 在清華大學揭曉,

11名來自於世界各地、在各自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華人和團體分別獲得包括“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等在內的獎項。其中,一名溫婉、漂亮的90後華裔女科學家因為獲得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希望之星榮譽而走入大家的視野。

她就是藍舒潔(Lam Shu Jie),一名美貌與才華齊飛的女學霸。

2017年,藍舒潔即將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畢業,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

博士期間,她所在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能夠對抗超級細菌的分子,這一重大突破有望拯救數千萬人的生命。

何為“超級細菌”?

正常情況下,我們對於致病菌的武器是抗生素。抗生素的出現讓我們有能力遏制細菌對生命的威脅。但是,好景不長。隨著抗生素的廣泛甚至於過度的使用,隨機變異的耐藥性細菌被篩選並富集,很多抗生素開始藥效減弱甚至於無效。這些因為耐藥性而讓多數抗生素“折戟”的細菌被稱為“超級細菌”。

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細菌感染、瘧疾、愛滋病、結核病等多種傳染性疾病患者因為耐藥性問題而去世。2016年發佈的《全球抗菌素耐藥回顧》報告指明:“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發展至2050年,每年預計將有1000萬人因為抗菌素耐藥性(AMR)問題死亡,這意味著每隔3秒,AMR將殺死1個人。”

某種程度上講,抗菌素耐藥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

但是長期過度使用抗生素、缺乏高品質藥物等因素大大加快了這一進程。所以,如何對抗“超級細菌”迫在眉睫,它是與億萬民眾息息相關的命題,卻也是世界級難題。

“手撕”超級細菌

藍舒潔要攻克的正是這一關鍵課題。2016年,她在墨爾本大學化學工程系喬光華教授和墨爾本大學醫牙學院Neil O’Brien-Simpson副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研發了一種能夠對抗超級細菌的新型特效藥物。

藍舒潔團隊研發的特效藥物是一種星狀肽聚合物,

直徑約在10納米左右,比其他類型的抗菌肽要大。藍舒潔解釋說,聚合物的製作過程就像搭積木,他們把很多蛋白質分子從核心合成組織起來,就形成了一個較大的星狀聚合物。相比之下,普通的抗菌肽通常只是一個小小的化學分子。

她表示:“聚合物結構類似于星星,能夠‘撕破’超級細菌的細胞壁,並啟動細菌的自殺系統,最終消滅它們。

而且,超級細菌對這一聚合物沒有抵抗力。更厲害的是,肽聚合物專為超級細菌設計,並不會傷害機體正常細胞。”這一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發表於《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

媒體對藍舒潔的成果給予大篇幅報導,稱譽她“手握對抗超級細菌的鑰匙”!但是,藍舒潔卻很謹慎、謙遜。她強調,研究仍然處於初期階段。目前,團隊正專注於優化新藥物的配方,力求找到對抗超級細菌的最佳方案。

從失敗中累積經驗

1991年,藍舒潔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非常普通卻傳統平和的華人家庭。父母對於她的成長傾注大量心血,身為兒科醫生的父親更是一直深深影響著她。正是這份守護讓藍舒潔一直能夠堅持在科研之路上,她將自己感興趣的化學與醫學結合,克服重重挑戰和難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但是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藍舒潔專注的是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發,涉及很多新領域和未知,所以遇到過不少瓶頸和失敗。談及這些歷程,藍舒潔坦言:“我覺得,研究這條路就是要從失敗中學習,沒有人喜歡失敗,可是很多的經驗和知識,都是從每一次的失敗累積出來。”

在希望之星的頒獎儀式上,藍舒潔在感謝致辭中表示了對已故父親濃濃的懷念,她說:“最後我要將這一獎項獻給已經回到天國的父親,您是我一直以來持之以恆的最大動力。”她希望,她的這份小小成就能夠勉勵在世界各地一起努力奮鬥的人,能夠激勵在科研界奮鬥的學子們,大家一起為科學文明,為這個社會,為這個世界來做出一點點貢獻。

備註: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中國網、南方都市報、鳳凰衛視。

1991年,藍舒潔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非常普通卻傳統平和的華人家庭。父母對於她的成長傾注大量心血,身為兒科醫生的父親更是一直深深影響著她。正是這份守護讓藍舒潔一直能夠堅持在科研之路上,她將自己感興趣的化學與醫學結合,克服重重挑戰和難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但是過程卻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藍舒潔專注的是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發,涉及很多新領域和未知,所以遇到過不少瓶頸和失敗。談及這些歷程,藍舒潔坦言:“我覺得,研究這條路就是要從失敗中學習,沒有人喜歡失敗,可是很多的經驗和知識,都是從每一次的失敗累積出來。”

在希望之星的頒獎儀式上,藍舒潔在感謝致辭中表示了對已故父親濃濃的懷念,她說:“最後我要將這一獎項獻給已經回到天國的父親,您是我一直以來持之以恆的最大動力。”她希望,她的這份小小成就能夠勉勵在世界各地一起努力奮鬥的人,能夠激勵在科研界奮鬥的學子們,大家一起為科學文明,為這個社會,為這個世界來做出一點點貢獻。

備註:文章部分內容參考自中國網、南方都市報、鳳凰衛視。